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研究
——基于TOE 理论框架的分析

2020-09-15赵盼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物流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供应链因素环境

赵盼红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ZHAO Panhong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 Zhoushan 316021, China)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企业竞争加剧,使得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对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整体调整,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根据《绿色供应链2019——CITI 指数2019 年度评价报告》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其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

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十九大报告重点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方针,也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需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新时代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积极承担起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提升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能力,实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

1 可持续供应链的相关概念

1.1 供应链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与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需求链状网。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的概念发展而来,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向前延伸(计划、材料采购等环节) 和向后延伸(销售、服务等环节)。

1.2 可持续供应链

1987 年,挪威前首相Brundtland 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可持续供应链(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的概念,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妨碍后代人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一论述的本质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1997 年,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kington) 最早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即企业盈利、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者的统一。后续学者将可持续供应链理念结合“三重底线”考虑的3 个方面因素,指出供应链核心企业要运用以人为本、以环保为重、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导向来凝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识,从而在满足消费者合理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在经济、社会、环保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1]。供应链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还应该关注企业的环境表现和社会表现,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带来持续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而供应链企业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不良行为可能给供应链成员带来很大风险,核心企业还要协调监管供应链成员的行为,以实现整个供应链长期效益的最大化。

1.3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SSCM) 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通过协调跨组织之间的核心业务流程,以期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优化发展,实现供应链网络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不同视角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视角。从整条供应链视角提出了可持续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创新研究框架;从绩效管理与评价的角度,依据三重底线原则构建可持续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建模进行定量研究,量化指导企业在技术上实现在供应链运作中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解,进而评估和选出供应商;从续循环利用角度,通过对报废产品的回收和加工,不仅减少废弃物污染,同时实现二次使用,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物流管理的角度,进行优化和协调供应链向绿色物流发展[2]。

1.4 TOE 理论框架

1990 年Tornatzky 和Fleischer 两位学者在《技术创新的流程》一书中提出TOE 理论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即“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用来研究和综合分析企业采纳一项创新技术的不同影响因素,主要受到了技术、组织、环境3 方面因素的影响。三者相互联系和制约,共同影响着企业的创新采纳行为和速度。

在TOE 理论框架里,技术因素通常包括安全性、兼容性等现有技术使用状态与组织匹配的情况,也包含相对优越性、易用性等市场上仍未被企业引进的适用技术。组织因素通常指的是聚焦组织自身的情况与资源利用和采纳相关特征,例如:组织内部可利用的物质及财务资源等,组织规模、类型、定位、文化等组织特征,管理模式、沟通机制等管理结构特性,核心产品开发、市场占有率、商业信誉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有组织间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性。环境因素是该组织开展业务或活动所处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所处的政府环境(政策制度环境、政府支持)、行业情况(市场结构、行业环境)、竞争强度和竞争分析(客户关系、竞争关系),等等[3]。TOE 理论框架具有很好的适应力和解释力,能够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灵活调整相应的决定性因素。

2 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对资源缺乏的认识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为企业重新认识或者构建供应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具有前瞻性规划的企业早已着手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供应链,从而使得使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能够对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本文选取技术、组织、环境3 方面的影响因素,构建TOE 影响因素模型(见表1),对供应链可持续驱动机理进行分析。

表1 企业供应链管理影响因素TOE 模型

2.1 技术层面

技术因素是影响企业采纳新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技术的成熟与否、相关的标准是否完善等因素会显著影响企业对新技术的感知[4]。技术因素主要包括现有技术使用状态和尚未采用适用技术,包含了2 个二级技术指标和9 个三级技术指标。现有技术使用状态的兼容性三级指标主要包括供应链企业间基础设施匹配性(T11),要整合的技术与企业现有技术匹配性(T12),要整合技术与企业的需求一致性(T13);现有技术使用状态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信息交换保密机制(T21),系统稳定性(T22),系统恢复能力(T23)。尚未采用适用技术相对优越性三级指标主要包括企业运作效率(T31),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沟通与衔接性(T32),信息技术带来的利润增加或成本减少(T33)。

2.2 组织层面

供应链核心企业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内和组织间两个部分,即包含5 个二级指标和13 个三级指标。

组织内影响因素包含组织内部可利用的物质(O11)及财务资源(O12)2 个资源结构指标;包含组织规模(O21)、组织类型(O22)、组织定位(O23)和组织文化(O24)4 个组织特征指标;包含管理模式(O31)和沟通机制(O32)2 个结构特性指标;包含核心产品开发(O41)、市场占有率(O42)、商业信誉(O43)和核心企业员工素质达到供应链整合的要求(O44)等4 个核心竞争力指标。

组织间影响因素主要指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程度(O51),它是企业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因素。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如何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成为一大难题。

2.3 环境层面

供应链核心企业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环境因素包括政府环境、行业情况和竞争强度3 个部分。国家政策对企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环境指标主要包含政策制度环境(E11)和政府支持(E12)2 个方面;行业状况指标主要包含市场结构(E21)和行业环境 (E22)2 个方面;竞争强度指标主要包含客户关系(E31)和竞争关系 (E32)2 个方面。

3 结束语

本文基于TOE 理论框架,从技术特性、组织特性以及环境特性3 个方面对可持续供应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10 个一级指标和28 个二级指标,为后续定量探索各个驱动因素如何促使企业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供应链因素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解石三大因素
环境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