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提炼、创新、应用”四位一体湘南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20-09-14李丽珍

美与时代·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校本课程

摘  要:现如今,民间艺术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成为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课题。湘南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既促进了中原与岭南的经贸交流,又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这些民间艺术资源也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丰富的湘南民间艺术资源为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土壤。

关键词:校本课程;湘南民间美术;四位一体

湘南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之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东界赣南山区,南邻粤北山区,西接桂东北山区,北连湖南衡阳、株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毓秀之所”。湘南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既促进了中原与岭南的经贸交流,又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这些民间艺术资源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现有194个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4项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丰富的湘南民间艺术资源为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土壤。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具有“因地制宜,因人(师生)制宜”的特点,但必须遵循国家宏观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与教育政策、方针、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队伍中,大学师生除了在自己专业领域持续研究创新外,更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当地民间艺术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将民间艺术相关知识传递给社会大众,带动所在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以“链接当地、链接国际、链接未来”驱动创新生态系统。

湘南“非遗”文化资源是文化历史的沉淀,也是湘南人民生产生活的缩影,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宝库。因此,基于湘南“非遗”文化资源的高校特色课程开发,既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又能够有效诠释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是现代高校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二、“研究、提炼、创新、应用”

四位一体湘南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

笔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民间美术研究”授课中,充分利用当地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总结了一套“研究、提炼、创新、应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面是其详细介绍。

(一)研究

“研究、提炼、创新、应用”四位一体湘南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研究”即湘南民间艺术文化与艺术研究,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是网络资源收集。让学生在网络上收集湘南民间艺术资料,学生将收集到的网络资源制作成PPT在课堂中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湘南民间艺术的现状和艺术特色。

第二步是走进湘南民间艺术。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湘南民间艺术生活中,进行原生态文化的田野调查和研究,真实面对民间艺人的生活和艺术创作现状,既可以与民间艺人深度访谈,又可以了解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其艺术特色,并以录音、录像、照片、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湘南民间艺术。

第三步是资料整理与汇报。将真实记录的湘南民间艺术与网络资源进行汇总,进行文化与艺术资源的整理与归纳,并制作成PPT在课堂中汇报。这是一个资料汇总和文化艺术讨论的环节,每个同学都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文化艺术诠释,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湘南民间艺术。

“研究”这三步主要是让学生对湘南民间艺术进行图片、文字资料收集,了解其文化艺术特点,触摸到真实的湘南民间艺术,了解其艺术文化精髓。教师既要做好服务工作,确保田野调查的顺利进行,又要在文化艺术调查准备、进行、汇总和讨论等各个环节中起到引导和调节的作用。

(二)提炼

“研究、提炼、创新、应用”四位一体湘南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提炼”即湘南民间艺术图形元素提炼,主要分两步:

第一步是將收集到的湘南民间艺术图片资料进行挑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形、色彩、肢体语言等,这一步非常重要,挑选的图片必须要能代表该民间艺术的艺术特色。

第二步是对湘南民间艺术进行元素特色提炼。将其图形、色彩、动作等进行简单的直接提取,去掉细枝末节,进行简化处理。“提炼”这两步主要是让学生把握湘南民间艺术的艺术特色,为创新设计做铺垫。

(三)创新

“研究、提炼、创新、应用”四位一体湘南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创新”即对湘南民间艺术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设计,也就是对提炼的图形原素进行创新设计,如卡通形象、数码绘画、装饰图案等。根据湘南民间艺术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民俗、舞蹈、曲艺、技艺、戏剧、文学等。前面对湘南民间艺术进行文化艺术研究和图形元素提炼,就是为了准确把握其艺术特征,为创新设计做铺垫。创新的形式也可根据民间艺术的组成要素如图形、色彩、肢体语言等选取,要素单体或组合都可进行创新设计。

