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与禁省
——汉代皇帝宫内居住区域考辨
2020-09-14宋杰
宋 杰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两汉史籍经常提到宫中的“黄门”,这个词语的含义相当繁复。“黄门”可以表示皇帝“燕居”之地的禁门或禁内,或是设于禁门附近的官署以及在天子身边的近侍官员与宦者。总之,“黄门”与皇帝平时起居的特定区域和政治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学术界对这项问题的关注尚显不足,数量有限的论文又集中在宫廷音乐方面(1)参见陈维昭:《汉代“黄门”考》,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宋杰:《东汉的黄门北寺狱》,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中有《黄门郎》和《宫省制度》两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73页;孙尚勇:《黄门鼓吹考》,载《黄钟》2002年第4期;许继起:《汉代黄门乐署考》,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杨唯伟:《两汉黄门乐新考》,载《乐府学》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张建华、王福利:《黄门鼓吹说》,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史凯敏:《汉代黄门鼓吹署建立时间与职能考——古代鼓吹乐管理与传播系列研究(一)》,载《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陶成涛:《作为仪仗乐队性质的黄门鼓吹》,载《黄钟》2014年第3期。。因此,笔者对于“黄门”的多种概念、它们与“禁省”的关系以及在汉代宫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综合考辨,企盼方家指正。
一、“黄门”与“禁中”“省中”
“黄门”一词,最初是表示宫廷中的禁门,因涂以黄色而得名。《通典》卷21《职官三》所言汉代:“凡禁门黄闼,故号黄门。”此门由宦官“中黄门”把守,门内是皇帝日常起居之处,称为“禁中”,在里边侍奉天子的郎官亦冠以“黄门侍郎”等名号。“禁中”戒备森严,臣下不得擅自进入。例如秦朝,“二世常居禁中,与(赵)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裴骃《集解》引蔡邕曰:“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1]271汉代的“禁中”又称为“省中”,《汉官旧仪》卷上云:“(黄门)冗从吏仆射,出则骑从夹乘舆,车居则宿卫,直守省中门户。”[2]31-32西汉东方朔曾为武帝祝寿,“上乃起,入省中”[3]2852。可见当时天子居住的“禁中”就已称作“省中”了。颜师古解释“省中”,认为是与禁门施行严格的盘查制度有关。“省,察也,言入此中皆当察视,不可妄也。”[3]218其说可从。后来,“禁中”与“省中”被合称为“禁省”,如东汉桓荣、桓郁,“父子给事禁省,更历四世”[4]1256。桓帝时梁冀擅权,“宫卫近侍,并所亲树,禁省起居,纤微必知”[4]1183。它成为天子平时起居之处的代称。
笔者按:古代宫中往往是大小宫城相套,或分成前后几处殿区院落,各有墙壁和门户相隔,进出人员都要实行检查核验,而皇帝居住的“禁中”是位于皇宫深处的核心区域,不同于其他殿廷。杜佑说周代天子诸侯与臣下议事有四朝,各在其宫室的不同位置,由内及外分别为内朝(燕朝)、中朝(治朝)、外朝、询事之朝。因为询朝是在“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2)《周礼·秋官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3页。等特殊场合才设,所以典籍多未列入。“恒言三朝者,以询事之朝非常朝,故不言之。”[5]2039其中位于王宫内部的“燕朝”即“内朝”,相当于秦汉皇帝所居的“禁中”。杨伯峻曰:“燕朝一曰内朝,如议论政事,君有命,臣有进言皆于内朝。”[6]263
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来看,周代宫室的建筑平面多为纵长的长方形,采取前朝后寝或前堂后室多进式院落的基本格局[7]41,51,以外朝、中朝、内朝三个区域彼此衔接。而两汉长乐宫、未央宫及东汉洛阳的南宫与北宫,各自的平面皆为正方形或近似方形,明显地压缩了外朝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周代宫室的传统影响,但是仍然在宫中划分为若干区域,内外有别。例如,“(秦)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1]2558。其所言会见大臣之“朝廷”,即相当于周代的“治朝”,而休憩闲居的“禁中”即为“燕朝”或“内朝”。西汉诸侯王进京朝见天子,有“法见”与“小见”两种礼仪。“小见者,燕见于禁门内,饮于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1]2090这也说明禁门之内的“省中”相当于古时的“燕朝”,即“燕居”之朝廷。秦汉皇帝与大臣公务之余在内廷闲居称作“燕居”,所谓“燕见”,就是皇帝不上朝时在深宫的“禁省”之内接见。例如武帝时,“丞相(公孙)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1]3107。汉宣帝时,“会魏(相)大夫为丞相,数燕见言事。平恩侯与侍中金安上等径出入省中”[3]2951。
王莽居摄称“假皇帝”以后,群臣奏请其礼遇比照天子。“安汉公庐为摄省,府为摄殿,第为摄宫。”[3]4086胡三省曰:“庐,殿中止宿之舍。府,治事之所。第,所居也。”[8]1160陈苏镇认为:“此事透露出西汉皇宫中有被称为‘宫’‘殿’‘省’的三个区域。‘宫’和‘省’含义明确,前者指整个皇宫,后者指宫中皇帝的生活区。‘殿’则比较模糊,有时指称作‘某某殿’的单体建筑,有时指皇宫中的一个区域。”[9]37他还指出,西汉未央宫中有宫、殿、省三个区域。“殿中”区域以前殿、宣室殿、承明殿等建筑为中心,有殿墙环绕,由“殿门”出入。温室殿则是皇帝寝殿,位于承明殿北,在“禁门”内,称“省中”[9]37。笔者补充:陈氏的考证及将宫中划分为三类区域之观点可以信从,但是他关于承明殿在未央宫内位置等观点似可商榷。首先,根据文献记载,学术界通常认为承明殿位于前殿(包括温室殿)的西北,在石渠阁附近,并非在温室殿南。如《三辅故事》曰:“石渠阁,在未央宫殿北,藏秘书之所。”[10]339陈直按:“《汉书·严助传》张晏注云:“承明庐在石渠阁外。”[11]34又云:“《雍录》又谓承明殿与石渠相距不远。现今遗址在西安市未央乡小刘寨天禄阁西南。”[11]69何清谷云:“今未央宫前殿西北有一土丘应是石渠阁遗址。据刘庆柱调查,此遗址今存夯土台基南北长六十五米,东西宽六十七米,顶台高约八米。”[10]339-340还可以参见史念海编绘的《西汉未央宫图》[12]。其次,从未央宫外到达皇帝的居处,并非仅经过宫门、殿门、省(禁)门三道关卡,而是有五六座门户相隔。《汉名臣奏》载丞相薛宣曰:“汉兴以来,深考古义,惟万变之备,于是制宫室出入之仪,正轻重之冠。故司马、殿、省门闼至五六重,周卫击刀斗。近臣侍侧尚不得着钩带入房。”[13]1629司马门即未央宫门,见贾谊《新书》:“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14]47巨鹿之战以后,章邯派司马欣到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3]1805。《史记集解》曰:“凡言司马门者,宫垣之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主武事。总言之,外门为司马门也。”[1]308-309薛宣的奏章反映出未央宫的宫、殿、省门有五六道之多。也就是说,自“禁中”所在的温室殿出宫要穿过几座殿院的门户。例如,霍光废黜刘贺时,即将其召出“省中”温室殿,进入上官太后所居的承明殿,在那里宣读了他的罪状,并在太后下诏废黜帝位之后,霍光解脱刘贺的天子玺绶,“扶王下殿,出金马门”[3]2946,然后令其乘车出宫,才得以到达宫外的昌邑王邸居住。皇帝出行在外地的临时住所亦可称为宫、省,本文仅对京城宫内的禁省进行探讨,至于天子外出的临时住所则不在研究范围内。
二、“黄门”的别称与形制
如前所述,汉代的“黄门”就是宫内的禁门,即“禁中”之门户,涂以黄色。史籍记载它在当时还有另外几种名称,列举如下。
