APP下载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语环境意义对比研究
——以中美大学校长开学演讲为例

2020-09-15孙雪凡

关键词:修饰语后置类别

孙雪凡

(青岛大学 外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环境成分(circumstance)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表达事件发生的环境意义(circumstantial meaning),包括时间、地点等(Halliday,1985)[1]。英汉语言学者对英汉语的及物性系统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何伟、张存玉,2016;布占廷,2016;王振华,2018;陈令君,2019)[2-5],其中也有不少英汉双语的对比类研究(李晓芳,2015;韩艳方、陈令君,2018)[6-7],但是与参与者和过程相比,环境成分一直不是及物性系统研究的重点(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Martin,1992)[8-9],众学者对环境成分的研究较少。环境成分是表达环境意义的重要语言手段,但绝非唯一语言手段(何伟 2003)[10]。Dreyfus & Bennett(2017)[11]通过对小型自建语料库中环境意义的不同结构类型进行分析,指出及物性系统中的环境成分只是环境意义的实现形式之一。实际上,早在1985年,Halliday[1]就发现环境成分表达的环境意义也可以通过“增强(expansion)”该逻辑语义关系实现。Martin(1992)[9]指出后置修饰语也可用来表示环境意义。Halliday&Matthiessen(2004)[8]也表示,环境成分除了在小句中构成及物性系统之外,也可以在小句复合体中起到扩展小句的作用。此外,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语义的表达凭借词汇语法层实现,而词汇语法层可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同一语义(Martin & White,2005)[12],从理论上讲,环境意义的表达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进一步探究环境意义的不同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本文以中美大学校长开学演讲语篇为例,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进一步探究了环境意义表达的不同语言手段,从结构类别和语义类别两方面构建了环境意义的分析框架。同时,基于语料库软件UAM Corpus Tool 3.0,通过对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和语义类别的手工标注,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环境意义的异同。

一、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别与结构类别

环境意义指小句中的环境因素。本文参考Dreyfus & Bennett(2017)[11],对环境意义进行两种分类研究:语义类别和结构类别。同一语义类别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类别表现;同一结构类别也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类别。环境意义按语义类别划分可分为时间、空间、方式、原因、目的、条件和伴随等9种语义类别,21种语义子类别(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8]。Dreyfus & Bennett(2017)[11]通过对四篇期刊文章的引言进行分析,总结出环境意义在词汇语法层面的9大结构类别,包括同级/降级环境成分、同级/降级后置修饰语、同级/降级过程、同级/降级参与者和增强小句。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类别语(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8)[13]也可以作为环境意义的一大结构类别,表示不同的语义类别。

1.语义类别

语义类别指环境意义的语义分类。语义分类(见表1)参考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8]中对环境成分所作分类。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别共9类:Extent,Location,Manner,Cause,Contingency,Accompany,Role,Matter和 Angle。除Matter外,其余8类都分别有子类别,如Extent下有3个子类别,分别是Extent:distance,Extent:duration和Extent:frequency。所以,我们总共得到21种语义子类别。但是,在实际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小句中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类别,而在一篇文本中并不一定会同时出现所有语义类别,各语义类别出现的次数与频率也各不相同,详见下文数据分析部分。

2.结构类别

结构类别是指小句中的各语义类别在词汇语法层的表现形式。在Dreyfus & Bennett(2017)[11]的基础上,本文将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按级阶整体分为两大类:小句类和词组/短语类,共6种。小句类指对其它小句起扩展作用的增强小句。词组/短语类包括最常见的环境成分、参与者和过程,同时还有后置修饰语和类别语,共5种。又根据是否从属于嵌入式小句(embedded clause)或在小句中是否发生级转移(rank shift),将环境成分、参与者、过程分为同级和降级两类;根据是否从属于其它后置修饰语或是否发生级转移将后置修饰语分为同级和降级两类。因增强小句所属级阶为最高级:小句级,所以只存在同级增强小句(enhancing clause),不存在降级增强小句。因类别语多由名词或形容词构成,不存在从属或级转移一说,所以只存在同级类别语(classifier)。经过分析数据,本文总共得到环境意义的10种表现形式(包括同级和降级类),即10种结构子类别(见表2)。同时,各结构类别的出现次数与频率也各不相同,同级类普遍高于降级类,环境成分出现最多,具体分析见下文。值得注意的是,类别语是本文的新发现,是对Dreyfus & Bennett(2017)[11]研究成果的补充。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与对象

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以中美大学校长演讲语篇为例,从结构类别和语义类别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语环境意义的异同。研究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1)除环境成分外,中英文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还有哪些?

