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翻译技巧的分析
2020-09-14刘津
刘津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与日俱增,中国正以越来越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经济事务中来,尤其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的对外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商务合作越发密切,商务英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在国际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类商务活动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英语。因此,高水平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在就业市场中可谓趋之若鹜,许多用人单位都把具有较高翻译能力成为录用员工的重要标准。而有效掌握英语翻译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译员的翻译水平,还可以有助于提升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密切度。此次研究主要针对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提升商务英语翻译人员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翻译技巧;
分类号:G633.41
1.商务英语翻译的要求分析
商务英语是指以服务于国际贸易和营销等一系列商务活动内容为目标,集实用性、专业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于一身,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并具备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英语变体[1]。它包括了语言知识、专业知识、交际技能、管理技能、文化意识等核心技能。简而言之,在商务活动中使用的英语,均可称为商务英语[2]。在学术界,商务英语又可称为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s)。在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被其广泛使用的商务英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专业性强,商务英语的语言形式、词汇以及内容等与专业密切相关,承载了商务理论与商务实务等方面的信息。所以,商务英语翻译与普通英语翻译相比较而言,更为复杂。因为译者除了要掌握两种语言及其文化和熟悉相关的翻译技巧之外,还要广泛涉略商务知识,要了解商务各个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语篇特点以及商务各种功能性变体[3]。其二,精准度高,商务英语有精确、固定、严谨的表达特点。它不含糊其辞、指代不明、不会笼统抽象,而是表达的非常具体、明确。商务英语翻译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英语翻译有着诸多较为显著性的差异,该种英语翻译必须要保证语言表达较为精准,不能够将所阐述的事物进行夸大处理,同时还要做到实事求是,降低由于表达问题而产生的纠纷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对于各类数据的翻译必须要保证精准[4]。例如:中文"一周之内",普通英语说法”In a week或Within one week“, 而商务英语译为“In one week or less." 又如:中文“六月上旬”普通英语说法"In early June."商务英语译为”Within the first 10 days of June". 其三,用词的丰富性,在商务英语中会使用大量的名词,一词多义,合成法构成的新词大量涌现,有些我们所熟知的词汇会在不同语境下呈现出特殊含义。这就需要译者平时大量的积累,在具体的语境中,深究词义,理解词汇的内涵与外延,仔细推敲词语的选择,选择恰当的词义表达对应词。此外,商务活动注重沟通效率,为了降低时间成本,缩略词汇被广泛使用。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约定俗成了大量的缩略语。缩略语一般是专业术语、组织机构的名称转化而来,取词组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并由大写字母组成,容易辨识,即首字母缩略法。因此,对于缩略语的掌握也是一种重要的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2.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门外国语言的学习,通常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学习,这五个方面的学习可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五个方面难度各异,但”译“又独具特色。这是因为英语翻译的学习,不仅仅是外语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母语的水平,即汉语的掌握[5]。英语翻译是一门精深的学问,翻译工作者不但要具备深厚的的语言功底,还应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
我国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在其《叹译事难》一文中谈到:”译者三境界“,其一:不知天高地厚,其二:自以为得心应手,其三:深感力不从心。可见能够长期胜任翻译工作并非易事。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我也发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希望得到业内人士的共同关注。首先,译员的语言功底不够扎实,许多译员的翻译水平受限于“源语"(source language )的水平,如果译员的源语水平有限,就很难与”译语“(target language),在语言结构层次上,进行有效地连接。结果无法抓住语言结构的侧重点,阐述内容模糊不清、表达方式不够凝练、翻译腔等问题的出现。其次,译员对于翻译内容以及翻译对象的文化背景了解不足,这个问题的出现表明,译员在翻译之前没有做足准备功课,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错译或者漏译,导致交流双方无法准确有效地理解对方所想表达的意思。再次,专业知识背景的欠缺,因为在商务英语中有许多较为专业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一词多义,需要专业知识背景作为支撑。如果不能将词汇的翻译与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就很难达到既定的英语翻译标准,可见英语水平的提高与业务素质的精进同样重要。
3.商务英语翻译技巧性分析
英语和汉语之间不仅音、型、意、不同,而且在句法逻辑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就造成中国人学习英语感觉特别的困难,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性是使用各种英语翻译技巧的前提[6]。下文将应用英汉语言对比的方法,介绍几种翻译技巧。
3.1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同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中西方思维的的差异对于语言的有深刻的影响,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语法理论》谈到:“西洋语言是法治的(rule-governed),中国语言是人治的(man-governed)。这里谈到的”法治“指的是西方人注重语言的语法规则,而”人治“指的是中国人注重语言的感受和体悟。中国人重直觉,思维趋于具象化;西方人重逻辑,思维趋于抽象化。汉语词语的直观性强,汉字往往以具体喻抽象,具有明显的形象和意义双重特征,英语词语则更为抽象。
英汉双語在词法、句法存在诸多的不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注重外在形式逻辑,强调演绎与推理。在词法上,英语是拼音文字,读音和拼写是关联的,英语构词的基础是读音,多数单词是可以通过读音拼写出来的,这样一来,英文的书写就有章可循。掌握了读音规则,也就得到了英语书写的诀窍。而汉语是象形文字,音与形是分离的,再加上汉语有声调之分,这使汉语的学习越发困难。在句法结构上,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英汉语言的重要区别,英语行文以”形“展开,而汉语铺排则以”意“为核心。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则以形寓意。因此,英语行文要依赖各种连接手段承上启下,并且使用频繁,如: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连接,注重句子的形式结构,采用的是焦点句法。