由于汉代“禁中”也称作“省中”,故禁门别名曰“省门”。例如,马严任五官中郎将,“诸上便宜封表,遣子以往,都使诣省门,(章)帝自劳以手书”[15]443。桓帝时杨秉拜侍御史,“执法省门,多所弹纠,名由此显”[16]90。胡三省曰:“省门,即禁门也。《前(汉)书》谓禁中为省中。”[8]1637笔者按:文献记述的“省门”通常在东汉时期,西汉则称为“省户”。如鲍宣上奏曰:“高门去省户数十步,求见出入,二年未省。”注引晋灼曰:“高门,殿名也。”颜师古曰:“在未央宫中。”[3]3093其含义与“省门”相同。
汉代宫中的“黄门”或称为“黄闼”。李贤引董巴《舆服志》曰:“禁门曰黄闼,中人主之。故曰黄门。”[4]3594“闼”的本义为宫内的小门,“黄门”因此又称作“禁闼”。如武帝时汲黯上奏:“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也。”[1]3110霍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颜师古注:“宫中小门谓之闼。”[3]2931禁闼又称为“省闼”。如成帝时谷永上奏曰:“虽执干戈守边垂,思慕之心常存于省闼。”[3]3466章帝时虎贲中郎将窦宪,“典司禁兵,出入省闼”[4]1400。汉代皇宫中殿室甚众,开辟的小门“闼”也很多。《西京杂记》载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门闼凡九十五。”[17]1西汉宫内之“闼”,典籍中可考者有“敬法闼”[3]4190-4191,有“宣德后闼”[4]500。东汉皇宫则有仁寿闼,还有承善闼与尚书闼[4]859,310,2252。汉代皇帝在宫中居住的建筑为“殿”,如未央宫的温室殿、洛阳南宫的嘉德殿等,即所谓“前殿后寝”式的一座相对独立的院落,四周有殿墙隔绝,只能通过门闼通行。需要注意的是,殿院的“闼”并非一座,如前述王闳带剑所至的“宣德后闼”,那么宣德殿还应有前闼。殿院的两侧或也建有门闼。例如汉末何太后与少帝居南宫嘉德殿,张让听说何进想要诛戮宦官,于是策划将他诱骗到禁省杀害。“乃率常侍段珪、毕岚等数十人,持兵窃自侧闼入,伏省中。及(何)进出,因诈以太后诏召进。入坐省闼……”[4]2251这里所说的“侧闼”是嘉德殿的旁门,“省闼”则是该殿的正门。
禁省的“黄门”又称作“闺闼”,见司马相如《上林赋》:“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颜师古注:“闺闼,宫中小门也。”[3]2557-2558“闺”与“闼”之字义相通。《尔雅》曰:“小闺谓之闼。”[4]2510“黄门”的形制可以根据“闺”的字义考证出来,据《说文解字·门部》曰:“闺,特立之户。上圆下方,有似圭。”[18]587说明“闺”字的来源,就是“圭”形的小门,其高度仅容成人平身而过。如《淮南子》卷13《汜论训》曰:“食充虚,衣御寒,则足以养七尺之形矣。”随后又言:“夫醉者俯入城门,以为七尺之闺也。”[19]231“闺”之门户虽小,亦分为左右两扇。见《墨子·备城门》:“为闺门两扇,令各可以自闭。”[20]480汉代宫禁的黄门亦是如此,霍光发动政变废黜刘贺时,即暗地指使两名门卫关闭禁闼,不让其亲信入省。 “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3]2939
“黄门”又称为“闺阁”,司马迁受腐刑后任中书令,活动于宫禁之内;故在《报任少卿书》中自称:“身直为闺阁之臣。”[3]2736“闺阁(阁)”也可以代表官府中的内门,如汲黯任东海太守,“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1]3105。在东汉,“黄门”又称作“省阁”,如汉章帝时冯豹拜尚书郎,“每奏事未报,常俯伏省阁,或从昏至明”[4]1004。汉桓帝发动政变清除梁冀势力时,“使尚书令尹勋持节勒丞郎以下皆操兵守省阁,敛诸符节送省中”[4]1186。
三、“黄门”出现的时间
如前所述,“黄门”与宫禁(省)制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它是何时诞生的呢?学术界的传统意见是“黄门”名称产生于秦代。宫禁制度在中国古代出现得较早,杨鸿年认为其孕育于先秦,并列举范雎见秦王入永巷被宦官逐出之事例(3)“按掖庭即后宫,亦即所谓省中。读引文可见,掖庭之前身永巷先秦已有,所以说宫省制度先秦已在孕育发展,并非创自汉世。”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记载:“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夫。皆秦制。”又云:“少府,秦官。”其属官有黄门令丞。这意味着秦朝宫内的禁门已经叫作“黄门”,所以有了以“黄门”为名的近侍官员。这一记述得到了后代史家的沿用,例如《宋书》卷40《百官志下》条云:“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郊庙临轩,则一人执麾。《汉百官表》:秦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汉因之。”[21]1243《通典》卷21《职官三》亦曰:“秦官有黄门侍郎,汉因之,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无员。”又云:“初,秦汉别有给事黄门之职,后汉并为一官。”[5]549现代学者仍然继承上述观点,认为“黄门”最初是秦代对禁门的称呼[22]。但是笔者觉得这个问题尚有明显的疑问,现考辨如下。
首先,记载秦代与西汉前期事迹的《史记》并未提到当时宫中有名为“黄门”的禁门或官员,同时的《新语》《新书》等史籍也没有涉及,而出土的大量秦简与官印封泥也未见到“黄门”一词(4)参见陈伟主编:《秦简牍合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傅嘉仪编著:《秦封泥汇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类似的疑惑与矛盾在《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的其他官名中也可以见到,安作璋、熊铁基指出:“是否秦已有给事中,很难断定,《晋书》《通典》等都说是秦官或秦制,其根据也许就是《汉书·百官公卿表》叙述加官之后的那一句‘皆秦制’。具体事例似无可考查。”[23]303据《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高帝时担任过“中涓”一官的有曹参、靳歙、王吸、吕殴、周勃、灌婴等人,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春秋传》曰涓人畴,《汉仪注》:天子有中涓如黄门,皆中官者。”[1]881说明“中官”即国君的近侍官员在周代称“涓人”,汉初为“中涓”,而称“黄门”是以后的事。
其次,史书中提到“黄门”(或指禁门、禁中,或指官职名称)的具体事例,时间最早的都在汉武帝的中年至晚年。例如吾丘寿王,“迁侍中中郎,坐法免。上书谢罪,愿养马黄门”。颜师古注:“请于黄门供养马之事。”[3]2794此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应在元朔五年(前124)吾丘寿王复任侍中并驳论丞相公孙弘“禁民毋得挟弓弩”事之前[8]614-615。金日磾“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3]2959,其事在元狩二年(前121)。苏武弟贤,“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3]2464。此事在元鼎四年(前113)。江充举劾贵戚近臣奢僭,“即移书光禄勋、中黄门,逮名近臣侍中诸当诣北军者”[3]2177。这事在太始三年(前94)。巫蛊之祸爆发时,“上使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助(江)充”[3]2742。由此,并没有看到比这些史料时间更早的明确记述。
再次,汉代禁门涂抹黄色是表示其地位尊贵的象征。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崇尚的是黑色,并非黄色。汉高祖起兵之后,“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因以十月为年首,而色上赤”[1]1378,即改以红色为贵。汉文帝登极后,贾谊曾上书请以黄色为尊。但是“文帝谦让未皇也”。颜师古注:“皇,暇也。自以为不当改制。”[3]2222文帝并未予以同意。至文帝十四年(前166),鲁人公孙臣再次上书请求改制:“始秦得水德,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服色上黄。”[1]1381又被丞相张苍否决。汉武帝即位后也曾想修正历法和服色,结果遭到窦太后反对而挫败,其事可见《史记》卷28《封禅书》。直到窦太后去世以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才进行改定,完成了这项重要的制度变更。“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3]199如前所述,史籍中提及“黄门”的具体事例最早是在武帝中晚年,这和他在当时对历法与服色的修订应该是有密切联系的。