(2)英汉语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有何异同?

(3)英汉语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别有何异同?

研究语料为2018年中美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的演讲。中美各选取两所大学进行横向对照、纵向对比分析。国内为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美国为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四所大学均为中美两国的顶尖大学,具有一定代表性。语料来源为各学校官网公布演讲稿,共4篇,共计7774词,详见表3。

表3 语篇词数统计表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语料分析框架为表1和表2的语义类别与结构类别。使用语料库软件UAM Corpus Tool 3.0,借助该软件自建环境意义语义类别标注框架(见图1)和环境意义结构类别标注框架(见图2)并分别手工标注。对语义类别的标注完全按照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8]的要求进行判断并标注;对结构类别的标注是基于Dreyfus & Bennett(2017)[11]设定的标注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将所有环境意义的表现形式首先根据级阶进行二分:clause,group/phrase。其中,单个词也看作一个group/phrase。目的是便于进一步区分是同级结构还是降级结构。

其二,Enhancing clause,participant,process,circumstance,qualifier,classifier的判断标准遵循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8]。

其三,Ranking 和 downranked 的判断方式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经过级转移后的结构,如:例(1)中的downranked participant。第二种是从属于嵌入式小句中的结构,如例(2)~(4)中的downranked participant/process/circumstance。第三种是出现在后置修饰语内部的后置修饰语(qualifiers within qualifiers),如例(5)中的downranked qualifier。

其四,鉴于enhancing clause 和classifier只存在同级结构,我们不对其进行同/降级区分,按“enhancing clause”和“classifier”进行标注。

(1)… (you have approximately) 21,000 hours to seewhere it will take you… (downranked participant)

(2)…and to determine how you can makethe worlda better place. (downranked participant)

(3)The thought of movingto a new place… was nerve-wracking… (downranked circumstance)

(4)Every direction that you might choose towanderfrom here will… (downranked process:walk slowly)

(5)The very first responsibility of citizenshipin a democracyis to vote… (downranked qualifier)

对各语篇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别和结构类别依次进行标注后,进行二次核对,得到最终标注结果。基于标注语料库对进行各语篇之间的对照、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如图1、图2所示。

图1 环境意义语义类别标注框架

图2 环境意义结构类别标注框架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首先,我们将4篇文本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别进行汇总统计,得到表4。由表4可知,环境意义多用于表示地点,也可以表示时间。其中,地点除了指与本校有关的各地点,也涉及国家、社会,如例(6)~(8);时间多用于表示“今天”,也涉及未来大学四年、人生和过去的某些重要时间,如例(9)~(12)。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大学校长开学演讲中环境意义的使用,尤其是地点、时间语义类别的使用,有助于促使新生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更好地达到校长“开学第一课”的教育目的。

(6)WelcometoYale! (Location:place)

(7)We welcome peoplefromaroundtheworld,fromeverybackgroundandfromeverywalkoflife. (Location:place)

(8)你们的到来,让百年求是园迸发出新的勃勃生机。(Location:place)

(9)Like you, I’verecentlymoved into Harvard Yard.(Location:time)

(10)You’ll be wearing something very similar when we next meet as a group, exactly two days before you graduatein2022. (Location:time)

(11)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经典著作《物种起源》…… (Location:time)

(12)同学们,21世纪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 (Location:time)

