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习中的霍桑效应:基于关注的四维度模型

2020-09-14李玉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体育学习中小学生

李玉珍

摘  要 通过随机抽取710名被试,运用SPSS、AMOS和Stata统计软件对中小学生体育学习中的霍桑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关注的四维度模型具有較好的信度与构建效度(α=0.94,χ2/df=1.301,RMSEA=0.042),可以作为反映霍桑效应问题的评定工具。分类变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生霍桑效应问题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与性别差异。

关键词 霍桑效应;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心理能力

1 前言

早在1924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于管理心理学中提出,在受到额外关注的情况下,会引起个体积极的心理活动,从而促进工作绩效的提高,被称为霍桑效应。霍桑效应问题不仅存在于管理学中,教育学中同样存在。2009年,朱建国运用霍桑效应对投篮教学的研究表明,霍桑效应实验组比其他组的学习效率更高[1],说明体育学习中存在霍桑效应问题。从目前搜集和整理的资料来看,广大学者运用操作干预的手段对霍桑效应的研究均取得预期成果,这也证实了在体育学习中的霍桑效应问题并不理想。但从测量评价的角度对具体哪些心理方面是可以反映霍桑效应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

体育心理学领域的许多研究表明,影响体育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即为心理能力。心理能力可能会改变学生对课程内容难度和自身能力的认知,同时作出积极主动的行为,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季浏等人指出,注意力、目标、应激控制、唤醒水平控制和表象技能是适合所有运动项目特点的心理技能[2]。众多学者对心理技能量表(1987年由哈尼研制)的研究表明,学生在体育学习上彼此之间存在注意力、自我谈话、心理准备、动机和焦虑上的差异[3-4]。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运动心理能力并不理想。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从注意能力、动机水平、自我效能和目标定向构建关注的四维度模型来反映中小学生体育学习中的霍桑效应问题,并编制反映霍桑效应问题的运动心理能力测评量表。

2 初始量表的编制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注意能力的研究。Fontani于1996年提出运动员注意特征在不同项目、年龄和性别上有明显的脑电差异。Rose等人于1990年提出注意能力训练对射击运动员技术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学者殷恒婵从注意的分配、广度、转移及稳定性等视角对优秀运动员进行诊断及评价[5],编制了注意能力测评量表(体育科学常用量表),分析不同性别和项目运动员的注意特征。

2)动机水平的研究。动机是推动人产生行为的心理动因,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当人有愿望、理想时,将推动机体产生一定的行为。动机是产生以上想法的内在过程,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行为则是去完成这些的内在过程。Weiner于1985年提出,动机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而是产生心理活动的诱因,可以根据它的方向、强度,判断出个体的目标和努力程度。郭玉江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和运动心理疲劳可以通过运动动机进行显著预测。

3)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姜媛、张力为等人研究发现[6],体育锻炼中着重提高的方向应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如果想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自我损耗,那么就要坚信自己的意志力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Stee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拖延症,且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结果。Saskia J. te Velde等人研究发现,体育学习与运动自我效能感之间有很强的联系。

4)目标定向的研究。Nicholls根据能力知觉的不同,将目标定向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Elliott在1988年的研究认为,任务定向强调任务本身为重点,是以自身个体为参照系;而自我定向则不同,考虑的主要是个人的能力水平,因此容易使人产生能力不足之感(Duda,1992)。研究表明:任务定向提高的能力感对影响技能学习效率及运动持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任务定向可以增强能力、自主和归属感的需要,而自我定向则降低这三个需要,当这三个需要被同时阻止时,缺乏动机(Amotivation)就会出现。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链接与Web of Science,检索霍桑效应、提升学习效率、心理能力、注意、动机、效能和目标的相关资料,阅读知名学者的运动心理学著作及相关的量表著作,为本研究构建模型及量表编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发放运用Likert scale

5编制的初始调查问卷进行施测,“1”代表“从来没有”,“5”代表“总是这样”。该问卷为中小学生体育学习中主观想法的内容情况,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准确选择,从而完成整个问卷对被试的施测,并建立有效数据库。

3)数理统计法。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有效数据库应用SPSS 25.0中文版统计软件包进行项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则应用AMOS 23.0英文版统计软件包进行实现;回归方程应用Stata 15.1英文版统计软件包。

编写项目  根据张力为、毛志雄编撰的《体育科学常用量表》和季浏、殷恒婵编撰的《体育心理学测量与评价》中的部分量表对注意、效能、动机、目标等相关领域编制题目的依据,构建关注的四维度模型,共38个测试题项,包括10个注意能力题项、10个动机水平题项、10个自我效能题项和8个目标定向题项。