综合以上史实进行推论,汉朝的宫禁制度虽然是继承秦代,但是对服色的崇尚却有明显差异。秦朝与西汉前期分别尊崇黑色和红色,所以皇帝居住的禁省门户很可能涂抹的不是黄色,因而文献记载里也看不到名为“黄门”的各种官职。窦太后去世之后,汉武帝逐步消除了外戚的影响,完全控制了政局,故而能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开始崇尚黄色,继而设立“黄门”。历史记载反映,在太初元年(前104)宣布修正历法服色之前,汉武帝已经开始改变旧制、推崇黄色了。例如元鼎元年(前116)他在祭祀太一的仪式中就身穿黄衣。“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太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太一如雍郊礼……而衣上黄。”[1]1395前引史籍记载“黄门”一语最早出现在武帝元朔、元鼎年间,笔者推断可能在当时宫内的禁门已涂为黄色,随即有关的官职也加上了“黄门”的名称,而并非等到太初元年(前104)正式宣布改订历法服色之后才加以实施。因此,《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言秦代已有名为“黄门”的官职一事未必可靠,或许只是根据“汉承秦制”的传统说法所作的推论,并未进行深究,故其与相关的历史记载发生抵触而不相吻合。
四、西汉未央宫的“禁省”与“黄门”
两汉的皇宫规模宏大,是京城长安和洛阳建筑布局中的主体部分。考古发掘所显示的未央宫,“东墙和西墙各为2150米,南墙和北墙各为2250米,周围全长8800米,合汉代二十一里”[24]6。东汉洛阳南宫的遗迹,“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1000米”[24]20-21;学界初步判断,北宫的范围可能还要大于南宫[24]20-21。那么,汉朝皇帝居住的“禁中”“省中”以及进出的“黄门”是在宫中的什么区域或包括哪几座殿室?史书上对此记载很少,需要进行考察研究。有些学者认为皇后与嫔妃日常居住的殿舍也属于“禁省”(5)《西汉未央宫》:“皇宫周垣之内,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皇帝及皇后嫔妃皇子等居住之宫馆,称为禁中,或称省中。另一部分为皇帝坐朝群臣之宫殿及部分宫官之官署,此部分不属于禁中。”徐卫民:《西汉未央宫》,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这是值得商榷的。从西汉长安皇宫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未央宫总体规划仍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其前部安排朝廷前殿,为一群组,既包括前朝的大殿,又包括其后部的皇帝寝宫。在前殿之后(北)350米处发现另一组台榭建筑群的遗址。学术界认为应该是后宫区域,“它包括皇后所居的椒房殿和14位被称作‘昭仪’、‘婕妤’的嫔妃们居住的14处寝宫——掖庭”[25]232。后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和皇帝的寝宫之间有“永巷”(很长的巷道)相连。据《汉官旧仪》记载的宫廷制度,皇帝召幸妃妾时,命令永巷(后称掖庭)官吏把入选者送进自己的寝殿,即禁中、省中,表明嫔妃生活的掖庭并不在禁省之内。“掖庭令昼漏未尽八刻,庐监以茵次上婕妤以下至后庭,访白录所录,所推当御见。刻尽,去簪珥,蒙被入禁中,五刻罢,即留。”[2]45皇后也是定期到皇帝的寝殿过夜,次日天明返回自己的椒房。“皇后五日一上食,食赐上左右酒肉,留宿,明日平旦归中宫。”[2]45
汉魏时代皇帝处理政务之前殿、正殿寝室亦称“路寝”。如《白虎通义》曰:“路寝本所以行政处,非妇人之居也。”[26]480魏文帝《校猎赋》曰:“登路寝而听政,总群司之纪纲……”[27]587山谦之《丹阳记》曰:“太极殿,周制路寝也。秦、汉曰前殿,今称太极曰前殿,洛宫之号始自魏。”[13]854汉代称帝王的偏殿“小寝”“燕寝”作“便殿”“便室”“便坐”。颜师古曰:“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处,所以就便安也。园者,于陵上作之,既有正寝以象平生正殿,又立便殿为休息闲宴之处耳。”[3]159又云: “便殿者,寝侧之别殿耳。”[3]3115-3116“便殿”或称为“便坐”,即殿上之前堂,便殿的后寝则又称“便室”[4]504-505,据文献记载,两汉皇帝在正宫(长安未央宫、洛阳南北宫)之内的寝殿各有多座,所居之处即为禁省。下文予以详考。
西汉自惠帝时起,历代天子多居未央宫,有时或到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及云阳的甘泉宫住宿。关于未央宫中的禁省,史书明确记载的只有温室殿,皇帝莅临过其他殿室是否属于禁中则语焉不详。例如霍光谋废刘贺帝位时,曾经安排上官太后从长乐宫驾幸未央宫的承明殿,以召见为名,将居住在温室殿的刘贺身边亲信侍从调出防卫严密的禁中,然后将他们逮捕。“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3]2938-2939汉成帝时孔光任御史大夫,出入禁省谨言慎行。“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孔)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3]3354这也反映了皇帝居住的温室殿属于“省中”。“温室”本义为温暖的房屋,适宜于冬季居住。据《三辅黄图》卷2记载,汉高帝与吕后居住的长乐宫内也有温室殿(6)《三辅黄图校释》卷2《汉宫》:“长乐宫有鸿台,有临华殿,有温室殿。有长定、长秋、永寿、永宁四殿。高帝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孝惠至平帝,皆居未央宫。”参见何清谷撰:《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0页。,而同书卷3《未央宫》曰:“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10]154但据翼奉所言,未央宫的温室殿在文帝时就已存在了(7)参见《汉书》卷75《翼奉传》:“窃闻汉德隆盛,在于孝文皇帝躬行节俭,外省繇役。其时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诸离宫馆也。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凰、白虎、玉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耳。”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75页。。天寒时,皇帝或将公卿朝议和接见臣民挪到温室举行(8)参见《汉书》卷75《京房传》载元帝时:“(京)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乡之。”颜师古注:“温室,殿名也。”第3161页。。
酷暑时节,天子则移居未央宫中的清凉殿。《三辅黄图》曰:“清凉殿,夏居之则清凉也,亦曰延清室。《汉书》曰‘清室则中夏含霜’,即此也。董偃常卧延清之室。”[10]156又说它和宣室殿、温室殿同在未央宫前殿之后部,“宣室、温室、清凉,皆在未央宫殿北”[10]152。据考古发掘报告,编号为“未央宫第1号建筑遗址”的前殿建筑群台基遗址基本位于未央宫的中部,距东、西、南、北宫墙分别为990、1060、860、890米[28]15。“设计者的这种安排与古代天子重视‘择中’观念是一致的。在前殿基址之上,有南北排列的三座大型宫殿,每座宫殿南面均有一个庭院。”[29]59前殿建筑群的南、中、北三座宫殿面积分别为3476、8280、4230平方米,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依据,它们各自的具体功能与殿名尚难最终确定。考古报告推测面积最大的中部宫殿为“宣室殿”故址,即皇帝召见贤良、臣下议论治国策略,商讨军政要务并举行盛大家宴所在地[28]266。南部的宫殿可能是皇帝举行登基、婚丧仪式、节日庆贺、诸侯与百官朝谒等重大典礼的场所[25]234[29]66,即史籍中所言狭义的“前殿”或未央殿,但亦有不同意见(9)陈苏镇在《未央宫四殿考》中认为中部宫殿应为举行重大典礼活动的“前殿”,宣室殿应是前殿建筑群中的北部宫殿。参见《历史研究》2016年第5期,第168页。。关于北部宫殿的属性与名称,目前学术界的分歧也比较大(10)推测北部宫殿是宣室殿的观点,见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陈苏镇《未央宫四殿考》,载《历史研究》2016年第5期,第171页。认为北部宫殿及其附属建筑可能是皇帝的寝殿者,见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笔者赞同刘庆柱、李毓芳的观点,即北部宫殿和附属建筑可能为皇帝之“后寝”[29]66(笔者按:即温室殿所在)。而北部宫殿往后330米,编号为“未央宫第2号建筑遗址”的宫室建筑遗迹,按照考古报告的推测,应是皇后居住的“椒房殿”基址(11)陈苏镇认为:“‘北部宫殿’应是宣室殿,而西汉皇帝居于温室殿。由此推测,温室殿才应是距第1号遗址最近、规模最大的建筑。因此,‘第2号建筑遗址’应是温室殿,椒房殿和掖庭尚在其后。”陈苏镇:《未央宫四殿考》,载《历史研究》2016年第5期,第171页。笔者按:陈氏之说可备参考,但论据似欠充分,故暂且遵从考古发掘报告的有关意见。。