表4 语义类别统计表

其次,将4篇文本中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进行汇总统计,得到表5。观察表5,可以发现环境意义总共出现564处,其中环境成分出现267次,占所有环境意义结构类别的47.34%。然而,虽然环境成分所占比例最大,也只有近50%,仍有超过50%的环境意义通过其他语言手段表达,如参与者、过程等。因此,如果仅将环境意义的表达简单等同于及物性系统中的环境成分,将忽略文本一半以上环境意义的相关信息,这对于文本的理解与表达都是不利的。下文将对英汉语中环境意义的各结构类别和语义类别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表5 结构类别统计表

1.英汉语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对比

利用UAM Corpus Tool的统计功能,统计四篇演讲中标注的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并进行图示化,得到如图3、图4所示的中美环境意义结构类别对比图。图3为哈佛、耶鲁校长演讲语篇环境意义结构类别图,图4为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校长演讲语篇环境意义结构类别图。

图3 哈佛、耶鲁校长演讲语篇环境意义结构类别图

图4 清华、浙大校长演讲语篇环境意义结构类别图

统计英文演讲语篇数据发现,哈佛校长演讲语篇中环境意义共有187处,包含结构类别共有10种,即包含环境意义的所有结构类别。出现最多的是同级环境成分(出现64处,占整体的34.22%),其次是同级后置修饰语、同级参与者。环境成分(同级和降级)仍然占最大比例(44.39%),这与4篇文本整体数据一致。阅读语篇后发现,同级后置修饰语的大量使用与英语名词后置修饰语的使用有关。英语名词的修饰语分为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秦裕祥、秦茜茜,2016)[14]。英语中,对参与者进行环境意义的修饰,除了采用前置修饰语(如classifier),还可采用后置修饰语的形式,如例(13)。而同级参与者的使用是哈佛校长强调突出时间、地点的结果,如例(14)。耶鲁大学校长演讲语篇中环境意义总共出现218处,包含所有结构类别。出现最多的环境意义结构类型是同级环境成分,连同降级环境成分,环境成分一共出现97处,占总数的44.5%。其次是同级后置修饰语和同级过程。

因此,总结两篇英文演讲语篇的环境意义结构类型,发现如下特点:(1)环境意义的表达手段多样、齐全,(2)环境成分为主,(3)同级后置修饰语也是一个常用的表达手段。

(13)So classof 2022, I’m actually now going to give you your very first assignment. (ranking qualifier)

(14)There are exactly1,358 daysbetween this day and that one.(ranking participant)

(15)同学们,你们成长在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波澜壮阔的时代。(ranking circumstance)

统计中文演讲语篇数据,发现清华大学校长演讲中环境意义总共出现78次,结构类别共有5种,出现最多的结构类别仍是环境成分,如例(15),占52.56%。值得注意的是,前两篇文本中位列前三的后置修饰语在该文本中并没有出现,这与汉语的修饰语种类有关。与英语相比,汉语中不存在后置修饰语类表达,这一点在对浙江大学校长开学演讲的分析中也可得到证实。浙江大学校长演讲中环境意义共出现81处,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共有8种,无后置修饰语结构类别,同级环境成分数量仍最多,与降级环境成分总数所占比例高达56.79%,占所有环境意义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两篇中文演讲语篇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型呈现如下特点:(1)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型多样,(2)以环境成分为主,(3)没有后置修饰语结构类别。

结合图3、图4,我们可以推测汉英环境意义结构类别的异同:(1)中英文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都以环境成分为主;(2)后置修饰语是中英文环境意义结构类别的最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英语中被广泛使用,在汉语中不存在该结构类型;(3)英文环境意义表达形式较中文更为灵活多样。

2.英汉语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别对比

同样,利用UAM Corpus Tool的统计功能,统计四篇演讲中标注的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别并进行图示化,得到如图5、图6所示的环境意义语义类别对比图。图5为哈佛、耶鲁校长演讲语篇环境意义语义类别图,图6为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校长演讲语篇环境意义语义类别图。

