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13邱美娜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策略研究应用分析

邱美娜

摘 要:赏识教育对小学生体育教学有着激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培养小学生自信心,能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运动,接受体育的教学知识,加强自身体育运动。基于新课标下,赏识教育形式不仅是国家所支持提倡的教学形式,而且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教育,被许多教师所青睐。本文将对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对小学教育教学中作用和运用策略简要说明,提高教学实践性,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理念。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体育;应用分析;策略研究

1.前言

新时代的道路上,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转变主题形式,“以人为本”的学生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操纵过程中,教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致使学生对课堂内容失去兴趣,因此随着新课改工作力度不断加强,课堂的核心转变,教师不仅仅是主导课堂,更要时刻发挥教学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依据学生自身情况,注重学生优势。在教学中不断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时效性。

2.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内涵

赏识教育具体是关于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使用鼓励的形式,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赞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在根本上解决改善传统课堂中学生积极性等问题。其体育课程与其他的一些课程性质不同,其考核成绩成因与自身的先天性条件有之关联。占据成绩的主要的方面,而其余的课程可以后天不断的学习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换言之,一部分同学通过后天刻苦的努力,由于自身身体素质、条件薄弱,仍然无法取得想要的成绩,久而久之,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对体育的喜爱[1]。

3.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3.1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

在相关体育竞赛中,其成功关键不仅需要健康的竞争精神,还需要团队之间合作精神。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每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赞许,为了能明确这个目标,学生之间会潜意识进行竞争,努力赶超别人,争取做到团队的佼佼者。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意识团队比赛中有更意义的发现,个体再优秀也比不过团队之间的力量,在体育竞赛中更是这样[2]。

基于此条件下,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有意识的加入团队之间的比赛,例如,拔河比赛、齐心协力之类的团队型竞赛,考验的是团队之间每个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默契能力,团队之间的比赛,即时失败也要互相打气,互相鼓励,增加彼此自信心。

3.2帮助学生改掉惰性,培养自律能力

懒惰是在小学阶段无法避免的,由于其年龄普遍在7-12岁左右。因此,小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时刻监督,如果疏忽该方面的监管和惰性,在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或多或少的相应影响。因此,小学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积极运用赏识教育,在每节体育课程,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对学生进行鼓励,积极用正面的言语进行鼓励他们,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完成较好的课堂计划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赏识教育驱散每一位学生的惰性,让学生克服自己的毛病和小缺點[3]。

4.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1教师在课堂中加强赏识教育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加强赏识教育意识主要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是目前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将赏识教育理念运用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课堂中,作为主要的意识理念方法。在赏识教育运用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真正了解赏识教育其中的真正内涵,不是做表面文章,发自内心深处的鼓励,给学生真实性的赞扬和鼓励,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断的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时刻把握教育的相关准则与要求。

例如,在开展的相关活动中,教师将赏识教育科学运用教学中,将教师的思想更加重视赏识教育,注重日常教学应用,心理暗示的形式鼓励学生快速成长,在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比如运动会、田径赛之类的,时刻鼓励激励,实行“正向激励”鼓励方法,时刻以表扬为主,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积极方面的鼓励,还是消极方面的态度,一定程度来说,对学生来说,都会产生影响[4]。

因此,学生获得的哪怕是特别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给学生真诚的赞扬和欣赏,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要体会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其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以及家长的肯定和表扬的心理。针对于此,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但可以鼓舞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巩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4.2相信学生自身的能力,发现学生自身特点。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教学要敢于对学生放手,相信学生自身的能力。其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不对学生进行逼迫式学习,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放手,相信学生的自身能力。教师时刻都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全面化的活动课堂教学。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的传统形式过于浅显的概念,更要注重的是渗透方法,只有牢牢掌握思想核心,才能更好的学习和锻炼,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在教学理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强化学生思想的能力,鼓励学生发现自我,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探观察发现特点,加深自身的印象与认知能力,增强对体育的兴趣。尊重学生是基本形式,做到欣赏学生、理解学生、感化学生,才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5.结 语:

通过文章的简要介绍和分析,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体育教学有着更直观的探究,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固定的体育爱好,把握住每一个培养学生兴趣特点的着手点,进而培养出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条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理念中,时刻注重思维方式和渗透的力度,客观分析其中教学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的欲望,不仅利于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更加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进而保证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英. 试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内江科技, 2018, v.39;No.280(03):154-155.

[2]程凯丽.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2).

[3]凌浪.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小作家选刊, 2017(10).

[4]杨为生.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长江丛刊, 2018(29):284-284.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策略研究应用分析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