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0-09-14王春霞朱丽萍
王春霞 朱丽萍
【摘 要】目的:研究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60例,先随机抽取出30例设为A组,开展常规护理,将余下的30例设为B组,开展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87.50%与A组的相比明显更高,且B组患者PTH水平与A组相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可更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PTH水平,促进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针对性护理
尿毒症主要发生于各种肾脏病终末期阶段,是患者肾功能代偿完全丧失的结果,针对这类患者临床多给予透析治疗,但是透析后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并发症,这种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不利于患者的疾病复[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1 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择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60例,先随机抽取出30例设为A组,开展常规护理,将余下的30例设为B组,开展针对性护理,A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大小介于34-7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6.67±5.82)岁;B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大小介于35-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7.34±6.37)岁;此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统计比较两组入选者资料显示P>0.05,具有对比价值。
入组标准: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认知精神无异常;无原发皮肤疾病;均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 择期行肾移植者;临时透析者;置管并发症严重;认知、语言以及精神方面有严重障碍,无法配合治疗与护理者。
1.2 方法
A组开展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透析指导、温度护理、并发症护理、病情监护、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指导等。B组开展针对性护理,详细内容为:
治疗前:(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将其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需要的时间、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让患者正确认知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并做心理准备,主动配合医护理人员工作。2.预冲血路管与灌流器。取2500ml的肝素盐水,从上往下预冲灌流器,并以手轻拍,同时将灌流器转动,确保内部的气泡与微粒完全去除,以免出现生物无法相容的情况,造成吸附剂吸水膨胀,之后,串联透析器,再取500ml的肝素盐水持续15min闭路循环,确保气泡排尽,最后取一瓶生理盐水对整套管路进行冲洗,然后上机,期间所有操作必须执行无菌操作,以免感染。
治疗中:1.严密监测患者各项命体征,每隔30min进行一次血压测量,以免发生低血压,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寒战、发热、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不适。2.低温透析的温度维持在36℃,以患者耐受为佳,以免低温透析导致患者体内热量消耗过量,对患者的血管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3.密切临床测患者的体外循环压力。护理人员需增加巡视次数,随时查看各项的监测参数,确保患者血流量充足,以免发生体外循环凝血。4.各个灌流器灌流时间设定为2h,以确保吸附剂为最大饱和度,2h后将灌流器拿掉,再持续2h透析,确保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治疗后:1.缓解瘙痒。为避免患者皮肤瘙痒难忍被抓破,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抓痒,如轻轻拍打瘙痒处;提醒患者注意皮肤卫生,经常洗手、剪指甲更换衣物以及洗澡,洗澡之后后可擦拭一些乳液,内衣以棉质为佳,尽量不要穿着化纤织品,以免刺激皮肤;2.鼓励患者经常参与社交或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皮肤的瘙痒感。(3)夜间可依据医嘱服用一些镇静或抗组胺药物,以缓解夜间因为迷走神经兴奋提升,加剧的皮肤瘙痒症状。
1.3 指标观察
护理后,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瘙痒症状改善情况,标准为:护理后,患者的皮肤瘙痒完全消失或者显著改善,对睡眠质量无任何影响为显效;护理后,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有所改善,对其睡眠质量影响减轻为有效;护理后,患者的瘙痒症状无任何缓解甚至加重,严重影响睡眠为无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总有效率。
护理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PTH)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与计数有关的资料用%代表,以检验,与计量相关的数据用()表示,检验以T实施,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67%与A组的80.00%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PTH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B组的PTH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非常高,甲状旁腺激素(PTH)是一种大分子毒素,无法通过常规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清,这些分子与蛋白结合力高的毒物如果长时间无法清除,那么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必然会在患者体内蓄积,进而引发皮肤瘙痒、肾性骨病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不良好影响[2]。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A组的相比明显更高,且B组的PTH水平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切实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了PTH等有毒物质的排除,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治疗前的预冲、抗凝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体外循环压力监测,预冲可以让透析器、灌流器以及透析管路内的空气全部排净,将透析器与管路当中的微小颗粒与小气泡完全清楚,进而保障灌流器树脂颗粒的全面膨胀,孔隙得到有效扩张后,可以增加树脂颗粒的面积大幅度增加了树脂的吸附肝素量,不仅可以避免灌流器凝血堵塞,还能降低患者的全身化肝素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升透析效果。而治疗后的针对性护理,让患者注意保护皮肤,经常洗手、洗澡以及换衣,避免因为皮肤干燥或衣物刺激加剧皮肤瘙痒症状,并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瘙痒感,可以避免因为瘙痒难耐出抓破皮肤的情况,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开展,以促进行疾病康复[3-4]。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用于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患者护理中更有利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是一套科学、可靠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孙贺敬.血液灌流机串联血液透析机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护理模式及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02):164-165.
林燕.尿毒症皮肤瘙痒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135-136.
刘利芳.中医综合护理对尿毒症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9,28(05):54-55.
萬君平,孟松,李芳莉.规范化程序护理模式在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7):324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