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2020-09-14黄伟欢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黄伟欢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基层的道德教育密不可分,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在人类小学阶段,因为道德的这一阶段是身心智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层次还没有固定下来,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那么它将不可避免地在培养学生的品质培养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德育与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只有具有良好心理的学生才能成功接受道德教育,并坚定地认识和执行道德行为规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与融合

小学德育仍然存在重要缺陷,原因是小学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并努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德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在初等教育中重视德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学生能够全面实现自身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融合

在小学教育和教学中,思想道德课是教学的内容课之一,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渗透到思想道德课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以此来达到的很好的成效以及最佳的水平。在思想道德课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合理、适当、有效地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的每章的书本内容里,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它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校建设方面,应不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道德模范表扬、心理健康会谈、设立道德品行奖项等等活动,以吸引学生重视发展德育品行,也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教师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辅助作用

如今,有些老师仍然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很难真正考虑到一些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事情,因此没有科学依据,认为小学生不会有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可取的。 例如,教师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很难在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甚至他们的行为故意违背了老师的要求,这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的典型表现。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将其视为一种反叛心理,可能是由于学生的自卑感,他们希望吸引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如果不及时处理,它将加剧甚至发展为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放弃学生的心理认同作为教育的基础,如果学生由于上述心理障碍而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习惯后便很难改正,那么教师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对该学生并不会产生正向的影响,但是对于道德素质无关的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个发展机会。因此,教师应注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学习和管理的重要影响,并应及时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养成崇尚高尚品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时代的喊口号式道德教育已难以完成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调节学生的道德行为的任务,教师必须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运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学到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确保他们的道德修养符合社会要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德育课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行为的日常规律,并明确如何以日常行为执行,并让学生与教室外的人和事物接触,在学校生活中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防止学生自卑或自闭症以及其他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障碍,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家校联合共同完成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小学生的独立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培养,因此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除了学校之外就是学生的家庭,因此教师不能将德育与心理教育结合到学校教育中去,而学生的父母必须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环境。 教师可以开展家长会活动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以便家长能够认识并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应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联系,共同监督学生的道德行为准则,以便学生始终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教师可以积极建议父母不要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家长应经常注意学生的动向,及时发现学生异常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并积极与学生沟通,消除不良情绪,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完成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另外,教师应告诫家长以身作则,在日常行为中注意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实现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完成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五、加强班级团结建设,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

在学校上课是学生除了家庭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因此,班级的整体氛围和精神风貌对学生的素质和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班级整体风貌的建设,寻求建设团结和友爱的班级氛围,使班级中的学生始终受到班级风格的影响,成为热爱学习、富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品质优良的学生。这不仅可以帮助班级赢得荣誉,还可以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体方法可能是在班级上评比日常标准的小道德标兵,奖励优秀学生,让学生有意识的规范自身在竞争中的行为,不仅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态度,而且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结束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密不可分,教师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道德教育培训中,他们不应忘记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其次教师可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形成良好的道德精神,积极宣扬道德榜样的事迹,教师家长积极以身作则,树立学生良好的榜样。此外,教师必须积极优化学校和班级的内的精神风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郭文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

[2]何春燕.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田.广东教育(教研版),2016 ,(2).

[3]林芸,吴锡改.开展成功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叶教书育人,2011,(06)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中关注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意义论述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思考
让生命绽放笑靥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如何对新时期的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