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关于二级团校建设的思考
2020-09-14姜飞赵小明蒋仁福
姜飞 赵小明 蒋仁福
[摘 要] 在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之下,学院聚焦二级团校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开展专题临时团支部建设、“探究式作业”等多项工作探索与实践,不断强化工作保障,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有效服务于基层团支部建设,实现二级团校“上接天线、中通实践、下连支部”,推进二级团校工作向深里走,向心里走,充分发挥铸魂、强体、固本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共青团改革;二级团校建设;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2019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十大育人体系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SDYJG19030);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高校学生工作课题“研究生党建工作标准与测评体系研究”(LX2018Z024);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举措激活导师队伍,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的研究与探索”(24201909137)
[作者简介] 姜 飞(1982—),男,山东文登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赵小明(1978—),男,山东菏泽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蒋仁福 (1989—),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5-0007-03 [收稿日期] 2019-12-25
一、高校二级团校工作的使命与意义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团校作为共青团和团员间的重要纽带,是广大青年坚定初心、增长知识、参与实践、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高校二级团校更是基层团员青年、团干部深入学习和领悟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团的知识,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团的各项工作中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级团校作为高校青年工作的最前沿阵地,正是探索机制改革,开展工作创新,有效凝聚和引领青年学生的一方沃土。
二、现阶段高校二级团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二级团校的政治性弱化,工作保障不到位
以我校为例,每年校院两级团校举办卓越班、骨干班和基础班三级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数量超过6000人次,办学体量大,工作标准高。其中二级团校主要应对基础班的培训工作任务,尽管学校规范了基础培训班的授课范围,也给予了部分经费支持,但二级团校依然存在受重视和关注程度不足的问题,其办学资源和工作人员有限,且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二级团校的自身建设存在缺陷,难以发挥对于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
同时,团校的教师资源不但在数量上存在缺口,在质量方面更是面对困境。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往往缺少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做专题教研,教学内容长期停滞不前,讲课时会出现老话多、缺新意的问题;而对于专兼职团干部而言,其理论功底和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课堂上容易出现空话多、讲不透的问题,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团员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二)二级团校的先进性不突出,课程体系存在不足
各二级团校的主要培训对象是低年级团员,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由于人数较多,因而培训工作量并不小。部分二级团校的出发点只是沿袭往年的内容和做法完成文件中的“规定動作”,其培训内容虽然分为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但选修课程的课时少,且课程之间缺乏联系,不成体系,缺乏亮点;且培训形式单一,主要知识获取方式以传统大教室的理论灌输式教学为主,不符合青年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同时,团校较少针对学生的需求开展调查和分析,难以兼顾学生个性化需求,对青年学员的吸引力不足。
(三)二级团校的群众性不强,指导学员开展基层实践的功力不够
团校培训仍然无法有效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学员在课堂上学到的大多是政治性理论和团的工作知识等理论内容,在实践环节中学到的内容往往与基层的日常工作内容脱节,学员在学以致用、服务基层方面仍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也是导致共青团工作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的一大原因。
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团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团校聚焦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强化工作保障、改革课程体系和服务基层团支部建设方面不断进行工作积累和创新探索,着力构建符合共青团改革要求、适应新时代青年特点的二级团校培养体系,推进二级团校实现“上接天线、中通实践、下连支部”,充分发挥其铸魂、强体、固本的关键作用。
(一)坚持团校姓党,做到“上接天线”,充分发挥二级团校对于学员的铸魂作用
一是扎实做好自身建设,筑牢团校姓党的“一片赤诚”。我院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制定修订团校建设的基础性文件,明确二级团校的目标定位、培养方案、人员配置和师资库等内容,让团校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提升团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坚持“党管青年”的原则做好工作保障,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团校校长,统筹教育资源,全面指导团校工作,全体团委委员参与教学设计和教育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严格学员管理,切实将二级团校建设成为在校青年团员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深入推进“一学一做”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二是全面强化团校师资力量,激活团校教师的“一池春水”。我院坚持构建结构稳定、专兼结合的团校教师队伍,除了选聘党政领导干部、校内外先进青年典型人物作为“可流动”的兼职教师,更为着重培养专兼职团干部,尤其是团委委员成长为固定课程的专任教师,稳定地支撑起整个二级团校的教学工作。