图5 哈佛、耶鲁校长演讲语篇环境意义语义类别图

图6 清华、浙大校长演讲语篇环境意义语义类别图

2018年,哈佛大学新任校长Larry Bacow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题为“大学里的21000小时”。该文特地提到在大学期间用来熟悉校园、探索未知、寻找方向的21,000个小时,呼吁新生要了解同学、老师,要学会感恩,要努力让世界因自己更加美好。哈佛大学校长演讲语篇语中共有12种语义类别的环境意义,出现较多的是与地点有关的环境意义(出现87处,占所有类别的46.52%),有表示具体地点的,如例(16),也有表示抽象地点的(17)。其次是表示时间点的环境意义、表示方式的动词或副词,如例(18)~(19)。阅读原文,不难发现,时间语义类型较多与演讲主题有关,地点语义类型较多是因为哈佛校长意在介绍哈佛,而方式语义类型则多与情感强度有关。2018年,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主题为“耶鲁公民”。耶鲁校长通过演讲告知新生“耶鲁公民”的身份以及作为“耶鲁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因为文中多次提到“耶鲁”,不难判断文中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型出现最多的仍是地点。环境意义总共出现218处,语义类别共有16种。Location:place一共出现108次,占所有环境意义的49.54%;和哈佛校长演讲语篇相同,Location:time和manner:quality出现频率大小分别为第二和第三。

(16)Like you, I’ve recently movedintoHarvardYard.(Location:place)

(17)…to ask a question about a footnoteinareadingafter class… (Location:place)

(18)it is my great honor to welcome youofficiallyto the Harvard community.(Manner:quality)

(19)and I do hope that you willtryto get eight hours of sleep a night…(Manner:quality, to do sth. with great effort )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题为“用一生去追寻科学精神”,激励新生们要捍卫真理,勇于批判,以人类福祉为目标,不断追寻科学精神。该文本中环境意义总共出现78次,语义类别共有10种,居前三位的仍然是location:time,manner:quality,location:place。三者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9,19,18,频率非常接近。这与前两篇美国校长演讲中location:place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不同。在该演讲中,清华校长并没有特别强调某些具体地点,而围绕“追求科学精神”教导新生们应追求科学精神,做创新时代的引领者。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在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题为“自主学习,全面发展”,该文呼吁新生自主学习,在浙大实现全面发展。环境意义共出现81处,location:place出现次数最多,共出现42次,占总数的51.85%,Manner:quality处于第三位。比较特殊的是处在第二位的manner:means, 回归原文,我们发现,因为文中多次提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所以导致该类环境意义出现的次数较多。

结合图5、图6,我们可以推测汉英环境意义语义类别的异同,得出以下几点:(1)汉英环境意义中时间、地点都是较为常见的语义类别;(2)中文较关注方式语义的表达;(3)中英文环境意义语义类别的差异较小,语义类别的使用与语篇内容有关。

结语

本文以中美大学校长演讲为语料,首先探讨了环境意义表达的语言手段,确定了环境意义的分析框架。其次,以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和语义类别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标注与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及结论:(1)在结构类别方面,表达环境意义的语言手段除了环境成分外,还包括参与者、过程、后置修饰语、类别语和增强小句。其中,英汉语都以环境成分表达环境意义为主,但汉语缺少后置修饰语。(2)在语义类别方面,英语多表达时间、地点,汉语同时注重表达方式。环境意义的语义类别与语篇内容有较大关系。(3)英汉语环境意义的结构类别差异大,语义类别差异小。

一直以来,无论是话语分析、话语构建还是话语传播,及物性系统研究的重点都是我们熟知的六大过程类型,环境成分未能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环境意义的研究,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环境成分的重要性,即环境成分对于语篇环境意义的构建至关重要。然而,对于语篇环境意义的解读决不能局限于环境成分,还要通过其它结构类型寻找其它环境意义,加深对语篇内容的理解。同样,在表达方面,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环境意义,实现对语篇内容的强化。

猜你喜欢

修饰语后置类别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名词的修饰语功能研究反思
从随形走向赋意——以《人物拼贴》为例的主题后置式儿童美术教学策略
论陶瓷刻划花艺术类别与特征
气氛及后置催化剂对平朔烟煤热解特性的影响
一起去图书馆吧
Traveling back in time in Singapore
英语移位修饰语结构形式及语义关系探讨
浩浩荡荡个什么
浩浩荡荡个什么
后置客车底盘离合器系统的匹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