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全麻手术的术后护理效果观察

2020-09-13张美玲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术后护理全身麻醉小儿

张美玲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手术的术后护理工作。方法:于我院儿科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儿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收治,患有不同病症,需接受综合外科手术、骨折定术、多指切除术等,在术前均接受全身麻醉。50例患兒均符合入组标准,并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整体性护理干预,每组25例患儿,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使用整体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1例患儿出现气道梗阻、1例呼吸抑制,并发症发生率8%;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出现2例气道梗阻,1例呼吸抑制,2例喉痉挛以及1例喉水肿,并发症发生率2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0.13±4.42)分、(71.26±5.67)分,数据间差异较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4.26±5.67)分、(82.64±4.57)分,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将整体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全麻术后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护理针对性,在保障患儿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全身麻醉;术后护理;整体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引言:全身麻醉是小儿手术过程中的常用麻醉方法,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手术顺利开展。全麻虽然优势较高,但由于手术对象为年龄较小的小儿患者,难免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据临床实际统计情况来看,小儿在全麻术后多会出现呼吸系统类并发症,如常见气道梗阻、喉水肿、喉痉挛、呼吸抑制等,进而影响小儿的正常呼吸,甚至会出现会面临生命危险。通过对全麻术后的小儿使用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措施可较大程度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当前在小儿麻醉术后,应尽可能应用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对照实验中笔者详细分析了在小儿全麻术后使用整体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50例患儿参与本次对照实验,主要存在四肢类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需接受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同时据术前调查证实,50例患儿除本身病症外无其他系统性病症,家长同意患儿入组,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入组后按照麻醉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将50例患儿随机分配为了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整体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照组男性、女性患儿例数分别为16例、9例,年龄在1~7岁之间,平均年龄(5.21±0.97)岁;观察组共有10例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9岁,平均年龄(7.26±1.39)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开展护理工作,并注意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观察组需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整体性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在该阶段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家属的健康知识宣教,让家属能够了解手术麻醉方式的优势,进而提高依从性。(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在麻醉前要对患儿进行抚触,降低因环境陌生而引起的焦虑,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化标准配合医生完成手术。(3)术后护理。①心理护理:部分小儿在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极有可能会出现哭闹情况,对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儿的沟通,如抚摸患儿,面带笑容,并使用温柔的语气与其交流,或者拥抱患儿,让其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缓解患儿紧张心理[1]。②体温管理:在麻醉药物的影响下,患儿的神经中枢系统会被麻痹,进而达到麻醉的效果,但在麻醉后患儿体温调节功能会出现暂时性的紊乱,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在体温方面,必须要做好保温措施,如在病床上铺设棉垫及肩垫、对所需注射的药物均做好适当的加温处理。③舒适度管理:全麻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应关注患儿的在舒适度情况。一般情况下舒适度可分为生理、心理两方面,在生理方面护理人员应做好环境干预、病床卫生清洁,且床单、被褥、棉垫及棉垫等床上用品均应柔软;其次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呼唤患儿乳名,并经常抚触患儿。此外,由于医学需要,可能需在患儿身体上粘贴电板,对此应尽可能选择小儿无法碰触的区域,同时应选择小功率设备[2]。④并发症护理:据统计分析来看,小儿全麻术后约50%的并发症属于呼吸系统类,如气道梗阻、喉水肿等,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高警惕性,做好并发症防范。如对于气道梗阻情况,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头部后仰;对于喉水肿则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引起[3]。总之,呼吸系统类病症的诱发因素多与患儿依从性不高导致呼吸道受阻而引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呼吸道通畅性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23.0作为本次实验的统计学处理工具,结果使用X2值或t值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1例患儿出现气道梗阻、1例呼吸抑制,并发症发生率8%;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出现2例气道梗阻,1例呼吸抑制,2例喉痉挛以及1例喉水肿,并发症发生率2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小儿全麻术后,护理难度较大,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易影响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通过本次对照实验分析来看,对全麻术后患儿使用整体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较高,经实验分析来看,使用该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其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全麻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比较理想,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吴宁宁,何政国.小儿喉罩全麻术后在PACU应用精细化复苏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23:188-190.

李芹,陈红,张野.循证护理预防小儿全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麻醉安全与质控,2018,02:100-102.

王畅.循证护理预防小儿全麻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4:174+191.

猜你喜欢

术后护理全身麻醉小儿
小儿难养
循证护理在胆结石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缓解效果分析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