元帝时建玉堂殿及其官署,亦处于“禁中”,在未央前殿的西邻。《三辅黄图》卷3《未央宫》:“宣室、温室、清凉,皆在未央宫殿北。宣明、广明,皆在未央殿东。昆德、玉堂,皆在未央殿西。”[10]152陈维昭曾列举史料论证:“《汉官仪》说:‘侍中有玉堂署。’但《汉官仪》又说:‘黄门有画室署,玉堂署,各有长一人。’则这里的‘黄门’也是泛称,意思是宫禁之中有画室署,玉堂署,并不是说黄门署中有画室署,玉堂署。”[22]76其论可从。故玉堂殿并非金马门内宦者署所在之地,它位于禁中,又有自己的官寺——玉堂署。谷永曾上书劝诫汉成帝:“深惟日食再既之意,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颜师古注:“椒房,皇后所居。玉堂,嬖幸之舍也。”[3]3463-3464何焯曰:“时嬖幸小人亦有参错于玉堂待诏之中者,故并举椒房玉堂言之。”[30]1470这说明玉堂殿之所以置于禁中,是因为它容纳了一些与皇帝秘密来往的男宠。未央宫温室殿的门闼属于禁门,即所谓“黄门”,由宦官“中黄门”把守,并无疑议。“黄门”之内的“禁中”并非仅限于温室殿所在的区域。如上所述,皇帝夏居的清凉殿和西汉后期建造的玉堂殿,亦应包括在内。此外,汉哀帝临终前将传国玺交给了宠臣董贤。“时国无嗣主,内外恇惧,(王)闳白元后,请夺之;即带剑至宣德后闼,举手叱贤曰:‘宫车晏驾,国嗣未立,公受恩深重,当俯伏号泣,何事久持玺绶以待祸至邪!’贤知闳必死,不敢拒之,乃跪授玺绶。”李贤注引《三辅黄图》曰:“未央宫有宣德殿。闼,宫中门也。”[4]500笔者按:宣德后闼即宣德殿的后门,那里有主管该殿事务吏员的官署,董贤居留在此处,看来亦应属于禁省之内,因为他持有皇帝玺绶这样重要的物品,需要保证其绝对安全,因而是不会到禁省之外去的。
西汉后期,未央宫内白虎殿是皇帝起居活动的重要场所。据翼奉所言,汉初兴建未央宫时尚未有白虎殿。“窃闻汉德隆盛,在于孝文皇帝躬行节俭,外省繇役。其时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诸离宫馆也。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凰、白虎、玉堂、金华之殿……”[3]3175这座宫殿始见于史籍是在成帝河平四年(前25),“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颜师古注:“在未央宫中。”[3]3370-3371阳朔元年(前24)发生日食,“上尽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3]2673。当时诸侯王来京朝见天子,也是在这座宫殿举行迎送仪式。如绥和二年(前7)春,“楚思王衍、梁王立来朝,明旦当辞去,上宿供张白虎殿”[3]3989-3990,不料凌晨突发疾病而死于殿中。此事反映成帝平时并非常住在那里,似乎是为了方便次日举行送别诸侯王离京的礼仪,所以才提前入住白虎殿,因此该殿应属于皇帝的燕寝。白虎殿的地位崇高,曾引起权贵的羡慕,甚至在宅第私自仿效兴建。汉成帝微服出游时,“过曲阳侯(王根)第,又见园中土山渐台似类白虎殿,于是上怒”[3]4025。王根因此受到僭越天子制度的指控,“骄奢僭上,赤墀青琐”。注引孟康曰:“以青画户边镂中,天子制也。”颜师古曰:“青琐者,刻为连琐文,而青涂也。”[3]4025-4026
关于白虎殿在未央宫中的方位,文献缺乏明确的记载。按汉代礼制,白虎是西方的代表。“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19]37俗称“左苍龙,右白虎”[3]3740。故笔者推测,这座殿院很可能位于未央宫前殿的右侧,即宫中略偏西方的位置。
五、东汉洛阳南北宫的“禁省”与“黄门”
东汉宫中的“禁省”与门户在什么位置?史书记载语焉不详,需要进行考证。从有关记载来看,东汉皇帝不像前朝天子那样基本上定居在未央宫内,而是较为频繁的在洛阳南宫和北宫之间交替居住。据《后汉书》诸帝本纪所载,终生居于南宫的只有光武帝(25-58)和短命的冲帝(5个月)、质帝(1年5个月),恒居北宫者仅有安帝(107-126)和殇帝(8个月),其他多数皇帝都曾在南北两宫之间移居过。
洛阳南宫的历史悠久,远在周代这里便建立过天子的王宫。光武帝刘秀最初居住在南宫的却非殿(12)参见《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上》: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丑,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页。,天下统一后才修建南宫的前殿,即正殿(13)参见《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建武)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宫前殿。”第63页。,其名不详,后来他去世也是在那里(14)参见《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第85页。。东汉除了安帝、殇帝始终居住在北宫,其他10位皇帝(光武、明、章、和、顺、冲、质、桓、灵、少帝)都在南宫生活过,时间或长或短。马先醒钩稽史实综论道:“一般来说,南宫较北宫重要;但北宫之警卫强于南宫。即对皇帝而言,南宫较适于燕居,北宫则较为安全。”[31]光武帝以后,史载东汉皇帝在南宫居住的禁省主要有玉堂殿和嘉德殿,此外还有章德殿。
(一)南宫玉堂殿
“玉堂”即以白色玉石为材料建筑的殿堂,西汉未央宫与建章宫中皆有(15)《史记》卷28《封禅书》载武帝筑建章宫,“其南有玉堂、壁门、大鸟之属”。第1402页。《汉书》卷75《李寻传》曰:“臣寻位卑术浅,过随众贤待诏,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颜师古注:“玉堂殿在未央宫。”第3183-3184页。。东汉玉堂殿在南宫,灵帝中平三年(186),“又造南宫玉堂,筑广成苑”[15]136。笔者按:这里所言之“造”,实际上是火灾后的重修。玉堂殿又分为前、后两殿,灵帝光和元年:“秋七月壬子,青虹见御坐玉堂后殿庭中。”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南宫有玉堂前、后殿。”[4]341部门为玉堂署,设有署长一人,为宦官。东汉有“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各一人。丙署长七人。皆四百石,黄绶。本注曰:宦者。各主中宫别处”[4]3594。始居玉堂殿者为顺帝,他在即位后初居北宫德阳殿(事见下文)。据文献所见,自永和元年(136)开始有了顺帝居住在南宫的记载。当年“冬十月丁亥,承福殿火,帝避御云台”[4]265。建筑都在洛阳南宫[32]42-45。建康元年(144年)八月,“庚午,(顺)帝崩于玉堂前殿,时年三十”[4]274。这表明他生前居住在那里,玉堂殿即为禁省。后来登极的两位储君冲帝、质帝也是和临朝的梁太后同居在玉堂殿,并相继于此殿夭折。“永嘉元年春正月戊戌,(冲)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三岁。”[4]276本初元年(146),“闰月甲申,大将军梁冀潜行鸩弑,(质)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4]282。汉灵帝后期从北宫移居南宫,玉堂殿是他喜爱光顾的地方,所以不惜在战乱之际花费重金予以修缮。中平三年(186),“遂使钩盾令宋典缮修南宫玉堂。又使掖庭令毕岚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又铸四钟,皆受二千斛,县(悬)于玉堂及云台殿前”[4]2537。如前所述,玉堂后殿还有灵帝的御座。不过,他去世是在嘉德殿(16)《后汉书》卷8《灵帝纪》中平六年四月,“丙辰,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第357页。,目前尚不清楚灵帝平常是否居住在玉堂殿,但可以判断那里是灵帝经常活动的地方,因此也应属于禁省。玉堂殿的门户名称史阙著述。
(二)南宫嘉德殿与章德殿
