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党校学员管理制度化建设的思考
2020-09-14熊勇钧
熊勇钧
关键词:学员;管理制度;思考
一、基层党校学员管理制度化水平调查概况
对基层党校学员管理制度化水平的总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对基层党校学员管理制度化水平的评价:很高17% 、高50%、一般33%;对基层党校教师管理水平的评价:很满意21%、满意52%、一般27%;对基层党校学员培训档案管理:很规范68%、不规范30%、不了解2%。
对区县组织(人事)部门党校学员管理制度化水平的总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对区县组织(人事)部门在培训管理制度化水平的评价:很高15% 、高30%、一般55% ;对区县组织(人事)部门学员考核管理的评价:很严格13% 、严格31% 、一般43% 、不严格13% ;对区县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培训档案管理评价:很规范50% 、不规范40% 、不了解10%
对学员单位在党校学员管理制度化水平的总体评价。认为自己所属单位对党校培训工作重视不够高达93%,学员单位在党校学习培训方面的制度较少,有的学员单位基本没有。
二、基层党校学员管理制度化制约因素分析
1.思想认识有差距
学员和学员单位重视不够。部分单位派学员党校学习只为完成组织部调训任务。因学员认为党校学习不影响自己升迁,学习主动不够,被动来凑。调查中,58%的学员是为完成培训任务而学,25%的学员认为是为扩大交往而学,只有17%的学员是为更新知识主动学。
党校自身管理不到位。有些党校班主任和教师对干部和学员持有理解的态度,接受其工学矛盾的理由,放松对其管理,宽容其“我负责招商,现在必须要离开,所以下节课就不得不耽搁了”。
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监督不力。据调查,多数区县组织人事部门领导只参加党校开班式或结业式,选派干部跟班督学流于形式。而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监督党校学员学风建设情况更少。
2.制度体系不完备
基层党校学员管理制度不完备。从学员管理方式看:目前基层党校培训管理方式呈多样化。有3%的基层党校主体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有43%的基层党校主体班吃住在校全脱产,有54%的基层党校主体班吃住都不在校;从学员管理制度看,基层党校学员管理廉政制度、反馈制度、承诺制度、公示制度还处于薄弱环节,考试考核制度、班主任跟班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等也不够完善。
区(县)组织人事纪检部门学员管理制度不完备。从区(县)组织部门建立制度看:建立调训制度的占85%;参训谈话与承诺制度的占22%;请销假制度的占90%;学习情况反馈制度的占65%;训用结合制度的25%;巡察制度的占30%。从区县组织人事部门调训方式看,点名调训制度、参训谈话与承诺制度、情况反馈制度、训用结合制度、巡查(视)制度、纪检部门监督制度亟待加强。
送培单位学员培训制度不完备。据调查,目前学员所在单位建立了学员参训谈话与承诺制度占13%,调训制度占50%,全脱产制度占42%,请销假制度占65%。可见,全脱产制度、参训谈话与承诺制度亟待加强。
3.制度执行不到位
基层党校落实学员管理制度不到位。调查发现,基层党校关于培训学员管理方面制度制定得多,但多数都落实不到位。如学员出勤、考试、考核、调研文章等问题,多数基层党校没做到敢于逗硬。
学员单位落实学员管理制度不到位。如组织部门调训制度明确规定,单位要选派近三年没参加党校培训的学员到党校培训,但送培单位领导在派人时选派标准是单位“无事人”或需照顾的“关系户”,导致“培训专业户”时常发生。又如,组织(人事)部门在调训文件中明确规定学员是全脱产学习,但实际情况是工学矛盾现象突出。
三、对策探讨
1.强化制度管理意识
增强制度意识。人与制度密不可分,必须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学员和班主任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增强学员和班主任对制度的敬畏心。
增强服务意识。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即在服务中管理,“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即在管理中服务。既要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去感染学员、影响学员,同时又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管理,敢于批评教育那些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2.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
组织(人事)部门要完善相关制度。建议区县组织部门在调训监管学员方面,建立完善《学员调训制度》《学员参训谈话与承诺制度》《学员请销假制度》和《学员干部培训档案制度》等。在考试考核学员方面,建立完善《学员学习情况反馈制度》《巡查(视)制度》和《学员违反课堂纪律行为问责规定》等。建立完善《学员训用结合制度》,建议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的学员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给予权重加分,对表现不及格,没拿到结业证者不列入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名单,明确提出“不培训,不提拔”“不合格、不任用”。
基层党校要完善相關制度。在管理学员方面,建议基层党校建立完善《学员参训谈话与承诺制度》,入校时学员签定《遵守培训纪律,树立良好形象承诺书》;建立完善《“双考勤”制度》,即既让任课教师考核学员的课堂学习表现,又让学员考评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建立完善《学员党支部和班委会协管制度》,学员党支部和班委会与班主任协同管理班级事务,实现学员自我管理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学员管理百分制考核规定》,对培训学员从“踏进校门”到“结业离校”整个参训期间从入学报到、日常考勤及出勤抽查、课堂表现、作业材料、考试成绩等方面实行全过程管理,对每位学员进行百分制量化管理,细化到上课质量、小声讲话、出教室次数、学习质量等量化为具体分值,最终综合得分结果用于评定学习效果,改变过去“人情分”过高、可信度过低的局面;建立完善《学员公示制度》《学员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学员党性党风教育制度》《主体班评选优秀学员的暂行办法》等。在管理班主任方面,选派政治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签定《班主任工作责任书》,健全《班主任跟班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等,把班主任工作完成情况纳入教师评优、评职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学员单位要完善相关制度。学员所在单位要建立完善《学员谈话和承诺制度》,学员入学前,派送单位负责人要给学员谈话提要求;建立完善《学员全脱产制度》,学员培训中,所在单位要少一些工作干扰,为学员营造学习氛围;建立完善《学员学习汇报制度》,派送单位要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听取学员培训情况汇报;建立完善《学习培训考核制度》,把学员学习培训情况纳入学员年度目标考核。
纪检监察部门要完善相关制度。建议区县纪检监察部门、基层党校纪检组建立完善《巡查(视)制度》《学员违反课堂纪律行为问责规定》等,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为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打下良好基础。
3.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把好“入口”。第一,组织(人事)部门把好人员的“调训关”,对于同一层级的领导干部,按照五年轮训一次的原则,避免短期内重复调训。同时在下达主体班干部调训通知时,明确要求参训干部做到“两个脱钩”,即与原来的工作脱钩,做到脱产学习,专职学习。与原来的职务暂时脱钩,不允许有特殊身份的学员入学。第二,基层党校把好班主任“选拔关”和“入学教育关”。要选政治素质好、管理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教师担任管理员。还要把重复调训人员坚决踢出,督促学员100%签订《遵守培训纪律,树立良好形象承诺书》。第三,参训学员单位把好“参训谈话关”,党校督促参训学员单位落实参训谈话制度。
把好“监管”。做好“三个合力”是学员管理工作的中心,建议两个月以上主体班次,组织部、党校纪检组要选派干部跟班督学,加强监督管理,纪检部门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随时了解掌握学员的表现和思想动态,与党校一道做好学员教育、管理工作。
把好“出口”。基层党校要坚持考核公开制,重点落实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对考核节点进行实时反馈。要把每日考核情况反馈给学员本人和组织部门,把学习表现差的学员反馈给相关单位,并要求单位领导给予诫勉谈话,把好“考试考核关”。区县组织(人事)部门重点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把好“考核结果运用”关。
参考文献
[1]陈铎.加强基层党校学员管理的路径研究[J].世纪桥,2019(10):85-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