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扬州的早茶
2020-09-12吕格格
吕格格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节奏。说到扬州,你必定会想出一个词“慢”。的确,过去的扬州城不大,穿城而过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是绕城而行,也不会太费力气。我想:如果把南京比作大家闺秀,那扬州就是小家碧玉。再加上扬州城地处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历史上水运发达,那时坐船可不像现在坐火车、飞机,出行一趟,十天半月很平常,急不得的。还有,扬州是淮扬菜的发源地,这里有很多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品尝美食可不能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得细嚼慢咽,所以,扬州人性子很慢,自然,他们的生活也不紧不慢,悠闲自得。我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我爱扬州,尤其喜爱扬州的早茶。
小时候的家在一条幽深曲折的小巷中,青石板的路面,无数碎砖砌成的墙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或者爬山虎。听爷爷说,历史上的扬州屡遭战火,战火过后,一片断壁残垣,顽强的扬州人捡拾断砖碎瓦,重建家园。一块块斑驳的墙砖记载着扬州城血与泪的历史。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来临,小巷中已经烟雾缭绕,香气四溢。小时候,我跟爷爷常去巷口一户卞姓人家的烧饼店吃烧饼,老板是兴化人,他家的烧饼,外边又香又脆,里面酥软可口,有咸的、甜的、芝麻的、还有梅干菜的、豆沙的……满足各种口味的需求。只见店老板操起长长的铁火钳伸进炉子里,铲起已经烤得焦黄的烧饼。一个红袄妇女麻利地拾了四只出炉烧饼摆到小笸箩里,端上我和爷爷的桌子。我抓起一只就咬,烫得扔下烧饼,对着手指直呵气,眼泪在眼眶里转,爷爷用嘴对着烧饼吹气,撕下一小块,塞在我的小嘴里,我忍不住嚼几下,抻着脖子咽下去。
“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拌干丝,风味糕,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土生土长的扬州人都知道,当清晨的阳光穿透第一片绿叶,属于扬州的早茶时间也到了。老扬州们推崇的扬州“淮扬四春”分别是指富春、共和春、冶春、锦春四家茶社,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市郊酒肆,自醉白园始,康熙间如野园、冶春社、七贤居、且停车之类,皆在红桥。”北郊百年茶肆,大多随岁月消逝,如今只剩下冶春茶社一家了。在扬州市民当中也一直流传着“城内有富春,城外有冶春”的说法,足可见“冶春”的地位和名气了。
每次路过“冶春”门口,人头攒动,人们排上半小时的队,就是为了吃上诱人的早茶。透过窗户往里一瞧,大厅里、包厢里高朋满座,人声喧闹。八仙桌上的笼屉里热气升腾,食客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翡翠烧卖,往嘴巴里一塞,大快朵颐。千层油糕绵软甜嫩,层次清晰。菱形块,芙蓉色,半透明,糕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糕面布以红绿丝,观之清新悦目,食之绵软嫩甜。吃到蟹黄汤包时,可急不得,得拿起吸管,戳进汤包,轻轻一吸,滚热的汤汁刺激了味蕾,顿时齿颊生香,鲜美无比。咂吧咂吧,眼看汤包瘪下去,于是站起来,轻捏面皮,吸管对准底部,偏过头,凑近,吸管中传来“滋滋”声,很快吸干了,心满意足地坐下,用筷子夹起瘫软下来的空空的面皮,送入口中,饶有兴味地嚼。嘴干了,喝一杯茶,茶水碧绿碧绿的,香味从杯口弥散开来,点上一根烟,混合着热气,整个房间烟雾缭绕。茶喝了一杯又一杯,茶壶已经见底了,不经意往窗外一看,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低头一看手机,已经快九点了,才意犹未尽地起身离去。
“欲问品味何处佳,世人皆指共和春。”说到共和春,它是一家以经营虾籽饺面为主的风味独特的面馆,以独特的美食艺术让许多老扬州人将一生中大部分的早晨都留在了这里。共和春的饺面在扬州特别出名,在面条里放些馄饨,通常一碗饺面有二两面条、十个馄饨。面条放于碗中央,折叠着放,条条分明,根根清爽,整齐、漂亮。馄饨则均匀地分布于面条的四周,配上散布的香菜、青蒜花和星星點点的胡椒粉,青红搭配,悦人眼目。
去锦春茶社一定要品一品它的“三省茶”,单从配方来看,与富春的“魁龙珠”如出一辙,它汲取了龙井的味、魁针的色和珠兰的香,色泽清纯分明,味道浓郁芳香。但三省茶的另一妙绝则是融在它名字里,与古语“一日三省吾身”相契合。检视自我、多多反省,省言、省行、省心,三省茶在品茶之际融入为人立身的道理,这一缕茗香,着实令人沉静、发人深省。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品扬州早茶,依稀可见那个“二分无赖是扬州”的隽永诗意。扬州早茶,不仅在吃,更在于那早茶中融入的浓浓的乡土情怀。老扬州们通过吃早茶,聚在一起话话家常,就是平凡人生的最大幸福。而世世代代的扬州人,就这样一直延续着吃早茶的传统,延续着老扬州的慢生活,延续着弥漫在整个城市间的亲情。
清晨的霞光还没升起,眼前白雾茫茫,我多么想天天吃上扬州的早茶,然后走进校园,捧起书本……
(指导老师:袁承麟)
烟火气就是生活气
城市印象,大多数同学写起来都很程式化,也很干瘪,流于对景点的介绍,语言也缺乏活力。这篇文章中,第一,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家乡,比较熟悉;其次,她从早茶来切入,用极具烟火气的早点来写城市,让整篇文章显得热气腾腾,生机勃发。作者既写出了扬州早茶的美味与诱人,也写出了扬州人吃早茶时的悠闲。整体来说,这篇文章写出了扬州的味道,写出了扬州的隽永,写出了扬州的烟火气,让读者不禁心向往之。(寒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