嘉德殿在南宫九龙门内,“光和元年,有虹霓昼降于嘉德殿前”。李贤注引《洛阳记》:“殿在九龙门内。”[4]1779-1780薛综注张衡《东京赋》曰:“九龙,本周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纠绕,故曰九龙。嘉德,殿名,在九龙门内也。”[33]55嘉德殿在东汉中叶只是偶尔充当皇帝或太后的临时活动场所,东汉后期,嘉德殿曾做过皇帝与太后的住所。汉灵帝继位初居北宫,“明年,帝使中常侍迎(董)贵人,并征贵人兄宠到京师,上尊号曰孝仁皇后,居南宫嘉德殿”[4]446。后来灵帝也移居到南宫嘉德殿,并在那里去世。中平六年(189)四月,“丙辰,(灵)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4]357。
(三)北宫德阳殿与“省门”
东汉天子在北宫居住始于明帝。永平八年(65),“冬十月,北宫成”[4]111。明帝随后与眷属从南宫迁居过去。北宫中的德阳殿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巍峨壮丽,装饰华贵,“盖北宫殿之最尊者”[31]49。蔡质《汉仪》曰:“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坛……天子正旦节,会朝百僚于此。”[4]3131北宫建成后,明帝即召集群臣在德阳殿举行庆祝。此后每年正月旦日百官朝会的盛大典礼就安排在德阳殿举行,从明帝起成为历代的惯例。德阳殿由于有许多附属殿室,在北宫中形成了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群,因而也被称作“德阳宫”。例如,阳嘉元年(132)春,汉顺帝“乃于寿安殿立(梁)贵人为皇后”。李贤注:“寿安是德阳宫内殿名。”[4]439元《河南志》卷2《后汉城阙宫殿古迹》载宣明殿“在德阳殿后”,温明殿、章德殿、寿安殿,“或作德阳宫内殿名”(17)此本标点“温明殿、章德殿、寿安殿”注为:“或作德阳,宫内殿名”,有误,这三座殿室各有名号,不同于德阳殿。应删去逗号,即通。[32]49。皇帝正旦朝贺的德阳殿只是这座建筑群的主殿,即前殿。如灵帝光和五年(182),“五月庚申,永乐宫署灾”。注引《续汉志》曰:“德阳前殿西北入门内永乐太后宫署灾。”[4]347建宁元年(168)九月宦官发动政变,曹节对灵帝曰:“外间切切,请出御德阳前殿。”[4]2243《洛阳宫阁簿》云:“德阳宫殿南北行七丈,东西行三十七丈四尺。”[4]3131就是指“德阳宫”中的前殿。史籍中“德阳殿”和“德阳前殿”可以通称。
德阳殿(宫)为东汉皇帝居北宫之禁省,可见以下记载。
首先,顺帝刘保少时立为太子,后来失宠于安帝被黜为济阴王。“太子之废,居于德阳殿西钟下。”[34]336延光四年(125)安帝去世,外戚阎氏立北乡侯继位,数月后夭折。宦官孙程等在夜间发动政变,将刘保解救到南宫称帝并消灭阎氏。“(十一月)四日夜,程等共会崇德殿上,因入章台门。时江京、刘安及李闰、陈达等俱坐省门下,程与王康共就斩京、安、达,以李闰权势积为省内所服,欲引为主,因举刀胁闰曰:‘今当立济阴王,无得摇动。’闰曰:‘诺。’于是扶闰起,俱于西钟下迎济阴王立之,是为顺帝。召尚书令、仆射以下,从辇幸南宫云台。”[4]2515上述史料记载了孙程等人是在进入省门(即章台门)之后到达德阳殿西钟下(殿前西侧悬钟之室),从而得以释放并带走刘保转赴南宫云台,说明德阳殿属于禁省之内,其殿门即为禁门,也就是所谓“黄门”。
其次,干宝《搜神记》曰:“桓帝即位,有大蛇见德阳殿上,洛阳市令淳于翼曰:‘蛇有鳞,甲兵之象也。见于省中,将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诛也。’乃弃官遁去。”[4]3344这也表明了德阳殿在“省中”,即禁门之内。桓帝最终病逝在这一殿区之内。永康元年(167)十二月,“丁丑,帝崩于德阳前殿,年三十六”[4]320。前述曹节等宦官政变时对灵帝说:“外间切切,请出御德阳前殿。”[4]2243则反映了当时灵帝居住在前殿之后的宫室里。
(四)北宫崇德殿与“东省”“西省”
北宫还有一处与“禁省”有关的殿室,即崇德殿,它也是明帝时期建造的,在北宫中位于德阳殿的东侧。张衡《东京赋》云:“逮至显宗,六合殷昌。乃新崇德,遂作德阳。”薛综注曰:“崇德、德阳,皆殿名也。崇德在东,德阳在西,相去五十步。”[33]55史籍中有多处提到崇德殿是皇帝或太后临朝时居住的地点,属于禁省。例如,汉殇帝常居和病逝的地点是在那里。《东观汉记》曰:“延平元年八月,(殇)帝崩于崇德前殿,年二岁,葬康陵。”[15]98既然有崇德前殿,说明应有后殿。其史例可见薛莹《后汉记》:“灵帝光和元年,虹昼见御所居崇德后殿前庭中,色青赤。”[16]289这反映出崇德后殿也曾作为皇帝的居处。殇帝死后,邓太后与其兄邓骘决定立清河王子刘祜即帝位。“殇帝崩,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骘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安)帝,斋于殿中。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群臣陪位,引拜帝为长安侯。”李贤注曰:“不即立为天子而封侯者,不欲从微即登皇位。”[4]203-204笔者按:汉殇帝年幼登极,邓太后临朝听政,是和小皇帝住在一起,他们居宿的崇德殿因此成为“禁中”。上述史实可见,从殇帝夭折于崇德前殿,太后与邓骘谋划选择立嗣,召刘祜入北宫进(崇德)殿斋戒,到太后会集臣下在崇德殿对刘祜封侯的仪式,都是在这一殿区之内进行的。
安帝死后外戚阎氏擅权,宦官孙程等夜赴德阳殿解救顺帝撤离到南宫后,阎太后与其兄弟阎显、阎景等留在崇德殿,仍可以与外界联络沟通。“阎显时在禁中,忧迫不知所为,小黄门樊登劝显发兵,以太后诏召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屯朔平门,以御程等。诱诗入省,太后使授之印,曰:‘能得济阴王者封万户侯,得李闰者五千户侯。’”[4]2515但是冯诗等将领见大势已去,纷纷倒戈,阎景兵败被尚书郭镇擒获处死。第二天清晨,顺帝派遣官员入北宫逮捕阎氏亲属,《后汉纪》卷17记载此事为:“(十一月)戊午,使御史诣崇德殿,收(阎)显等亲族下狱诛,妻子徙日南。”[34]337即表明阎显等外戚与太后所居的“禁中”是在崇德殿。由此可见,当时的德阳殿与崇德殿都是禁省,其门户均属于省门,即“黄门”,由黄门令及中黄门负责把守。
光和元年(178),有虹霓昼降于嘉德殿前,“(灵)帝恶之,引(杨)赐及议郎蔡邕等入金商门崇德署,使中常侍曹节、王甫问以祥异祸福所在”[4]1779。《蔡中郎集》记载此事比较详细,其中提到“东省”值得关注。“光和元年七月十日,诏书尺一召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华、蔡邕,太史令单颺诣金商门,引入崇德殿署内南辟帏中为都坐。漏未尽三刻,中常侍育阳侯曹节、冠军侯王甫从东省出,就都坐东面。”[35]笔者认为,由于崇德殿居东,德阳殿在西,曹节、王甫所出的“东省”很有可能是指崇德殿。北宫之“西省”可能是德阳殿,惜未见著于史籍,而南宫之嘉德殿亦被称为“西省”。汉灵帝继位后,将其母董贵人接到洛阳,“上尊号曰孝仁皇后,居南宫嘉德殿,宫称永乐”[4]446。因为当时窦太后尚在世,董氏不得称长乐宫,只好用永乐宫的尊号。灵帝驾崩后,何太后立少帝临朝听政,指使何进等上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蕃后故事不得留京师,舆服有章,膳羞有品。请永乐后迁宫本国。”李贤注:“西省,即谓永乐宫之司。”[4]447可见南宫中亦有东西二省,但因史书缺佚,南宫东省是指哪座殿室已很难查证了。
中平六年(189)四月灵帝驾崩,何太后辅少帝继位,仍居南宫嘉德殿。八月戊辰,宦官张让、段珪等发动政变,杀死大将军何进。部将袁绍、袁术等闻讯后领兵进攻南宫,迫使宦官与太后、少帝等逃往北宫,准备入住以往的“东省”崇德殿。见《后汉纪》卷25:“虎贲中郎将袁术烧南宫青琐门,欲以迫出(段)珪等。珪等不出,持太后、天子、陈留王幸北宫崇德殿。”[34]496关于这一事件,《后汉书》记载为“庚午,张让、段珪等劫少帝及陈留王幸北宫德阳殿”[4]358。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何太后与少帝等进住的并非德阳殿,而是崇德殿,故当以《后汉纪》为是。例如,“(八月)辛未,(少)帝还宫,公卿百姓迎于道……是日,幸崇德殿,大赦天下”[35]497。董卓进京以后,图谋废黜少帝与太后,另立陈留王刘协即位,其活动地点也是在崇德殿。“九月甲戌,(董)卓大会群臣于崇德殿。卓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治也。今皇帝闇弱,不可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公卿已下,皆惶恐不敢对。”[34]497但他的废立提议由于卢植等反对而未能得逞,于是第二天在崇德殿重新召集百官,才得以施行。“明日复集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4]2324