汉语是汉藏语系,是一门以意和为主的语言,注重语言的内省和感悟,不重逻辑,注重意念连贯,注重隐形连接,其行文句法很少使用连接手段,采用的是散点句法,因而语言简洁,意义丰富,换个角度讲,汉语的词语含义更多,含量更大,也正是由于其含义的不确定性,增大了文字的想象空间,使汉语言文学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可以说,英语的美,美在其文体;汉语的美,美在其修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文化角度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整体,从汉语的包容度就可见一斑。
从双语翻译的角度分析,英译汉,讲究以表“意”为核心的遣词造句,从某种程度上讲,英译汉是考察译者的汉语写作功底;汉译英,则应先确定句子的“主谓”作为句子的主线,再梳理脉络,在搭起语言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再遣词造句。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对于翻译工作大有裨益。例如:“一带一路倡议”译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为什么这里不能翻译为”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因为英语里的”one“指的是逻辑上”唯一“的概念,而汉语里的“一”的含义更多,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范畴。又如: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翻译成英文为:”One World ,One Dream"。为什么不可译为”The same one World,The same one Dream". 因为汉语讲究修辞,汉语里用“同“一字是一种修辞手法。但英语是形式逻辑语言,因为此处”one“已经具有了”相同“的意思。
3.2有效運用直译意译方法
直译和意译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是只保持原文内容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两种翻译方法并无孰优孰略之分,采取哪种译法由具体的上下文而定,即:无语境,无翻译(no context,no translation),应避免两种极端,过分强调任何一种方法的重要性,直译不等于死译、意译不等于乱译。有时又将两种译法搭配起来使用,两者相互协调、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翻译时不应在文字表面上刻板对译,而应在理解原文的含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再斟酌形式上的表达。因为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例如:“人有脸,树有皮”。直译为“People have faces and trees have barks.”意译为”The face is as important to a man as the bark to a tree.“显然第二句更符合译入语的文化内核。又如: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翻译的毛主席诗词《为女民兵题照》中的这一句“不爱红装爱武装”翻译为:”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堪称经典。
3.3巧用增词和减词的翻译方法
翻译的过程就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结构、修辞手段、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在英语中不可缺少的词语在汉语中又却是不需要的,如果将这些词语生硬地翻译出来,反而显得累赘或不符合汉语表达。故在翻译过程中,多使用增加或减少词语、句法成分的技巧,使译文忠实表达原文之意及其风格并使译文的行文更加通顺。例如:If she were here. (it would be great)。 译为:要是她在这里,那就好了。(增加”那就好了“)。又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译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减少连词“if“:如果)。
3.4积累各个行业的英语词汇
英语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语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越来越多的外来语也被容纳其中。一些新的词汇会随着新兴行业的发展层出不穷,而对于这些新词、热词,的知识更新储备也将提升商务英语译员的实践能力。商务英语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科技,医学,理工科等诸多学科都有交叉,语言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工具[7]。一名高水平的译员就如同一本百科全书,各个门类的知识都要有所涉及,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点滴积累,及时关注新兴领域和新兴行业的时事热词与新词的更新。许多职业译员都是终生学习者,他们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与时俱进。在与高水平的译员的接触中也不难发现,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具有理工科学习背景,对于科学的了解对于他们从事翻译工作受益匪浅。在美国,即使是文科专业的大学生也要选修两门理工课作为必修课,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例如:”novel coronavirus“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词语翻译为什么不能翻译为:”new coronavirus“? 通过查阅词典,可得出”new“所指的”新“并不一定是内容上的不一样,例如一本书可以是新书,但不一定在内容上与旧书不一样,而翻译为”novel“就不一样了,它指的是:新型的,未被发现过的。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为新病毒定名,会使用“novel”一词而不是“new”。
结束语: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层次、多文化交往的世界。在这样的新时代、新机遇的背景下,商务英语应用更为广泛,英语成为了相互沟通,增进了解的重要纽带。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已其独具特色的专业性扮演着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交往使者的作用。尤其在跨文化交流的层次上,翻译工作者最终连接起来的不仅仅是语词、而是语词背后的情感以及这情感所附丽的文化。优秀的翻译文本成为了人类文明传播的载体,成为中西方文化分享和思想交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易丽敏.基于岗位技能需求下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10):43-44.
[2]杨丽芳.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学习者学习效能提升研究——基于慕课视角[J].营销界,2019(29):263-264.
[3]朱杨庆.慕课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2):154-157.
[4]赵青.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技巧——评《当代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10):258-259.
通讯作者:1985年2月生,男,汉族,天津市人,学历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现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4342739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