1.图形元素的创新设计

图形元素的创新设计主要选取图案、纹样、装饰等具有艺术特色的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更为明显,易于提炼和加工。但在湘南民间艺术也有很多其他的生活装饰元素,为艺术设计的图形元素创新设计提供土壤,如瑶族服饰装饰纹样、湘南古民居装饰元素、临武傩戏傩面具图形元素、大布江拼布艺术装饰寓意图案等。研究分析其图形蕴含的深意,将其艺术特征提炼成图形元素,再根据现在人们的审美情趣进行创意组合,传达美好祝愿。如瑶族服饰装饰纹样就具有其独特的意义,表现了瑶族人民生活中的情感需求,主要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三个方面。如人纹和对狗纹,寓意子孙兴旺、子孙满堂;莲花寓意吉祥;松柏寓意长寿;莲开并蒂寓意好事成双或夫妻恩爱。这样有寓意的纹样还有很多,与现代人生活中的情感需求也有共同的地方。因此,从情感需求出发寻求纹样的创新设计,可运用电脑将其图案提取出来,用矢量图形软件模拟刺绣的的效果,描绘出瑶族服饰纹样元素,根据纹样寓意进行创新组合,将美好的祝福通过图形传递给普通大众。

2.色彩元素的创新设计

色彩元素的创新设计主要选取色彩搭配较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安仁米塑艺术具有透亮纯粹的五彩缤纷感、大布江拼布艺术有着淳朴敦厚的色彩搭配、湘南瑶族服饰有着五色搭配、临武傩戏傩面具透露神秘色等。研究其色彩寓意,在设计软件中运用吸色工具,直接取样搭配,将其色彩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为色彩元素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大布江拼布艺术是起源于汉朝,将家中剩余布料进行拼接,制作成口水兜、肚兜、帽子、鞋子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家被”和“百家衣”。孩子父母上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家拜访,收集一些剩余布料,将它们拼接在一起缝制成被套或衣服,作为孩子满百天或满周岁的礼物,寓意孩子在百家庇佑下健康成长。“百家被”和“百家衣”色彩元素丰富,也独具特色,提炼其色彩进行创新设计,为艺术设计注入旧色彩,让怀旧更具乡愁。

3.肢体语言的创新设计

肢体语言的创新设计主要选取肢体语言较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艺术的湖南分支湘昆,其肢体语言优美而且富有特色;临武傩戏除傩面具独具特色外,其拿上法器的肢体语言也具有艺术特色;汝城香火龙是龙舞中的一种,在黑夜中腾飞舞动的龙身、与团队通力合作的身躯都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桂阳以“千年戏曲”闻名,湘剧、昆曲、祁剧等在此汇聚,相互交融,桂阳湘剧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肢体语言。还有很多肢体语言丰富的湘南民间艺术,将其肢体语言提取出来,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为身体语言充实资源库。

4.元素综合运用创新设计

元素综合运用主要选取民间艺术元素中的图形、色彩、肢体语言、声音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进行创新设计。有图形与色彩的组合,也有色彩与肢体语言的组合,更有元素全方位组合,营造视、听、嗅、味、触五觉的体验,特别是互联网时代,视觉艺术的五觉挖掘尤为重要。

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民间艺术的挖掘指明了方向。在湘南古民居艺术的元素挖掘中更重要的是文化体验,从文化内涵、装饰艺术、建筑色彩、空间布局、生活旧物件等方面去综合挖掘“乡愁”文化,为文化体验者提供视、听、嗅、味、触的全方位体验,也是元素综合运用创新设计的主要任务。

(四)应用

“研究、提炼、创新、应用”四位一体湘南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即对湘南民间艺术创新设计进行产品应用开发。这一步非常关键,需要分析消费者的消費习惯和消费心理,将图形元素、色彩元素、肢体语言、元素综合运用等创新设计应用到产品开发中,也就是将创新设计的卡通形象、数码绘画、装饰图案等应用在产品上。

如湘昆的服饰、妆容、形体语言都具有较强的艺术特色,可将其元素进行综合运用进行创新设计,选取经典曲目中主体人物形象进行人物形象提取,然后夸张其五官和头部,设计成卡通形象。卡通形象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少儿,他们的消费物品主要是文具和日用品,如铅笔、尺、小本子、书的封皮、文具袋、贴画、杯子等。卡通形象应用时需注意产品套装的组合,如常用文具套装、常用日用品套装等。

三、结语

“研究、提炼、创新、应用”四位一体湘南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是建立在服务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基础之上的。田野调查、研究文化内涵、分析艺术特征、提取素材、提炼艺术特征、创新设计、产品应用等,一步步将其有计划、有目的地汇编成教学内容,开发成校本课程,为课程提供素材资源的同时也给湘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渠道,强化了大学与当地的联系与合作,也为高等教育转型及人才培养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作者简介:李丽珍,湘南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湘南民间艺术和广告设计。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校本课程
“ECPI”四位一体的营销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