被试与初测  以烟台市范围内的中小学生为本次研究的初测对象,共发放运动心理能力测评初始问卷调查表210份,其中170份为有效问卷,包括男生139人、女生31人。

结果分析

1)项目分析结果。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库进行项目分析。项目分析即求出每一题项的临界比率(CR值),求法是将所有受试者在预试量表的得分总和依高低排序,得分前25%~33%者为高分组,得分后25%~33%者为低分组。对高、低两组受试者每题得分平均数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题项的CR值达显著性水平,即表示这个题项能鉴别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则据此判定题项是否剔除。本研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选自高低分组中25%标度的数值。结果显示,本研究量表中有三个题项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这里选择将其剔除;共五个题项显著水平在0.05>p>0.01之间,其余30个题项均为p<0.01。故该量表在项目分析中获得较高的显著水平。

2)同质性检验(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系数检验的结果显示,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性低于0.400的共有12个题项。剔除这12个与其他相关度较低的题项,最后保留四个注意能力题项、七个动机水平题项、八个自我效能题项和四个目标定向题项,即总量表共23个题项。

3)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KMO=0.915,变量间共同因素愈多时,KMO值愈大,小于0.5时则不易进行分析,即本量表较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χ2=1372.229,自由度253,p=

0.000,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示达到显著水平)。分析结果显示,除一个题项因子载荷为0.380外(选择剔除),其余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4,表现出较好的因子载荷水平。

经过项目分析、同质性检验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保留下达到因子载荷并与理论相匹配的标准题项,最终形成由22个题项组成的正式量表(见表2)。

3 正式量表的编制

正式施测  在烟台市中小学范围内随机抽样500名学生作为22个题项的正式运动心理能力测评量表的被试,共收回有效问卷491份,其中男生316人、女生175人。

结果分析

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应用AMOS 23.0统计软件包,完成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软件包运行得出的各方面因子拟合指标证明了本研究量表的科学性。表3列出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各因子拟合指数,通过拟合指数来观测模型的优劣,主要拟合指数有χ2、df、RMSEA、GFI、CFI、IFI、TLI等,模型拟合的正确率可以从χ2和自由度共同完成观测,一般χ2/df值在2~3,并且越小越好,这里达到1.301,具有良好的拟合水平。RMSEA应在0.050以下,并且越接近0越好,这里达到0.042,基本满足拟合要求。主要指标CFI、IFI、TLI超过0.9表示具有较好的模型拟合水平,GFI的拟合指数为0.877,接近0.9,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证明模型拟合度较好。图1为本研究模型的路径系数,只有V4的路径系数为0.48,基本达到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要求;其余题项均有较好的拟合水平。结果表明:学习中的霍桑效应基于关注的四维度模型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系数作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可靠性检验指标,分半信度是将量表分成相等的两份,测验被试在两份题项中的得分数并计算相关系数。重测信度是对相同被试间隔一个月后再行测试,检验测试问卷的可信度。本研究从661位学生中抽取120人进行重测信度检验,收回重测信度问卷114份。运动心理能力测评量表的各项信度分析指标均在0.7以上(见表4),证明本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检验标准。

3)分类变量模型分析。应用Stata 15.1统计软件包进行回归分析。如表5所示,模型1中只包括四个维度的分量表,参照总量表全部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该模型没有其他变量干预,仅在总量表与分量表之间进行对比;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年级变量,可以看出部分变量的显著性差异降低,并且解释率从0.469降低到0.356;模型3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性别变量,在性别的影响下,所有变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解释率也降到最低的0.01;模型4是将所有变量全部加入,可以看出在年级和性别的共同影响下,仍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解释率回升到0.389。

通过四个模型对比可以得知,在测量不同年级时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测量不同性别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测量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时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出结论:测量时,如果有不同年级出现,将要注意不同年级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4 结论

1)由注意能力、动机水平、自我效能和目标定向构成反映体育学习中的霍桑效应基于关注的四维度模型,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证明具有较好的构建效度;信度检验证实,反映霍桑效应问题的运动心理能力测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指标,可以作为中小学生体育学习中的霍桑效应问题的评定工具。

2)分类变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的霍桑效应问题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与性别差异,其中性别差异在测量不同年级时显著,测量同一年级时不显著,因此应在实际测量中区别对待,以便于更准确地反映中小学生体育学习中的霍桑效应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建国.“霍桑效应”对投篮教学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7-119.

[2]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鄭磊,黄宏远.运动心理技能对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0):75-77.

[4]董德朋,刘巍,孙世超.CTT、IRT、FT:体育科学量表编制中的应用:以《特质流畅量表》为研究例证[J].体育科学,2015(9):75-83,96.

[5]殷恒婵,张锋周,宋湘勤,等.优秀运动员注意力测量与评价研究[J].体育科学,2006(3):58-63,69.

[6]姜媛,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4):570-576.

猜你喜欢

体育学习中小学生
关于激发技校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探讨
高中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及思维教学的研究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转化体育学习障碍生教学中师德的渗透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