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史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020-09-13谭红亮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学史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谭红亮

摘要:科学史是一部记载着科学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历史,科学史中也呈现出科学家身上的科学精神和大量科学方法的运用。学习科学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等,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本文针对怎样利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科学史;   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内容一直把传授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放在首位。从科学的本质来看,这是片面的,没有反映出科学的全貌。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識,更主要的是使他们感悟科学的发生、发展,形成关于科学的基本观点,理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获得探索科学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1]。

科学史是科学发展的历史,记载着前人探究科学的背景、过程、方法和结论,记录了从原始到现代的研究方法,记录了科学家由模糊到清晰的思维及实验论证过程。科学史不仅是科学发展历史性成果的简单呈现,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科学家在科学探索的路上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诸多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做科学、研究科学的人们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另外,在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科学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虽然也能通过科学方法论直接获得,但是科学无定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将方法运用得当,可以说,科学史提供了科学方法应用的实例[2]。因此,学习科学史不仅可以了解科学知识,更能掌握科学方法和树立科学精神。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科学史的内容基本是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呈现的,最终得出某个结论性的知识,比如地球是近似球形的、地球内部有三层结构等。这些结论性的知识在教学中无法开展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史,如果仅让学生自己阅读资料,然后机械地记忆科学知识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所以,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经历困惑、冲撞、争执、顿悟的过程,才能促进新知识结构的建构和理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

1.鼓励学生不断质疑

科学史呈现给人们的是科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纵观科学理论不断继承、批判并螺旋式的上升,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科学发现产生的原因、社会文化背景和制约条件。对于科学知识,也是在科学家的质疑中不断的修正和发展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提出质疑,在质疑中经历科学家的研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激励学生不断尝试

科学离不开实验,需要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中感悟出科学的真理。从科学史中发现,在许多科学家提出的所有理论中,大多数是错误的,因而没有生存下来。只有少数正确的理论才继续生存。但是,没有少数成功背后的许多失败,知识就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进步。所以,针对结论性知识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尝试——失败的循环中,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不断修正

科学史的学习应该是科学的再发现、再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科学史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基于学生现实水平的探究才是真实意义的探究。在知识、能力不具备时按照科学发展史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可能更为顺畅,也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能力对科学史进行再发现,挖掘新思路,把握科学发展脉络,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的反思和修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正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

【案例】《地球的表面》一课的片段

师:地球表面模型大家做的都非常的好,现在请你们画出小组的地形轮廓图。

生:我们小组从侧面的角度画了一个立体的高原。给高原涂上了绿色。

生:我们小组从俯视的角度画了一个岛屿,蓝色的是大海,绿色的是岛屿。

师:他们画的都很好,可是老师发现,一个小组是侧面角度画的立体图,一个小组是俯视的角度画的平面图。到底哪个更实用呢?

生:立体的实用,立体的很逼真。

生:平面的实用,平面的很清楚。

师:如果我让你画整个中国的地貌,你用哪种画法?为什么?

生:平面的,平面的简单。

师:看样子,大家都认为平面图简单。那我们以后画地形轮廓图就要从俯视角度画出平面图。轮廓大家都会画,可是颜色怎么办呢?

生:大海用蓝色的,因为大海是蓝色的。

生:平原用绿色的,因为平原上有很多植物。

生:高山用土黄色的,因为山都是土和石头组成的,植物比较少。

师:看样子大家现在对颜色也很了解了,现在就请你们再画一次吧!

画地形轮廓图,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时间很难想到绘制地图的那种画法。如果老师很机械的强加给学生,一步步教他怎么画,学生也只不过是很被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那不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先画一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不足,让学生讨论后修正画法,尽可能的形成最实用的地形轮廓图,从而让学生经历地图形成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处理具备明显的优势: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针对性更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了一般科学史教学的沉闷感,代之以全新的视角,容易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更易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师巧妙的运用科学史,让学生尽可能的经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方法与技能,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秦亚平.生物科学史的教学处理艺术[J].教学参考,2011,(6):38-39.

[2]赵阳,叶宝生.浅谈小学科学中的科学史教育[J] .新课程研究,2011,(7):187-189.

猜你喜欢

科学史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论科学史与情景创设的探究式教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浅谈科学史在初中科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教学中挖掘科学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