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读:创建有质感的语文课堂

2020-09-14陆红林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本剧文本活动

陆红林

变“阅读”为“悦读”,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追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要发挥关键作用,为学生推出更多阅读机会,以提升悦读指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自主阅读、互动诵读、自由鉴读、延伸品读,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阅读形式,教师科学配设,合理调度,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主动性,悦读思维逐渐启动,创建有质感的语文课堂成为可能。

一、自主阅读,调动悦读思维

所谓自主阅读,就是将阅读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形式。教师布设一定的阅读任务、投放一些阅读建议、鼓励学生个性阅读,都能够成功调动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兴趣度,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自主阅读文本内容,教师需要给学生设计一些具体的任务,或者给学生布设一些活动,都能够提升学生阅读主动性。如教学《祖父的园子》,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并给出具体的阅读要求:每一个人都有童年回忆,作者的回忆充满幸福感,因为在祖父的园子里获得更多童年快乐。自主阅读文本,你能够找到最喜欢的情节吗?作者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祖父的园子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联系你的童年经历,说说你的童年吧。学生接受阅读任务后,都兴致勃勃地进入到文本阅读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展开直接对话,为学生做出更多阅读提示。学生对这样的阅读学习更感兴趣,自然有更多的阅读体验产生。教师对学生阅读认知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助力支持,课堂学习呈现多元化特征。

教师为学生做出阅读提示,给学生提供具体的阅读任务,促使学生快速行动起来。因为关涉学生童年回忆,学生对此有更高敏感性,都能够自觉展开阅读学习,课堂学习气氛浓重。学生有不同阅读诉求,教师抓住学生阅读心理展开具体布设,成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为阅读教学注入丰富力量。

二、互动诵读,渲染悦读氛围

互动性阅读,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形式,小学生大多喜欢游戏、竞赛、演绎等活动。如诵读比赛活动,教师不妨为学生做出更多示范诵读展示,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专家配乐诵读材料,让学生自觉参加到诵读比赛活动之中。

小学生对互动性阅读有更高参与热情,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基础。如《田忌赛马》,这是比较典型的成语故事,整个故事以对话形式呈现,教师为学生投放了互动性阅读任务:同桌两个人展开合作阅读,准备参与班级角色演绎性诵读活动。先做好角色分工,然后对角色性格展开具体分析,通过反复训练,以提升角色演绎水平。学生接受角色诵读学习任务后,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因为只有两个人组成的团队,学生合作意识更为突出。教师对学生阅读训练进行观察,给出比较有建设性的指导,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之中。课堂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展开演绎活动,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为给学生提供更直观学习感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田忌赛马”动画视频。

教师为学生设计角色诵读任务,这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学习。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有更高参与兴趣,自然会积极回应。从学生具体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设计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抓住了学生学习心理,其激发效果更为显著。角色诵读带有表演性,学生接受度更高,助学效果也会更好。

三、自由鉴读,提升悦读品质

语言鉴赏活动是比较典型的阅读训练形式,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鉴赏提示,让学生展开个性鉴赏实践,都能够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小学生语言鉴赏能力较低,教师要做好方法传授,让学生从典词、句式、文段、主旨、情感、结构等角度展开思考,为学生规划清晰操作程序,都能够形成鉴赏启迪。

小学生语言鉴赏能力还比较有限,教师对此需要有清醒认识,多从学法方向给出具体帮助,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语言鉴赏任务:认真阅读文本内容,找出比较典型的描写片段,具体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特点,其表达效果如何,学生接受鉴赏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因为教师没有指定鉴赏内容,学生开始了自由选择。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话:“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段话运用了两个比喻,将船头和船艄都做了形象展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有学生欣赏这样一句话:“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拟人化处理,读起來非常灵动,富有情趣。教师对学生鉴赏情况进行点评,给学生提出更多建议和意见,确保课堂鉴赏顺利推进。

教师为学生设计自由鉴赏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从自身阅读基础出发,为学生做出对应指导。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从修辞角度展开思考和鉴赏,获得比较直观的鉴赏认知。在鉴赏操作中,学生有更多自主性,参与热情也很高,说明其悦读系数也是很高的。

四、延伸品读,建立悦读认知

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有延伸意识,对阅读训练内容进行拓展处理,对阅读形式展开创新探索,让学生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自然建立悦读认知基础。延伸阅读视野,教师需要做出针对性推介,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筛选和融合。

延伸阅读训练设计,教师要对阅读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要关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以提升阅读兴趣。在教学《手指》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课本剧创编任务:我们大家都听过一个相声叫“五官争功”,今天要学习的“手指”也有相同的情节,如果让你来设计课本剧“手指”,你会有什么样的创意呈现呢?不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集体创编活动,将《手指》改编成课本剧,并在班级演绎出来。学生听说要进行课本剧创编活动,都主动行动起来,通过集体讨论,逐渐形成学习共识。学习小组组长分配任务,组织成员进行角色分析,设计角色台词,以及动作和表情等内容。在课堂排练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给学生提供更多技术支持。课堂演绎正式开始,学习气氛活跃起来,不管是参与演出的,还是充当观众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教师组织学生评委进行现场评分操作,将课堂演绎推向高潮。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课本剧创编演绎任务,切准了学生学习思维,其调度作用更为显著。课堂演绎具有创造性,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形成的学科认知更为生动而立体。

悦读是愉快的阅读,体现主体意识,也是教师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对阅读形式展开创新设计,给学生更多阅读学习的自主权利,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展开阅读学习,自然能够大幅度提升悦读指数,以顺利打造有质感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新乐小学(530203)

猜你喜欢

课本剧文本活动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活动随手拍”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