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类专业课程的考核改革探究

2020-09-13罗媛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动态化三位一体多样化

摘要:在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知识为本的考核方式没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学生各阶段的表现,通過设立过程考核、能力考核、终结考核等“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考核模型,实现考核途径多样化、考核因素多元化、考核过程动态化,以此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度、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三位一体、多元化、多样化、动态化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日渐增多,那怎样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呢?大多数的考核模式,以学生的作业、平时出勤和期末测评的评价,没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学生各阶段的表现。这种考核评价是封闭的、静态的,忽略了把学生主动参与、操练的实训成绩纳入到学生的最终成绩中,也没有体现重视过程的优化测试模式,忽略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各种潜能的挖掘,缺乏考核的动态性、及时性和灵活性,容易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学考核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基本局限于教师自身的单一评价,没有从多层面、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考核,而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应该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学生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来自同窗更多的认可,能促进其感情交流,也能侧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考核模式进行了探索,构建以能力导向培养为目的,符合应用型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过程化考核评价方案。

1 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专业课程考核大多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应用等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单一考核结果评价为主导,考核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这种考核评价模式与当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经实践发现,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学生被迫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背诵和记忆,但考核成绩并不理想,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严重,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教与学的师生互动,进而不利于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和教学方法的适时改进,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2]

2 专业课程动态过程化考核改革思路

以多样化考核途径、多元化考核因素进行动态化考核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1)评价途径多样化:在传统的日常考勤、平时作业、期末考核的基础上,增加课堂表现、实训操作、学科竞赛等。

(2)评价因素具体化。细化授课过程中的考核评价因素,如课堂听课表现(如笔记完整规范、是否睡觉、是否违规使用手机等)、作业完成情况(如工整性、正确性、雷同性等)、课堂讨论与在线学习的参与度、实训操作过程(如练习态度、笔记、具体操作等)、作品(道具准备情况、视频剪辑情况、报告分享情况等)

(3)完善专业课程考核的过程评价。每个模块设置理论或者实践的考核,分项目分阶段考核,让考核评价呈现不断动态变化。过程评价因素包括日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课堂讨论或在线学习、实训(操作、练习、报告)、专业竞赛等,各项目根据该阶段学习的特征选取对应的评价因素,根据各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到考核评价值,以此作为最终评价的一项考核指标。

3 专业课程动态过程化考核应用

(1)具体考核方式。具体如下:

考核成绩 = 过程考核 *40%+ 能力考核 *25%+ 期末考核 *35%

其中,过程考核包括日常考勤 15%+ 课堂表现 20%+ 平时作业5%;能力考核包括PPT 汇报 15%+ 视频作品 10%,PPT 汇报分组进行,先进行小组内的自行汇报,成员相互评分,后进行班级汇报,每组由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小组打分,两次分值汇总后取平均值,视频作品作为实训练习的依据。

(2)考核途径。除了以上途径外,鼓励我系学生积极参加校专业学科竞赛(如城市轨道交通技能比武、车站模型大赛),该课程能力考核的成绩上浮按照获奖名次上浮20%、10%、5%。

(3)考核效果。通过考核实践,学生的考核成绩分布更为合理,体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文献的阅读,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PPT 的制作质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组织和协作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得到不断提高。

4 结论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专业课程“三位一体”考核模式的实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多样化的考核途径,通过鼓励学生多参与专业学科竞赛、学习分享、视频录制与剪辑等,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通过学生提交的作品掌握其本课程学习情况和课外活动情况;

(2)多元化的考核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3)动态化的考核过程,可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课程性质及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调整,更好地检测和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时关心和指导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海花.香港中文大学E-learnning促进大学教学改革发展特色及启示[J].高教研究.2010

[2]刘红成.成效为本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以香港高校英语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

[3]汤会琳.自主学习理论视角的远程教育个别化学习探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

[4]汤佩铮.正确制定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是高职教改的基础[M].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7

[5]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罗媛(1988-),女,汉,重庆人,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猜你喜欢

动态化三位一体多样化
VI系统的维度补充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江南词学版图与“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动态化量刑论要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剖析的常态化和动态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