(五)北宫章德殿及其门户
东汉洛阳北宫的禁省还有章德殿,例如汉章帝章和元年(87)正月,“壬辰,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三十三”[4]159。他的皇后窦氏也是在那里觐见马太后,“见于北宫章德殿”[4]415。汉和帝即位是在南宫,永元四年(92)六月,“窦宪潜图弑逆。庚申,幸北宫”[4]173,随即部署清除外戚窦氏的行动,此后便留住北宫。据《后汉书》卷55《章帝八王传》记载,和帝居住在章德殿,即为“省中”。“永元四年,帝移幸北宫章德殿,讲于白虎观,(清河王)庆得入省宿止。”[4]1800至元兴元年(105),“冬十二月辛未,(和)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二十七”[4]194。元《河南志·后汉城阙古迹》曰:“温明殿、章德殿、寿安殿,或作德阳宫内殿名。”[32]49是说章德殿属于德阳殿(宫)建筑群中的一座宫室,其禁门曰“章德阁”[13]894。汉灵帝在位初期居北宫,册立皇后宋氏的仪式即在章德殿举行。见蔡质所记建宁四年(171)七月乙未《立宋皇后仪》:“皇后初即位章德殿,太尉使持节奉玺绶,天子临轩,百官陪位。”[4]3122
六、“黄门”的警备检查制度
汉代皇帝为天下至尊,为了保护他的人身安全,皇宫各道门户实施了严格的检查制度,以防止心怀叵测的外人混入禁内,威胁天子的生命。所谓“惟万变之备,于是制宫室出入之仪”[13]1629。如前所述,两汉皇宫可以分为“司马(门)、殿、省闼”三类共五六道安检防线,各有专职吏员把守。“司马(门)”即皇宫之外门,由卫尉属下的数位司马率领卫士守备巡检。《汉书》卷9《元帝纪》初元五年四月颜师古注:“司马门者,宫之外门也。卫尉有八屯,卫候司马主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司马,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3]286卫尉负责殿门以外至宫门的警卫,陈平、周勃等诛灭吕氏时,“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吕)产殿门。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1]409,结果被杀身亡。秦汉宫殿门户的守卫由郎中令(后改称光禄勋)负责,《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曰:“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3]727掖门户即侧门、旁门,据史籍所载,未央宫前殿的正门由郎中令属下的谒者守卫。吕氏之乱平定后,公卿迎代王刘恒进京继位,他在入殿时受到谒者的阻拦。“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1]411-412胡三省注此事曰:“郎、谒者皆执戟以宿卫宫殿。前所书少帝左右执戟者,亦中郎、郎中、谒者之官也。端门,未央宫前殿之正南门也。”[8]439
汉代禁省殿区的门户则是由宦官守卫,其职曰“中黄门”,由黄门令统辖。例如,武帝拜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即移书光禄勋中黄门,逮名近臣侍中诸当诣北军者,移劾门卫,禁止无令得出入宫殿”[3]2177。霍光废黜刘贺帝位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3]2939。《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载少府属下有黄门等七令丞,“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颜师古注:“中黄门,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3]731-732表明中黄门官名之“中”,含义即皇帝居住的禁中、省中。故天子近臣名曰“侍中”,宦官又称“中官”。中黄门因负责警卫禁省门户,故有权携带兵器,属于宫廷宿卫部队。《汉旧仪》卷上曰:“中官、小儿官及门户四尚、中黄门持兵,三百人侍宿。”[2]63其长官为中黄门冗从仆射,秩六百石。“宦者。主中黄门冗从。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4]3594皇帝驾崩后,“闭城门、宫门。近臣中黄门持兵,虎贲、羽林、郎中署皆严宿卫”[4]3141。汉末何进被宦官暗杀,部下诸将领兵攻打洛阳南宫。“宫阁闭。袁术与(吴)匡共斫攻之,中黄门持兵守阁。”[4]2252上述记载都反映了中黄门执有兵器、警卫禁门的制度。
贵族、官吏和服侍人员出入宫禁需要执有通行凭据与身份证明,否则会被阻止或逮捕。据史籍所载,上述凭证共有“门籍”、符、棨等几种。
“门籍”是出入宫禁的竹牒,记载着入宫者的姓名、年纪、相貌、身份等情况,在宫门或殿门、禁门悬挂,作为档案和凭据;在籍者入宫时与门卫合验无误,即可通行。窦婴由于得罪了窦太后,“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1]2839。胡三省注:“门籍,出入宫殿门之籍也。”[8]515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县(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3]286《古今注》卷下云门籍为“尺二竹牒”(18)《〈古今注〉校笺》卷下《问答释义》:“籍者,尺二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晋)崔豹撰,余华林校笺:《〈古今注〉校笺》,线装书局,2015年版,第217页。。李天虹认为应劭所言之“籍”,就是“门籍”的简称(19)李天虹在《汉简“致籍”考辨——读张家山汉简〈津关令〉札记》中说:“从名称用字及内涵来看,出入关致籍和出入(关)籍可以是同一种文书的不同称谓,‘出入(关)籍’是‘出入(关)致籍’的简称,下文所引文献中的‘门籍’,或省称作‘籍’,可为旁证。”载《文史》2004年第2辑,第34页。。在宫殿禁省建立簿籍档案、颁发出入凭证,称作“通籍”。如京房上书请求批准他能够经常进入禁内,以便直接向皇帝报告。“臣得通籍殿中,为奏事,以防雍塞。”[3]3163《三辅黄图》曰:“汉宫中谓之禁中,谓宫中门阁有禁,非侍卫通籍之臣,不得妄入。”注云:“通籍,谓记名于门,通出入禁门也。籍者,为三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10]278例如霍光死后,“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颜师古注:“通籍,谓禁门之中皆有名籍,恣出入也。”[3]3135汉元帝初元五年四月诏曰:“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注引应劭曰:“从官,谓宦者及虎贲、羽林、大医、大官是也。司马中者,宫内门也。”[3]286就是说允许这些皇帝近侍官员的直系亲属列入门籍,取得出入宫室的资格。
“符”是古代领兵或出入过往的凭证,分为左右两件。兵符为铜制虎形,用于关津通行之符为竹、木所制,长六寸。许慎曰:“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以相合。”段玉裁注:“《周礼》:‘门关用符节。’(郑玄)注:‘符节者,若今宫中诸官诏符也。’”[18]191居延汉简中出入肩水金官的九例符券,“长度大致如简文所云汉尺六寸,合今14厘米强”[36]433。另外,符的侧面均刻有缺口,即简文所云“符齿”,用来核对以分辨真伪。
《续汉书·百官志二》提到居住在宫外的人员临时出入,则需要执有宫官“长史”封印颁发的“棨传”;进宫者如果担任官职,还得让随从在进出宫门时通报所在的部门与职务。“若外人以事当入,本宫长史为封棨传;其有官位,出入令御者言其官。”[4]3580《汉官解诂》则曰:“[凡]居宫中者,皆施籍于门,案其姓名。若有医、巫、僦人当入者,本官长吏为封棨传,审其印信,然后内之。”[2]14据文献记载,“棨”为木制的通行凭证,又称“棨信”。许慎曰:“棨,传信也。从木,启省声。”[18]266或称为“传”。
据崔豹《古今注》所言,“传”比“符”要长得多,上面还用另一块木版(笔者按:即简牍所见之封检)盖住书写的内容,不让旁人目睹;在两块木版并合处使用封泥加上“御史(大夫)”的印章。“程雅问曰:‘凡传者何也?’(董仲舒)对曰:‘凡传皆以木为之,长尺五寸,书符信于上,又以一版封之,阶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如今之过所也。’”牟华林校笺曰:“《汉书·平帝纪》:‘在所为驾一封轺传。’如淳曰:‘律,诸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据如淳说,知传以木为之,长一尺五寸,须封以御史大夫印章。是则《古今注》此条所本。”[37]217-218由于“棨”是出入宫禁的必要证明,因此建宁元年(168)九月曹节等宦官发动宫廷政变时,“取棨信,闭诸禁门”[4]2243,其目的就是不让外人获得进入宫禁的通行凭据。