二级团校要认真开展选题研讨、集体备课、课前试讲和教学效果评估环节,抓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不断提升团校教师的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引导团校教师开展深入研究,当好发挥光合作用的“绿叶”,把当前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阳光”转化为团校学员能够理解和吸收的养分,使二级团校能够真正做到“上接天线”,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导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还要创新培训和工作研讨形式,推进团校教师能够贴近青年、吸引青年,以我院为例,学院团委以学生骨干为依托成立了“关心上一代工作委员会”,面向青年学生深入开展学习与生活状况的调研,定期给学院党政领导和青年教师“上课”,协助团课教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了解青年话语体系,让团校教师能够把严肃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表述,把有意义的知识讲得更有意思,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系统迅速进教材、深入生动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
(二)坚持学做结合,做到“中通实践”,充分发挥二级团校对于共青团工作的强体作用
我院坚持贴近青年,依托“关心上一代工作委员会”开展调研,把握团员青年的需求,推进二级团校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增强培训的先进性,努力把团校建设成为学员乐于参与、收获成长的平台。
一是要弘扬主旋律,唱响青年工作“好声音”。团校必修环节中的理论课程始终坚持突出青年工作的特色,其内容应与第一课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有所区别,重点阐释习近平同志关于青年工作尤其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思想与相关论述,讲述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的历史与沿革,解析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新规律与新办法,引导青年学员认清历史使命,明确责任担当。同时,改进传统课堂“大水漫灌”的教学形式,将团课打造成青年人喜爱的课堂,从方式上,可以开展专题研讨式、案例剖析式、模拟现实式、现场体验式、课题研究式的教学方式;从方法上,可以探索运用访谈教学、论坛教学、行动学习、翻转课堂、警示教育等方法[1],让所学知识更易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要立足主阵地,探索深度学习“新矩阵”。我院二级团校精心谋划,使选修环节实现“兴趣导向,体系完备,学做结合,出路畅通”。在基础班培训期间分设本研一体、创新创业、体育、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新闻宣传和团学干部等七个专题的临时团支部,化整为零,推进小班模式的深度学习,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自由选择专题参与各临时团支部的选修课程,有效激发学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各临时支部安排一位分管该项工作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团委委员作为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各临时团支部完成选修环节,有效保证培训质量。每个临时团支部的选修课程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以宣传方向为例,选修内容包括新闻采写、摄影技巧、推文撰写等内容的精讲与训练、优秀宣传人物的经验分享與交流、参与团属新媒体选题会等多项内容。学员不只是在课堂上听取知识,还能够随各临时团支部深度参与校园歌手大赛、团支部风采大赛、师生篮球联赛等多项校级院级特色活动和相关社团工作环节,真正做到“中通实践”,努力帮助学员系好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第一粒扣子。同时畅通学员在团校培训结束后的出路,推荐表现优秀和兴趣浓厚的学员进入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好“茎”的输导和支撑作用,有效解决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人荒”问题,推进共青团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坚持“众创、众筹、众评”,做到“下连支部”,发挥二级团校对于基层工作的固本作用
一是要改进二级团校的结业评定方法,激发基层工作中的“新”。我院着重提升实践环节表现和“探究式作业”在结业评定中的占比,鼓励学员用课堂上所学理论和知识创新性的参与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进而提升学员服务基层工作的能力。以文化建设和宣传方向的“探究式作业”为例,团校鼓励学员结合所学、所感和所为制作符合青年的认知特点、逻辑方式和话语体系的文化宣传作品,团校学员根据网络神曲改编的《辅导员disco》和《辅导员小姐姐》等多个作品,因为贴近学员学习生活而深受喜爱,还被搬上了学院团支部风采大赛的舞台,进而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更为广泛的良好反响。
二是要直接挂钩基层团支部,保证团校工作的“深”。我院推进团校做到“下连支部”,充分发挥好根的固定和吸取养分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团学干部的专题实践环节和“探究式作业”等多种手段,将基层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与团校的培训工作进行深度结合,加强对团支部工作和团干部的直接指导,重点发动广大学员参与到团支部工作和活动方案的筹划、运行中去,提升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积极搜集和吸纳基层团支部的鲜活案例和有效做法,形成《团支部优秀工作案例集》作为团校教学内容的支撑与“注解”,让团校提供的营养更容易被学员们消化吸收,把团校的根深深植入基层工作的土壤中。
三是要主动倾听基层的呼声,推动后续工作的“改”。坚持做好团校学员的跟踪调查,注重收集基层团员青年、团干部对于团校培训师资、内容、形式和实效性的评价与建议,建立并及时更新讲师库、优秀学员库和工作案例库,对团校的各基础环节不断进行改进,努力使二级团校的设计更符合青年的特点与需求,服务基层工作的效果更加显著。
我院二级团校始终坚定政治方向,不断优化基层团校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工作保障,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积极开展符合青年特点和需求的组织创新与工作创新探索,深化以青年学生为中心的改革,在推进团校学员学深、悟透、做实方面取得了有益的收获,也形成了部分具备一定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后续仍要坚持探索思想引领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服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将共青团工作的种子深深植入青年学生的心田且愈发“叶茂、茎壮、根深”!
参考文献
[1]王金龙.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从《习近平党校十九讲》学悟团校建设[J].青少年学刊,2019(6):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