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思考

2020-09-13黄志群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传统文化初中

黄志群

摘要:初中是学生思维养成的关键时期,初中班主任作为学生青春期的启蒙导师,德育工作就成为了首要的任务。在现代化的市场设计当中,“有才无德”已经寸步难行,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不断的规范自己的言行,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德育工作当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齐文化的熏陶,感悟其中的智慧和哲理,引领学生在课班级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青春期这个过度时期当中,缓冲形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做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德育管理

1.问题的提出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德育管理工作是初中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和拓展班级德育管理。在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内容的影响下,让时代的光辉发出耀眼的光芒,让当代的德育教育不断的丰富和延伸[1]。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的教学大部分就是围绕考试来进行的。另外,再加上西方思潮的影响,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出现了浅薄的情况。在现代化教学体系的影响下,不少西方文化,通过英语开始传播。不少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开始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但是,很多初中学生却对文言文的具体写作注意要点或者是格式的要求,不太了解,這样长久下去,就会影响传统文化的教学,甚至影响其中德育的品质发挥。传统文化和初中班级德育管理存在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以达到和谐统一,可以让初中学生在团结有爱,感恩父母,热爱祖国的氛围当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做一个有理想,有诚信的好学生。在提高覆盖性和共融性的同时,达到传统文化和班级德育管理的统一。另外一个方面,可以达到促进发展的程度。在交融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包容,提高覆盖性。弥补初中德育管理当中不足,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还有心理的缺失,深度的挖掘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德育内容[3]。

2.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思考策略

2.1结合生活引入德育管理工作

将德育工作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的认知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德育管理的质量。 例如: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不少学生回答不出来,很多时候就会存在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在那里起哄或者是发出一些不应该出现的声音。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教师会提出一个更困难的问题,让起哄的学生解答,一旦答不出来,就可以直接询问这个起哄的学生,你觉得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是不是就要被嘲笑?你们在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会不会被别人嘲笑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用传统理念上的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学生明白自己都害怕被嘲笑,并且明明知道被嘲笑人的心理很难受,为什么还要做嘲笑别人的事情[4]。接着,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等传统文化,让初中学生知道,知识是无穷尽的,不知道的就需要正确的面对,并向知道的学习,这样才可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自身的态度。

2.2结合社会流行文化引入德育管理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在素质教育的指引下,不少学校也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社会的主流媒体也开始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朗读者》的节目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之后,不少初中的学生都比较的喜欢这个节目。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节目的作用,积极的开展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选择几期比较科学的节目,在多媒体的设备当中播放,并感知和提炼其中的文化观念,升华内容,增强德育管理的质量。强化“意志”、深入“践行”,教师也可以播放《我在故宫修文物》《百家讲坛》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节目,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3注重教师榜样力量

教师是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引导者,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以学生为本,彰显传统文化修养的道德精神,感受当代人的影响,纠正自身的不足,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和作用。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传统理念当中,体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教育内容,构建一个知行合一的榜样作用。心底明澈,不贪不嗔,正向影响着每一个初中学生[4]。

2.4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加强社会实践

在班级中教会学生学会判断一些事物,感悟到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选择合适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的内容。德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需要走出去,在社会实践当中,真正的感受到社会公益的重要性。例如: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实施红色旅游。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感受到老一代革命家的革命精神,以此抵御不良的诱惑。

总结:班主任属于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也是德育工作执行的一线工作者。在实践的活动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握德育思想的学习目标,逐渐地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展现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入到初中德育当中之后,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拉进师生关系,再融入“亲密朋友”关系,加强沟通,民主管理。

参考文献:

[1] 闫振岭.  微时代背景下初中德育管理方式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 2017(03)

[2]黎青.  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思路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6)

[3] 左俊贤.  代沟:显著的信息差——德育管理中值得重视的问题[J].广州教育. 2018(02)

[4] 孙友军.  初中学生的德育管理对策分析[J].内蒙古教育. 2017(18)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传统文化初中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