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案例解读
2020-09-14张凌君
【摘要】本文从《英语课本剧》校本课程开发背景入手,说明农村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必要性,开发出适合农村初中英语学科实施的《英语课本剧》校本课程,针对农村初中开设校本课程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例如教师队伍组织经验不足,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切的落实课程目标和内容,并根据其展开的效果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形成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提炼出该课程的特色和开设后对学生、教师、学校对影响,对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课本剧;校本课程
【作者简介】张凌君,湖南省湘潭江声实验学校。
一、课程开发背景
在教育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使英语课堂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各类学校积极致力于英语校本课程改革,使英语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素养。我校地理位置偏僻,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笔试层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口语层面却存在极大的缺陷,由于缺乏较好的英语交流环境,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多以书面练习为主,学校应尽快解决学生口语教学的不足,以便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在英语校本课程中,为了着重解决这些问题,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非常关键的,其包括语言能力等。如此展开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占据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增强自我认可度,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满意度与参与度,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涯充满希望。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校开设了《英语课本剧》。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看重,对于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很透彻,因此该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和支持。我校地处湘潭县,全县有初中60所,初中生28741人,该课程的开发对区域内初中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二、课程开发目标
1.提升英语综合素养。该课程以学生熟悉的英语故事为蓝本进行修改,增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在表演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话剧鉴赏能力。
2.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对于剧本的选择、语言的模仿、剧情的分析等要有深层次的研究,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3.形成英语课程资源。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资源,为农村初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案例。
三、课程内容
分年级、分阶段、分内容遵循“低起点,小步子,面向全体,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逐层推进。教师将全班分成6人一组,学习剧本的字、词、句并进行排练和表演,教师针对学生的语音、内容和技巧等进行及时评价,期末进行全校的汇报演出。具体剧目如下:七年级一期“英语童话剧目:“Three Little Pigs,The Red Little Hen,A fox And A Tiger,The Ugly Duckling;七年级二期“英语童话剧2”:The Daughter of The Sea,The Daughter of The Sea,Cinderella,Little Red Riding Hood,Snow White;八年级一期改编剧:Monkey King Hit Monster,Yugong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Hansel and Gretel,Robinson Crusoe,The Emperors New Clothes,The Story of Aron,The Shirt of a Happy Man;八年级二期莎士比亚改编剧:The Merchant of Venice,Julia and Romeo.
四、课程实施情况与实施效果
Tiger: Im a great tiger. Im very strong. Im very brave. Im the king of the forest.But now Im very hungry. I must find something to eat at once, or Ill die immediately. Oh, theres nothing here. And here is nothing, either. Oh, I want to have a rest. (Sleep soundly)
Fox: Im a fox. You can see, Im pretty and lovely. Im good at cheating and telling lies. Just now I cheated a crew out of a piece of meat. How delicious it is!
1.小組讨论,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创新,使其更加高效地指导学生展开英语学习。
2.积极展开学生活动。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可以播放相关电影等,学生积极地展开交流与合作,对于相关情节进行更多的理解,通过材料的准备等流程,进行表演,例如,A Fox and A Tiger的桥段。
对于重点句式进行深刻的讲解,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老虎与狐狸各自的形象特色。
校本课程可以使得学校教育更加高效,通过轻松愉悦的活动使得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此外,英语戏剧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其对相关内容展开思考,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自我创造性。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我的工作能力,以此对校本课程进行更加高效地开发。
校本课程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戏剧等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成果展示,考核与鼓励。教师在展开评价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改变自己的评价方式,以此增强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此展开全方位的评价,例如设置最佳表演奖、最佳口语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剧本奖等。
五、课程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加速完善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不断地优化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統,将现有课程进行不断地优化并且形成相关的评价标准,以此实现课程评价多方位的影响因素的优化,即学生多样化发展,教师素质化提升,学校品牌化建设,真正实现校本课程价值。1.对课程的评价。学生选课人数10%;学生效果20%;教师听课后的评价10%;学生问卷调查结果10%;授课方式10%;课程的材料整理与总结40%。
2.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等进行课内评价;采取阶段性的成果展示。
3.对教师的评价。上课等第评价;期中、期末考核成绩;学生的民意调查结果;过程性检查情况;教师各类荣誉称号的评选。
六、课程特色与社会影响
课程开设以主动谋求发展的理性思考为原则,保证了校本课程开设的质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与家长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通过对于英语校本课程的不断创新,使其更加具有代表性,以便供其他地区参考借鉴。湘潭县内多所初中已借鉴和实施该课程。
其充分发挥了教师智慧潜能,将教师生活经验、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校本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
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多亟待优化的问题:1. 师资教学水平的提升;2. 场地、道具的问题;3. 剧本的开发和优化;4. 科学合理的课程优化;5. 评价课程开设的成果等。家长的支持和当地社会知名人士和企业的参与为该校本课程锦上添花,同时对学校的教育也有着积极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文静.初中“英语小剧表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唐明荣.农村初中英语居学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3]彭岚.湖南省初中英语校本教材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杨芳.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贺华锋.讲故事,学英语——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4
[6]宋丽颖.基于初中英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