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及应急救护培训 履行医学生社会服务职能

2020-09-14白天真陈海宁杨蕊陶文雯李丽霞欧叶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5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医学生

白天真 陈海宁 杨蕊 陶文雯 李丽霞 欧叶涛

[摘 要] 为提高桂林市市民的应急救护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降低意外伤害程度和死亡率。桂林医学院和桂林市科技局联合开展急救科普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制定宣传和培训计划,以医学生为活动主体,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弘扬“弘德善医”的医学精神,为社会医疗事业贡献力量。本次活动总计科普宣传3000人次,救护培训2000人次,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和培训活动,锻炼了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职业使命感,巩固了自身的急救知识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市民急救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关键词] 社会服务;急救宣讲;急救培训;医学生

[基金项目] 2019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1910601093);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JGA233);2016年桂林医学院教改项目(2016JG13)

[作者简介] 白天真(2000—),女,广西玉林人,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欧叶涛(1972—),男,博士,桂林医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5-0217-02     [收稿日期] 2019-03-25

在我国,每年有约54万人突发心脏骤停,未能及时救治而死亡[1]。这与我国院外急救设施不完善、国民急救意识和知识技能欠缺、急救宣传和培训力度不足等因素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仅在1%左右,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不足4.5%,远远低于普及度较高的欧美国家。桂林市的急救现状亦不容乐观。因此在桂林市科技局和桂林医学院的支持帮助下,组织医学生成立了院前急救小组,开展应急救护宣传和培训活动。

一、活动宣传

为使更多人意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并主动地接受急救技能培训,院前急救小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先借助网络媒体解决宣传地域范围的局限性,再通过实地科普宣传讲座及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等方式弥补网络媒介的不足。具体措施如下。

(一)网络媒介宣传

院前急救小组创立了网络平台来推送急救文章和视频扩大宣传力度。培训期间发放印有平台二维码的宣传单并指导群众关注。同时我们对该平台的关注率及点击率进行追踪分析并定期推送科普文章,丰富网络平台的宣传内容使之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率。

(二)科普宣传讲座

到学校、社区开展科普知识宣讲活动,先以PPT讲解形式让群众了解当前我国院前急救现状,再以生活中的实例向大众宣传有关急救和安全健康的知识,让群众意识到只有掌握急救知识技能才能学会自救及他救,以此引起群众对急救知识的重视从而转变群众的观念。宣讲现场有小组成员录像和拍照,以便后续线上宣传。宣讲结束后了解群众的意见、态度及学习情况,并倡导他们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的人。

(三)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

院前急救小组制作了急救知识宣传手册和海报,手册涵盖了重要的急救技能方法和平台二维码,并附上形象生动的卡通流程简图便于浏览。最后于校道、公园及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和普及,从而扩大宣传力度。

本次宣传活动具有宣传力度大、范围广、内容浅显易懂的优点,大部分群众在活动过程中详细阅读宣传手册及海报并询问相关的急救知识技能。但也有部分群众对宣传内容不重视。另外对市民进行现场提问“是否支持更多急救培训活动的开展”,结果显示有86%的人支持,14%的人觉得无所谓。而觉得无所谓的主要是中老年人。这也是我们宣传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训活动

通过对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院前急救小组根据民众不同的教育背景制定了不同的培训计划,并确定了固定支教学校和社区培训基地。考虑到培训基地物资和场地及不同人群学习和接受能力的迥异,我们实施了如下方案:

(一)校园培训

我们选择以桂林市第八中学、临桂中学和第三小学的部分老师和学生作为培训对象,培训学生使用CPR、AED、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扎及一些常见创伤的处理。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我们选择培训包扎、烫伤处理及如何呼救等基础急救技能。活动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旨在起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培训总人数达2000人,课堂上先由讲解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后,随机抽查100名学生上台实践所学内容,其掌握率高达91%。

(二)社区培训

我们建有大律村、小山头村、飞虎公园三个培训基地,考虑到培训对象知识素养及教育背景的差异,我们选择培训CPR、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扎及一些常见创伤的处理。培训总人数为500人左右,随机抽查80人,其掌握率为65%,相对于校园培训来说人数较少,但培训范围更广。

本次培训活动具有培训人数多、效果显著、跨度大、群众参与度高等优点。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社区及机关单位群体,经过培训的人员对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程度都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学生群体。但物资的限制延缓了培训进程,降低了培训效率。此外,部分同学及市民参与度不高,急救素养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培训中需增加趣味来提高受训者的参与性。同时寻求社会各组织机构的赞助支持以解决物资的不足,逐步完善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急救技能培训中。

三、结语

从活动效果可以看出,我市市民因缺乏参加相关培训活动而没能接受良好的急救培训教育。而市民急救意识的缺失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还有很多人认为救助患者是医护人员的事,作为非医务人员与急救相关性不大,从而不注重急救知识的学习[2]。故我市有必要做出措施来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识,如开展健康科普活动让市民们了解生活中会遭遇的突发事件,从而加深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再者,桂林市各学校领导应积极邀请急救培训人到校培训,拓展更多渠道获取知识。然而开展培训活动,首先要有足够的培训人员,所以我校应先展开更全面的医学生急救技能培训活动,同时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鼓励学生通过正规考核拿取证书去培训更多的人。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急救知识能力的人才,降低伤害程度和死亡率。为实现这些活动的普及,首先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所以希望社会各组织机构赞助支持相关活动工作。为医疗领域服务是我们医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院前急救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医学生群体,只有医学生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推动院前急救体系的发展。我们将从本次活动中汲取经验,不断反思改进并制订长远计划。在未来我们将开展更多校内外急救宣传培训活动来普及群众的急救知识。

参考文献

[1]祝建波.急需补上急救这堂课[N].兵团日报(汉),2019-02-19.

[2]李华.医院非医务工作者院前急救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5(11):72-74.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医学生
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与机制的完善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