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作用研究

2020-09-13王伟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帕金森认知功能

王伟华

【摘 要】目的:研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收的帕金森患者88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护理;研究组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促进其精神状态的恢复,对患者的帕金森症状改善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关键词】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帕金森;认知功能;自主生活能力;精神状态

帕金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系统退行性病症,患病初期症状不显著,易被忽视耽误治疗,主要临床表现以静止时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功能障碍等[1]。多发于老年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的患病率也逐渐提升。晚期易出现痴呆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由于其病程长且治疗进展缓慢,因此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常规护理仅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起居及用药指导进行护理帮助,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并能够引导其配合康复训练,更好辅助达成护理及治疗效果。本文针对88例帕金森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进行对比,结论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的帕金森患者88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例数分布为对照组(n=44)与研究组(n=44)。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44-88周岁,平均年龄(64.75±23.2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28例女16例,年龄范围为42-89周岁,平均年龄(65.28±12.72)周岁。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统计结果差别不显著(P>0.05),校准合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引导患者按时用药,对患者进行起居、饮食护理等。

研究组采用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1)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治疗告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病症的发展进行具体讲解,对出院后的生活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尤其是不可随意更改服药时间及剂量。向患者及家属缓解症状成功案例,指导患者家属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行为习惯等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2)康复锻炼。①面部锻炼,如深吸气、慢吹气、用力开合双眼、皱眉等。②步态锻炼,身体站直,缓慢迈步,转换方向,保持身体平稳,逐渐在可接受范围内迈大步。③肌肉锻炼,肌肉牵伸,也可配合打太极、爬楼梯等。④语言锻炼,与患者家属多沟通,哼唱喜欢的歌等。⑤控制锻炼,对患者进行精准动作训练,例如拾豆子、投球、算数等手脑协调性活动;(3)生活习惯。对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基础动作进行自主作业。对患者进行饮食的调整、作息时间的规范。良好的运动计划、科学的饮食习惯及作息时间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4)随访及提醒。定期电话随访,或加微信视频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再次讲解服药及生活的注意事项,并提醒其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采用MoCA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满分30分);采用Barthel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满分100分);采用MMSE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满分30分)。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越高,帕金森的临床症状改善越好,护理干预成效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选取的88例帕金森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t检验校准其计量数据(认知功能评分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数据采取“平均数值±标准差值”形式表达,X2檢验校准其计数数据,数据采取“n%”形式表达。P<0.05有统计学价值,与此相反则无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3 讨论

帕金森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丧失运动控制能力,出现痴呆表现,患者的记忆功能、执行力水平、注意力等均因其改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尚无彻底治愈办法,因此康复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极为重要。

在常规住院护理的基础上,应对患者采取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首先对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控制病症成功案例等进行讲解,对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关注其心理变化,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认知度及配合度。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通过对面部、步态、肌肉、语言等控制能力的训练,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

综上所述,在对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中,在常规住院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认知度,避免因药物服用错误等导致的治疗效果欠佳,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使康复训练效果提升,有效恢复其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值得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闫文婷,王丽君,葛小丽.家庭延续护理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00-102.

王雅娟,郭艳霞.延续性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7):663-665.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帕金森认知功能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还不都一样
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