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体育循环训练教学创优设计

2020-09-12唐兰义

读天下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摘要:近几年,我国初中生的体能素质下降非常明显,初中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在逐年增加,身体机能亟须加强。初中体育课程是初中生掌握正确运动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初中生日常运动量的重要来源,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初中生的体能素质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主要分析循环训练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循环训练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循环训练的方法,提高课堂练习的密度,以此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巩固学生的动作技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一、 循环训练的定义和特点

循环训练法是体育运动中的专业健身训练方法,具体应用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是指老师根据具体的学生设置训练任务,建立多个运动练习组,每个组的训练作用和训练内容不同,学生在练习时要按照既定的顺序和路线,依次循环完成规定的练习内容。循环训练并不是教学的方法,而是一种体育运动的训练方法。循环练习的方式有多种,主要可以分为自主式训练和固定式训练,两种方法给有其优点,适合不同的训练情境。

循环训练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得益于这一训练方法的几大可取之处。第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在循环训练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形成一種良性竞争氛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第二,循环练习的方法受到外部环境制约的影响较小,不管是在场地有限,还是在训练器材有限的情况下,只要循环训练方法应用得当,都能够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除此之外,学生的练习过程可以连续循环,练习内容、运动量、练习节奏和身体锻炼的部位也容易调整,体育老师可以根据课上的练习需要,进行多样化的训练设计和安排,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体能,保持学生学、练的兴趣。

二、 初中体育循环训练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循环训练的方法虽然得到了很多体育老师的认可,在课堂教学中也有运用,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初中生的训练意志比较薄弱

在体育运动的训练过程中,有不少初中学生由于长期养尊处优,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很好地完成训练任务,在训练过程中怕苦怕累,遇到有挑战性的训练就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并且安于满足现状,并不追求个人体能素质的突破,从而降低了循环训练的效果。

(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偏低

另一方面,有很多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不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免不了有一些竞技性项目,用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合作意识、对体育技巧的掌握等等,然而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许多初中生在训练中都表现出体力不支的现象,稍微跑一跑、跳一跳就气喘吁吁,学生们这样的身体素质水平很难完成体育课程既定的循环训练任务。

三、 初中体育循环训练教学设计

(一)采用合理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要想让循环训练的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首先老师应该准确掌握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喜好,投其所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一般而言,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烈,老师在布置循环训练任务之前,可以先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想要训练的想法。比如随着身心的发育,初中生对自己的外形都开始关注起来,有一些体重超标的学生想尽办法想要减肥想拥有满意的身材,体育老师可以在训练之前告诉学生今天的训练任务能够帮助学生燃脂,如果坚持长期训练,一定能够达到瘦身和塑形的目的。如果能够举出一些成功的例子就更有说服力,更能燃气学生的训练欲望。

(二)教学设计应有理有据,因人而异

在初中体育循环训练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正确认识初中学生身体素质、擅长运动领域等方面的差异性,不能死板地要求全部学生用统一化的标准来训练,只有结合训练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才能取得最大的训练效果。

除此之外,在循环训练教学设计中,老师还要根据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更加高效的训练组合。基于初中学生的体育中考要求,每一个中学生需要加强训练的内容有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爆发力、敏捷性、协调性、肌肉力量的训练等等。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循环训练的内容,发展以上体能,初中生的中长跑、实心球投掷、立定跳远、跳绳、仰卧起坐以及球类项目等各方面的能力就都能得到提高。

(三)交替训练,增强学生的运动耐力

初中学生的循环训练过程不能长期走持续训练的线路,尤其是在他们刚开始实行循环训练方法的一段时间,学生缺少训练基础,高强度的训练内容很容易让他们的身体受到意外损伤,并且很有可能会因此降低学生的训练兴趣。所以,间歇性、交替性的循环训练过程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运动耐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体育老师在循环训练教学设计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训练程度,合理调整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比如,在进行了跑步项目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适当休息一段时间,然后进行肌肉力量的训练,这种交替性的训练过程,不容易让学生对训练内容产生抵触和厌倦情绪,能够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四)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技巧

最后,在学生课堂训练过程中,老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训练状态进行观察,并在课程结束之前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际训练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进步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科学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让他们在训练过程中少走弯路,训练质量也会更加高效。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环训练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运动项目训练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时光.循环训练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9-100.

[2]宋荣芬,曲宗湖.关于中学体育课中运用“循环练习”的研究(摘要)[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1(4):40-41.

作者简介:

唐兰义,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