从史书记载来看,两汉宫中都有专门负责保管和颁发符节的机构,即符节台,主官为少府管辖的符节令,副手为符节丞。这一机构的地位相当重要,在少府属下的十二令丞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出纳王命,赋政四海”[4]2076的尚书台。《续汉书·百官志三》:“符节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为符节台率,主符节事。凡遣使掌授节。尚符玺郎中四人。本注曰: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符节令史,二百石。本注曰:掌书。”[4]3599由于出入宫殿的各种凭证归符节台掌管,那么其他官署的长吏是否有权给他们的下属发放,恐怕还是一个疑问。宫内各官署也有可能需要事先向符节台提出申请,待核实批准之后到那里领取“棨传”,再用自己的印章加封后才能使用。汉桓帝发动政变清除外戚梁冀时,“使尚书令尹勋持节勒丞郎以下皆操兵守省阁,敛诸符节送省中”[4]1186。就是从符节台收敛各种出入宫殿的凭证,将其保管到禁省之内,免得被政敌得到并用它们调兵入宫来加害皇帝。汉代屡有诈作官府公文与诏书之事,棨传上的内容为手写,上面没有玺印;若无其他凭据,授受之人难免会对其真伪有所怀疑,加封印信即有官方机构作为凭证,较为可靠。如李尤《印铭》所言:“赤绂在服,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龟钮犊鼻,用尔作程。”[27]625
没有门籍和棨、符而企图混入宫殿即属于违法,罪名为“阑入”。如成帝建始三年(前30)七月,“虒上小女陈持弓闻大水至,走入横城门,阑入尚方掖门,至未央宫钩盾中。”应劭曰:“无符籍妄入宫曰阑。掖门者,正门之傍小门也。”[3]306-307汉朝官府对于“阑入”皇宫或王宫的惩治很重。贾谊曰:“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殿门俱为殿门,阑入之罪亦俱弃市,宫墙门卫同名,其严一等,罪已钧矣。”[14]47是说非法入宫门者处以最重的徒刑“城旦”,非法入殿门者则要处死。沈史书中亦可见其事例,如曹参之后代平阳侯曹宗,“征和二年,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入财赎完为城旦”[3]532。上官桀妻父所宠幸名充国者为太医监,“阑入殿中,下狱当死。冬月且尽,盖主为充国入马二十匹赎罪,乃得减死论”[3]3959。若是由于疏忽而让不法者混入宫殿,负责门户守卫的官吏也要遭受相应的处罚。例如王嘉,“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坐户殿门失阑免。”颜师古注:“户,止也。嘉掌守殿门,止不当入者而失阑入之。故坐免也。”[3]3488
笔者按:“阑”字的初义为栅栏、栏杆,或称作“栏”(20)《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秦)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颜师古注:“栏,谓遮栏之,若牛马兰圈也。”第4110-4111页。。宫室、官署与豪贵宅第门前往往设有此物,用以阻隔行人。见《说文解字·门部》:“阑,门遮也。”[18]589故又称“门阑”,有仆役或士卒守护。如张仪谓楚王曰:“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1]1723永平五年(62年)十月明帝诏曰:“其复元氏县田租、更赋六岁,劳赐县掾史及门阑走卒。”李贤注引《续汉志》曰:“五伯、铃下、侍阁、门阑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4]108皇帝宫殿之前亦有此设施,《史记索隐》注“司马门”曰:“天子门有兵栏,曰司马门也。”[1]309是说宫门之外有栅栏与守卫士卒,因而“阑入”之罪名即与此有关。
另外,皇宫、殿院与禁省的门卫对于出入者除了要检查门籍和棨、符之外,还要注意他们是否涉嫌犯罪行为以及服装和携带的物品是否违禁。《周礼·天官·宫正》郑玄《注》:“郑司农云:几其出入,若今时宫中有罪禁止不能出,亦不得入。及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也。(郑)玄谓几,荷其衣服持操及疏数者。”贾公彦《疏》:“先郑引今时者,谓汉法……案《閽人》云:‘丧服凶器不入宫,潜服贼器不入宫,奇服怪民不入宫。《司门》云几出入不物者,谓衣服视占不与众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职虽不同,皆是守禁。此经直云几其出入,明知汉有此呵其衣服持操及疏数,此增成司农义也。’”[38]沈家本按:“(荷)同呵。”[39]“呵问”是厉声盘问的意思(21)《后汉书·五行志五》注引《风俗通义》曰:“光和四年四月,南宫中黄门寺有一男子,长九尺,服白衣。中黄门解步呵问:‘汝何等人?白衣妄入宫掖。’”第3347页。,又作“苛问”。例如:“公卿入宫,吏有常数,太傅平晏从吏过例,掖门仆射苛问不逊,戊曹士收系仆射。(王)莽大怒,使执法发车骑数百围太傅府,捕士,即时死。”[3]4135路粹奏孔融曰:“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李贤注:“谓不加帻。”[4]2278这是在进宫的服饰上违反规定,在宫殿的掖门受到阻碍而引起冲突的事例。
七、汉代禁省之演变以及在宫廷政变中的作用
(一)汉代禁省的发展演变特点
作为天子宫内的起居之处,汉朝的禁省在不同时期发生过若干变化,现对其发展情况与特点概述如下。
首先,禁省所在的宫室或殿院出现了扩增,这一趋势在两汉的表现形式有所区别。西汉时武帝骄奢淫逸,又好大喜功,不愿意久居未央宫,因而在长安城内外另建了多处宫殿。如太初二年(前103)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1]1402。又造桂宫,扩建林光宫,即秦之甘泉宫。天子巡回更居,乘舆所至其内廷即为禁省。如前所述,元帝以后在未央宫里增筑了玉堂殿和白虎殿,将其列入黄门以内。东汉禁省的扩增则反映在洛阳南宫、北宫中分别设置了东西两省,由皇帝与太后居住。西汉时期,“孝惠至平帝,皆居未央宫”[10]110。太后恒居长乐宫,只是偶尔在幼君继位或政局不稳时才离开。如吕后、上官太后与王(政君)太后皆曾临朝称制,入主未央宫,待形势稳定后即返回长乐宫,如上官氏与王政君。但是东汉太后临朝听政、和国君同居一宫则成为常态,即便新君成年也不愿归政。如邓太后临朝十六年,安帝在她死后才得以亲政。桓帝15岁继位,梁太后直到五年之后临终前才还政于他。东汉临朝的前五位太后,即窦氏(窦勋之女)、邓氏、阎氏、梁氏、窦氏(窦武之女),与继位的新君均非亲生母子,天子或又成年,同居一所殿院之内在生活上有所不便,因故在南北二宫分设东省、西省,各开禁门,分别居住。
其次,国家重大事务的讨论决策地点逐渐由外朝的相府、宫中前殿转移到禁省。西汉前期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3]724,权力甚重。如刘颂所言:“秦、汉已来,九列执事,丞相都总。”[40]1303孙逢吉说秦朝:“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置尚书于禁中,有令丞,掌通章奏而已;汉初因之。”[41]汉代朝廷如果遇到重要事务或疑难问题,需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往往通过召开朝会即所谓“朝议”“廷议”来进行讨论,为皇帝的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案。这种会议通常在宫中的前殿举行,但有时也在丞相府或司徒府的百官朝会殿中举办,丞相领衔召开此种会议,将讨论意见上报天子裁决。皇帝甚至会亲临相府,在此殿上与公卿讨论议决。如应劭《汉官仪》曰:“丞相旧位在长安时,有四出门,随时听事……每国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殿西王侯以下更衣并存。”[4]3560郑玄注《周礼·夏官》亦云:“今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之殿,云天子与丞相旧决大事焉,是外朝之存者与内朝路门外之朝也。”[38]750刘敦桢评论道:“盖西汉初营长安,萧何袭秦制,仅置前殿,供元会大朝昏丧之用,而庶政委诸丞相,国有大政,天子就府决之,观殿西有王侯更衣所,足为会朝议政之证。”[42]但是从武帝以降,讨论重要国务并决定对策的场所开始向后廷的禁省内移,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君主集权的加强。武帝设中朝(或称内朝)以削夺相权,置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常侍、给事中等各种加官,使宠信之臣可以入内廷侍奉议事,俨然在禁省成立了一个顾问应对朝政的幕僚班子,参与皇帝的政治决策。三公九卿为外朝官员,若无中朝职衔则不得入禁中与闻机密。南宋章如愚论道:“自武帝任中大夫、侍中,而谓丞相为外朝,而内庭之事宰相不与知矣。”[43]丞相若是过问内朝事务,即被视为擅越职权(22)齐召南曰:“案自武帝以后,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黄)霸以丞相而举史高堪大司马,故以越职责之。”(清)王先谦撰:《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30页。,禁省因而成为国家的中枢决策之处。
