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应用咪达唑仑合氯胺酮对血压的影响
2020-09-13吴冠义
吴冠义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民医院 镇平474250)
机械通气在急诊危重患者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机械通气患者由于疼痛、吸痰刺激、不能耐受插管等,易发生躁动不安等情况,产生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需要予以镇静方法缓解患者身心不良感受,确保其治疗能够顺利进行[1~3]。本研究分析90 例急诊危重行气管插管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应用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镇静对血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2 月~2019 年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行气管插管患者90 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23 例;年龄23~88 岁,平均(54.37±9.64)岁;平均动脉压>标准值24 例,平均动脉压<标准值21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22 例;年龄22~87 岁,平均(54.61±9.51)岁;平均动脉压>标准值25 例,平均动脉压<标准值2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临床治疗依从性高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肌肉疾病者;存在精神疾病者;孕妇或哺乳期女性;临床资料缺失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低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方案,选择常规面罩通气,建立人工气道,给予3~5 L/min 高浓度的吸氧,镇静、自主呼吸下行气管插管,咪达唑仑(国药准字H10980026)静脉慢推,0.05 mg/kg,芬太尼(国药准字H42022076)静脉慢推,1~2 μg/kg。研究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咪达唑仑用法同对照组,氯胺酮(国药准字H32022820)静脉注射,0.5~1 mg/kg,在患者镇静且稳定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若注射后患者未能镇静,将增加2 mg/kg 咪达唑仑的剂量,隔5 min 予以推注,患者镇静后停药。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指数,主要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平均动脉压(MAP);对比两组血压恢复情况,低血压、高血压、恢复正常值,高血压+低血压=不良情况发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抑制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指数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DBP、SBP 及MAP 等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指数比较(mm Hg,±s)
表1 两组血压指数比较(mm Hg,±s)
组别 n SBP DBP MAP研究组对照组45 45 tP 117.27±3.16 100.12±2.33 48.097 2<0.05 73.24±5.12 64.27±1.24 11.422 2<0.05 87.91±2.18 76.22±4.04 14.305 9<0.05
2.2 两组血压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值比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恢复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治疗ICU 重症患者,多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但由于机械通气需切开患者气管或行气管插管,使其出现不适或疼痛感,产生焦虑、躁动不安等负面情绪,因此,采用有效镇静对急诊危重行气管插管患者至关重要[4~5]。咪达唑仑为急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常用的辅助性镇静药物,疗效确切,但有研究发现其对血压影响也较大,极易引发低血压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DBP、SBP 及MAP等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急诊危重行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对血压影响小。分析原因考虑为:咪达唑仑作为临床常用镇静药物,对血液循环影响小,与急诊危重行气管插管患者血压、危重度、年龄等情况没有直接关系[6~7]。同时,因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常处在应激状态,其内源性儿茶酚胺高,咪达唑仑能降低内源儿茶酚胺的分泌,使血压降低,减慢心率,但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无法有效抑制,镇静效果不明显,药效缓慢[8]。而氯胺酮对危重患者以麻醉诱导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休克、循环不稳定的状况,其可明显抵抗血压的下降[9]。本研究研究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值比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急诊危重行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对血压影响小。可能与氯胺酮的拟交感特性相关,其几乎不对器官的适应缺氧性能力造成影响;此外,氯胺酮和咪唑达仑一起使用,能对交感神经以及循环兴奋作用进行有效拮抗,从而使血压处于正常水平[10]。另外,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急诊危重行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可降低并发症。分析原因可能为氯胺酮的拟交感特性,对呼吸系统有轻微影响,当氯胺酮应用于气管插管时,能对咪达唑仑对心血管影响进行有效控制;并且氯胺酮和咪达唑仑联合使用可增强中枢环节控制作用,使其处于平衡稳定状态,进而减少心律失常、躁动不安等现象发生,从而达到安全镇静效果[11~12]。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有待再研究。综上所述,急诊危重气管插管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对血压影响不显著,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