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学”与“玩”
2020-09-15段星宇
段星宇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贵州 贵阳 550028)
游戏是什么?游戏是指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题参与互动的活动。当然,在不同的环境语言中,游戏有着不同的解释,今天我们要将其放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同整个教学活动一起成为讨论重点。
在孩子的世界中,游戏是他们的兴趣,学会如何游戏是他们的本能。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将语文课和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我的观点是,会游戏的人一定会学习,这里指的是活学。比如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的奇才赵元任老先生自己说过他学习这些语言一开始纯粹只是为了好玩,可这样的“好玩”将他带进了一个大师的世界中去,所以我认为如今我们的教学更应该教会孩子用“玩”的心态去学习,教会他们怎样“玩”。以此我从几种角度作分析:
1.孩子在游戏时的大脑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脑神经研究显示,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让专家们都感到惊讶。和所有幼小的哺乳动物一样,儿童在生命初期便可以凭借与生俱来的神经机制,通过游戏的方式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孩子凭借这这种游戏天赋。大脑的关键智能区域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划分完成,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弗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将其分成八个系统,分别是语言能力、音乐能力、逻辑能力、空间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内省能力以及认识自然的能力。孩子脑中这些与生俱来的智能区域,将通过他们的游戏行为不断的得到激活和发展,并对孩子的智能产生持久性的开发。这些能力就是小学各门课程希望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而且人的大脑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变化,大脑具有可塑性。如何塑发展它呢?一个是游戏,一个是阅读。孩子在游戏的时候,想象力在发挥,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儿童在游戏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物质,能帮助“神经分叉”快速地生长。在语文课程中,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内省能力和认识自然的能力。依据孩子的大脑机制,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尤其是多人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在不断调整中提高,这在带领孩子们做口语交际的情境游戏时特别明显,他们会将自己的语用问题暴露出来,这时老师再给予适当的语言指导,他们很快就会修正自己在此情景中的语用问题。随着语言能力的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逐渐渗入,使思维得到立体化的成长,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的思维录入了他们在这些游戏中获取的经验。
2.游戏精神的意义
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以工具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但也不应该失去它本有的人文性和趣味性。游戏的导入,无疑会打破语文教学一贯严肃的面孔,让语文教学走上生命化的道路。游戏精神告诉我们,游戏是快乐的,不仅仅是儿童的,也是成人的,是独特的个体精神自由发挥的极至表现。游戏精神对语文教育的意义包含着两个方面。
第一,《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使人文精神的展露与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让原本生动的语言文字成为教师面前最刻板的“符号”。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有些小学语文教学还不如对外汉语教学来得精彩扎实。尤其是当教师面对着生动的语文课本时,不得不受制于单一的教参,从而使教师们在单一的模式化的理解与传授中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热情,教的兴趣。尤其是在贵州这样的教育落后大省尤为普遍。许多老师仍然受纲领的“本本”所迫,跳不出分数、评职称等的教育怪圈,如果能够自觉自愿地融进语文的教学天地中,尤其是以自由创造的游戏精神引领学生在知识、智慧、情感乃至生命各个层面成长的时候,那我们就会对语文教学满怀热情、怀揣兴趣,就会和学生们一起徜徉于语言文字的天地中,也将在对语言文字的生命解读中再次如学生一样获得情感、智慧的激发,当精神得以释放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本会发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动人之声。也必将改变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心境与旨趣。
第二,对于学生。在游戏的教学情境中,由于教师不再以一个绝对真理的持有者出现,不再是我讲你记的灌输形式,与之相对的会表现出兴奋不已的发现和教学相长的想象和设疑,据此再对课本中的字、词、句、段、篇中去自主发现、探索、思考,我相信他们主动掌握课文中需要了解的知识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和点拨,会将语文中的最重要的品味语言做得更好,而人文性更会通过情景的演绎和游戏来体会和展现。
比如在复习词语时可进行这样的游戏:词语听写分类
教师将若干类词语类名写在黑板上,在听写本上进行,教师读单词,学生听后归类,分别写在该类词的下边。
不同的年级要找到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游戏,他们能够做得来的游戏进行。同时老师也要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3.实例说明
为了践行这一论点我用了两年的时间从课内到课外用各种他们喜欢的游戏形式来引导孩子们学习并运用好语文,下面举几个例子:
3.1 一年级上时我让孩子们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拼音:
在生活中运用拼音,对于一年级还不会写字的小朋友非常适合。这让他们既能认识家中的家具家电,还可将拼音活学活用,从一年级就给他们一个学习意识:学习要活学活用,用于课堂,用于生活。
3.2 一年级下时,是这样让孩子们进行课外自主识字的:
学习拼音运用拼音和学过的一些基本笔画在生活中识字,这样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识字量,为更好的阅读课本和课外阅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这样的形式能让孩子从中领悟学习需要的社交能力,内省能力和认识自然的能力。
3.3 在学习课文时,我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自行体会文中的句意和情感:
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最好理解句子的形式就是对话的游戏形式,他们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对句子进行理解甚至运用。这样可以寓教于乐融语言能力于其中,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的第一目的。
4.结论
当然这样的例子在两年的教学经验中还有很多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但期间的收获就如综上所述:游戏可以使学生自由自主、自愿自觉,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快乐,让学生在课堂展现中充分去感受体验、想象创造,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学习过程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