第二,外戚在政治领域中地位和作用提高。天子因为担心同姓宗室与公卿大臣会觊觎帝位,往往更加信任外戚并需要他们的支持。司马迁曾云:“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1]1967其倚仗的方式,或是让他们执掌兵权,如赵翼所言:“武帝三大将(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皆由女宠。”[44]或是让他们进入省内侍奉天子,“供养两宫,宿卫左右”[4]166。在政局动荡及出现危机时,经常是由外戚在禁中制定颁行重大决策,而不征求外朝群臣的意见。如吕太后临朝称制时,“(吕)禄、(吕)产专政,擅断万机,决事禁省”[4]2393。尤其是在东汉,国君猝死后多由外戚在省内决定继位者。殇帝夭亡,“(邓)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骘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安)帝”[4]203。安帝驾崩,“(阎)太后临朝,以后兄大鸿胪阎显为车骑将军,定策禁中,立章帝孙济北惠王寿子北乡侯懿”[4]241。冲帝夭折后,“皇太后与(梁)冀定策禁中;丙辰,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质)帝入南宫”[4]276。质帝病故后,“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桓)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4]287。桓帝驾崩后,“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倏持节,将左右羽林至河间奉迎(灵帝)”[4]327。均为例证。
第三,宦官集团势力强横的影响。省内的主要服务人员为宦者,他们出身低贱,通常没有政治背景以及和宗室、外戚的血缘、婚姻联系,皇帝认为对自己不会构成威胁,故予以信任和授权。例如西汉时,“元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小大,因显白决”[3]3726。东汉自章帝死后,外戚往往压抑皇权,故天子多与宦官勾结来进行反制和打击,也是在禁中策划行动。例如,“和帝即祚幼弱,而窦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故郑众得专谋禁中,终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4]2512。安帝与北乡侯死后,“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共斩江京、刘安、陈达等,迎济阴王(刘保)于德阳殿西钟下,即皇帝位”[4]249。桓帝嫉恨梁冀专权,召宦官单超、左悺入省内寝室密谋,“帝啮超臂出血为盟。于是诏收冀及宗亲党与悉诛之”[4]2520。沿至灵帝之时,省中日渐成为宦官假借天子名义恣意妄为的禁地,外戚不敢轻入;甚至连何太后都说:“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4]2249即承认了宦官在省内的管辖权力。
(二)汉代禁省在宫廷政变中的作用
由于禁省是皇帝、太后深居之处,他们身为最高统治者,又持有重要的权力凭证,例如颁布诏旨所用之印玺,调集京师和天下兵马的虎符以及进出皇宫的符棨,还有相当于后代令箭与上方宝剑的节杖,因而在两汉宫廷政变中是双方关注的焦点。禁省被哪方控制,往往成为胜负的关键,所以发动政变者经常要利用或夺取这块必争之地,借以保护自己并击败敌手。其运用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其次,抢先入省夺取玺绶。皇帝玺绶是其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凭证,掌握玺绶可以天子名义颁布诏旨,发号施令,因此在政变中是被争夺的重要物品。如霍光废黜刘贺时,“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3]2939。元寿二年(前1)哀帝猝然病故,国无储君,临终前将传国玺授予董贤。太后王政君担心政权被董贤与政敌傅氏、丁氏操纵,“即日驾之未央宫,收取玺绶”[3]4044。“时国无嗣主,内外恇惧,(王)闳白元后,请夺之;即带剑至宣德后闼”[4]500,从董贤手中夺取玺绶。如前所述,宣德殿后闼亦为禁门,有守殿员吏的官署,是董贤在禁省躲藏的地点。
再次,封闭禁门再调兵制敌。吕太后病逝后,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等大臣发动兵变铲除外戚吕氏,其中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关闭禁门不让政敌入省,以免被其劫持少帝与玺符棨节。“太尉令朱虚侯监军门。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入相国(吕)产殿门。’吕产不知吕禄已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1]409,被朱虚侯刘章率兵入宫后诛杀。霍光废黜刘贺时,“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随后将其亲信驱逐出殿,“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3]2939,从而顺利控制了刘贺。宣帝时霍禹、霍显等谋反,“侍中史高与金安上建发其事,言无入霍氏禁闼,卒不得遂其谋,皆雠有功”[3]2957,也是必要的防备策略。金安上因此获得爵赏,“以侍中中郎将受杨恽言霍禹等反谋,传言止内霍氏禁闼,侯,千七百七十一户”[3]671。
东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消灭外戚梁冀时,先是逮捕其省中的耳目张恽,守住禁门,收取符节,然后再调动禁军前往逮捕。“使尚书令尹勋持节勒丞郎以下皆操兵守省阁,敛诸符节送省中。使黄门令具瑗将左右厩骋、虎贲、羽林、都候剑戟士,合千余人,与司隶校尉张彪共围冀第。”[4]1186由此使梁冀猝不及防,只得自杀。灵帝即位后,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合谋诛灭宦官而被其发觉,曹节、王甫等发动政变的举措与桓帝、单超等如出一辙,也是关闭禁门、收取符印,并劫持灵帝、窦太后,再以其名义发布诏令,攫取要职后逮捕政敌。“令帝拔剑踊跃,使乳母赵娆等拥卫左右,取棨信,闭诸禁门。召尚书官属,胁以白刃,使作诏板。拜王甫为黄门令,持节至北寺狱收尹勋、山冰……共劫太后,夺玺书。令中谒者守南宫,闭门,绝复道。使郑飒等持节,及侍御史、谒者捕收武等。”[4]2243
最后,突袭禁中以控制天子、储君。禁省位于皇宫的核心区域,内外有重重宫墙阻隔,精锐兵将把守盘查,因而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数,但是居住者很可能因此而麻痹轻敌,故秦汉历史上亦有偷袭禁省而得手的事例。如赵高发动“望夷之变”,以负责宫廷警卫的郎中令为内应。“遣(阎)乐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1]274然后突入禁中,胁迫二世自杀。东汉延光四年(125年),安帝与继位的北乡侯刘犊先后病死,阎太后与外戚囚禁废太子刘保于省内德阳殿西钟下。宦官孙程等19人密谋,携带兵器乘夜袭击禁省。“时江京、刘安及李闰、陈达等俱坐省门下,(孙)程与王康共就斩京、安、达,以李闰权势积为省内所服,欲引为主……于是扶闰起,俱于西钟下迎济阴王立之,是为顺帝。”[4]2515随即退入南宫登基,派遣兵将诛灭阎氏。在这次政变中,孙程等少数人众乘敌不备,对禁省奇袭成功,使刘保顺利即位,因而获得了大臣们的赞誉。如周举称其:“朝廷在西钟下时,非孙程等岂立?虽韩(信)、彭(越)、吴(汉)、贾(复)之功何以加诸!”[4]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