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增强学生自信心

2020-09-13李燕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信心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李燕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设置,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下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构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方式,望能通过笔者的经验分享,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育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自信心

分类号:G623.5

前言

处于小学阶段的个体,教师要了解其认知的特点以及学习的需求,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语文教学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翅膀,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在语文思维以及语文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鼓励下,获得学习自信心的提升[1]。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语文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的塑造,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这方面,教师要做出积极的教学改进,让语文教学能够实现个体的多方面综合培养,为个体打下扎实的语文认知基础。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除了知识教育非常重要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更为主要,因为在没有兴趣引导下开展的语文教学注定是低效率的,而缺乏自信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可见兴趣以及自信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将课本中的乐趣以及生动性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语文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让学生产生对这门学科的好奇心,并主动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将语文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总结生活经验,并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相关技巧,运用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养成自信大方的积极品格。

2.通过巧设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学生只有提出问题,才代表着学生在进行思考。关于问题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学生要勇于提出,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提问让学生跟上语文学习的节奏,层层递进地接受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也要考虑到学生本身的认知基础,不能只是问那些尖子生,也要给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一些机会[2]。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不应当直接用对和错进行评价,而是要看到學生的优点以及进步之处,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这种提问以及教学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得到的鼓励不仅仅是知识层面上的,也在于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一些教师在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往往会非常直接地告知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很容易自信心受挫。所以,教师要了解小学阶段个体的认知以及心理发展,多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久而久之,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更强,而且也会更加的自信,自信所带来的是态度的端正,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

在开展语文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本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处于小学阶段的个体普遍喜欢听故事,所以教师在课堂的引入,包括知识点的传授时,都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先进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中,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3]。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话题和学生之间建立对话,而不是让语文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时,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全部投射在课堂中,不需要教师进行关于纪律的的反复申诉,学生也会聚精会神的听讲,所以教师在课堂氛围的构建上,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既要要有节奏紧密的课堂导入环节,也要通过轻松愉悦的环境塑造,让学生能够将认知和思考带入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总而言之,只有学生渐渐地接受了语文老师,并喜欢老师上的课,才会以更好地接纳这一学科,并树立该学科的学习自信心。

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自信心的鼓励上,也可以使用一些随时准备的小测验让学生随堂完成这些测验,这些测验可以以听写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对于本堂课的学习以及吸收情况,教师在进行测验之后,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不够理想的则需要进行知识的强化,此时这种随堂测验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关键点,并且认真对待,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以更好地完成下次的课堂小测验。

4.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过程中

班级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单位,班级和课堂的主人实际上是学生,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踊跃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性格较为外向,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一些学生却较为内向,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并为那些内向的学生多创造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让其发挥其特长所在,例如一些学生表达能力很强,教师可以让其成为语文学习的小组长,为小组内成员汇报讨论的结果,一些学生比较内向,教师可以让其办班级黑板报,让学生都能有所发挥,这种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学生才能感到真的参与到了学习的过程中,并得到了教师的关注。这种无形之中的关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鞭策,能够不自觉地将更多的学习注意力投放的语文学科上,获得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的强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的人格,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乐意学习语文,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得到正向的强化,最为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性格以及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语文教育对于个体的积极影响,为后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个体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永霞.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1):69-69.

[2]易小坚孙宝平. 浅谈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2):78-78...

[3]王会.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学习能力[J]. 读写算:教师版, 2016(4):79-80.

猜你喜欢

自信心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