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

2020-09-13李先佐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解决情景教学有效教学

李先佐

摘要:目前很多老师能够根据课程理念的精神,重视课堂教学的优化处理。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把重点放在了有效教学上。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关键词: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依据课标,有目的地借助教材和图片、文字、音像、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背景材料,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问题与活动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使学生在仿真的生活情景和思维情景中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以发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生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学习知识和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活动。

情景教学首先在应用于英语学科,近来被各学科所借鉴并迅速普及应用。在课堂中成功地运用情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下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年级数学上册为例,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一谈情景教学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1.情景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始,俗语说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所以如何在教学开始就能创设情景,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每个教师都应努力精心钻研的环节。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用具体的图形来表示数学内容和数学思想学生易学易懂。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漂亮的图画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彩图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第一单元《快乐的家园》时,就可以展示教材第4页的彩图,通过观察,学生就能说出1可以表示什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如1座山),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如1棵小草);可以表示1个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 教师还可以把静止的图画变成活动的情景来表示数学问题,如第三单元《乘车》中就可以请学生把乘车的情景表演出来,这样学生对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列式和计算就一目了然了。

2.情景教学在问题探究环节的应用

问题探究是学生学习探究新知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游戏情景,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在玩游戏地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展开学习。

例如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教学《左右》时就可以让学生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的游戏,学生在摸对或摸错的笑声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左右。再及时利用学生乐学爱动喜欢做游戏的心理,老师和学生一起做韵律操:“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左手举起来;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右手举起来;小脚踩踩,小脚踩踩,左脚伸出来;小脚踩踩,小脚踩踩,右脚伸出来。”这样在游戏的情景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非常浓厚。再如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中就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上的儿歌《数字歌》形式巩固学生对数的认识,并可以请学生自己编数字歌,通过学生编儿歌这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又如:学生在学习0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三幅情境图。第一幅是小猴吃桃,原来盘中有三个,吃了一个,剩两个。再吃了一个,剩一个。再吃了一个,没有了。第二幅是采蘑菇,第上得蘑菇从有到无。第三幅是电线上的小燕从有到无。三幅图都是让学生体验食物从有到无,感悟了0表示一个也没有的本质概念。

3.情景教学在体验感悟环节的应用

对数学问题的体验与感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教师应当创设宽松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从而获得对数学问题的顿悟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左右》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听口令动手摆一摆自己的学习用品: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等,互相提有关左右的问题;并且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通过学生自己一边动手摆,一边说学习用品的位置关系,通过边说边做这一活动情景,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一个物体由于自身的位置变化了,所以它的左右就会产生变化。

又如:学生在学习《9加几》“凑十法”加法时,9+3=    让学生摆小花,左边摆9朵,右边摆3朵。一共有几朵?怎样算?学生说:我从右边拿1朵放在左凑成10朵,右边剩2朵。最后10和2合得12。通過创设情境,学生能充分的理解“凑十法”及9加几的加法。

4.情景教学在实践应用环节的应用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在实践应用环节创设竞赛情景,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就可以创设过河比赛的情景来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巩固与练习。在这一情景中不但老师可以给学生出题设置障碍、过河的学生给其余学生出题设置障碍,而且可以让学生给老师出题设置障碍。这样通过师生互相竞赛,学生在获得过河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与巩固和练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情景的创设和利用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设施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适当的创设情景的途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恰当地使用。不能因为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好学、乐学,而过分地使用,当教学内容不宜使用时,教师就不能故意生搬硬套地花费较多的教学时间去创设情景,而使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蒋志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1(1):32-33.

[2]占金芳.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8):42-42.

猜你喜欢

解决情景教学有效教学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模拟情景 重在参与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