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语言特点
2020-09-12王明惠韩笑薛梦萍
王明惠 韩笑 薛梦萍
摘 要:在20世纪初,表现主义流行于西方世界,这一流派的流行给西方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绘画表现方式。在绘画领域,其比较注重人主观意识的表达,画作中往往体现着创作者的内心,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化处理。文章通过梳理表现主义绘画发展历程,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这一艺术流派最具影响力的画家爱德华·蒙克,以其在 1893 所创作的代表作《呐喊》为例,分析其如何将表现主义的情感推到了顶峰。
关键词:表现主义绘画;抽象;《呐喊》;爱德华·蒙克
一、表现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分析
(一)环境因素
在历史的发展中,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影响美术风格流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作品灵感来源。19世纪 50 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兴起,整个社会发展朝着城市化方向前进,对艺术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工业生产模式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不断威胁人类自身,在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社会中,一批艺术家时常感到精神压抑,内心恐慌,这也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人们思考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绘画领域不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更加注重人内心情感的表达。
(二)文化因素
在 20 世纪德国兴起的表现主义,在当时是极具有革命精神的艺术思潮,波及整个文艺领域,许多表现主义的社团纷纷在德国成立。追溯其绘画的共同性,作品都带有较强烈的北欧色彩以及德国民族特征。通过了解北欧的民族特征能更好地理解表现主义产生的深层背景,北欧民族的最主要特征是“好动”,在绘画中体现为“表现”的形式。除此之外,北欧神话故事也影响着表现主义代表画家蒙克的作品。北欧神话描述的世界观与蒙克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吻合性——对于世界末日的担心与无可奈何。蒙克在绘画手法上,选择用一种偏执激烈的情感将这种世界观表现出来。
二、表现主义发展历程
表现主义成为国际性艺术浪潮的开端是在1905年。其以莱茵河为分界点形成两种不同的组织风格,野兽派与青骑士便是两种代表风格。
在1905 年,巴黎举办展览,评论家沃克塞勒批评马蒂斯等其他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中色调太过强烈鲜明、形体不严谨,批评其过度随意地对形体变形,将其称为“一群野兽”,野兽派便得名于此。1905 年,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成立,社团在野兽派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表现手法,作品反映生活的极端平淡与不安,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艺术表现——画面由粗放、散乱的笔触与大胆活泼的色彩组成。1911 年,表现主义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在慕尼黑成立,社团注重对于精神的表现,反而削弱了对社会苦难的表达。一战后,表现主义以团队的方式在德国进行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文艺运动,在20世纪20 年代更是盛行于欧美各国,随后到30年代形成高潮,后热度逐渐减退,并且融入到文学中去。
三、蒙克艺术语言的形成
蒙克绘画的每一个阶段,随着环境心态的变化所表现的艺术风格是不同的。蒙克自述自己与死亡黑暗伴随一生。回顾蒙克一生,他一直在为生命以及自身的情感尋找一个发泄口。
蒙克早期的绘画风格透露着阴暗与孤独,这种绘画风格与他的生活背景是离不开的。蒙克出生在北欧的挪威,他的童年生活不幸,蒙克的忧郁气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父亲克里斯蒂安·蒙克,父亲是一名随军医生,带有很强的神经质气质,44 岁的父亲迎娶了22岁的母亲凯瑟琳。蒙克5岁时,死亡开始降临在这个家庭,祖父与母亲先后去世,母亲的死亡对蒙克造成了强烈打击,以至于很多年后蒙克对于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这一时期是他灵感来源的主要阶段,其以“死”为主题的系列画作皆来源于这一时期,他对于死亡与地狱有着异常的执着。蒙克的《死去的母子》《死去的母亲》都是以蒙克的这段经历为创作背景。死亡并没有随着母亲的去世而停止,在蒙克14岁时,最爱的姐姐因病去世,妹妹患有精神分裂症,在1885-1886年所创作的油画《病重的孩子》是对此段记忆的描绘,以家庭为主题的一些作品,画面大多晦暗阴沉,使人感受到强烈的悲剧氛围。
中期(1889-1909年),蒙克居住于法国,他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阅历与绘画水平。这一阶段蒙克创作了大量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如《吸血鬼》,体现了蒙克的浪漫情怀。这一时间蒙克创造出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画作“生命组画”,享誉世界的《呐喊》便是其中到的一幅。
在晚期时,蒙克迎来了绘画生涯的转折点,他的作品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肯定,绘画风格发生转变,画作风格更加洒脱质朴,充满田园生活气息,如《花园里的苹果树》《栗树花盛开的街道》。蒙克一生大部分的作品是围绕生命、爱情、死亡、困苦创作的。
四、关于《呐喊》
《呐喊》创作于 1893 年,是蒙克与19世纪末创作的“生命组画”中的一幅,画作以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创作,与1892 年所作的《绝望》以及 1894 年所作的《忧虑》共同组成“呐喊三部曲”。《呐喊》是蒙克最负盛名的作品,蒙克在这幅画中,把人类极端的恐惧与对世界的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呐喊》创作过程
《呐喊》作为蒙克的代表作品,并不是只有一个版本。蒙克曾在 1893 年创作最早的蛋彩画版,在这之前,“生命组画”中《绝望》一画与其构图相似。蒙克在这一基础上又创作了其他版本,用德文将作品的名称写在画作的下面。之后的两年,蒙克的绘画方式以作品的重复创作为主,他一向喜欢将几年前或者更早的作品拿出来重新创作一番,运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翻新某一幅作品。在构图不变的情况下,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心态以及绘画手法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相同的一幅画传达出来的气韵、风格将会大不相同。
六、《呐喊》的艺术语言
(一)构图的表现
“呐喊”在挪威语中意为“尖叫”,也有“呐喊”这一意思。在赏析这幅画时最具冲击力的主角能让观赏者直观地感受到毛骨悚然的感官刺激,甚至不能确切地称主角为人,其更像是骷髅与幽灵,可以谨慎地称之为形象。我们可以将这一形象看作是蒙克本人。这一形象并没有明确的形体特征,基本没有外貌,也并不符合于人体结构与比例,更是无法判断他的性格。他用一种诡异的、弯曲的姿势面向前方。在画面的最左边,有两人与主角逐渐分开,暗示着他好像是从两人身边刚刚经过,向着栏杆的方向前进,他双手捂着耳朵,故意遮着周围的声音,远方行人、两只小船、教堂的尖塔与主体物形成对比,让观赏者感受到孤独感紧紧地围绕他。蒙克在创作时将这一形象高度夸张,整个人物都是漫画式的,故意扭曲的面孔、圆睁的双眼与深深凹陷的脸颊,这个形象可以说接近一个尖叫的鬼魂。在构图上,除了主角外,另一物体就是在主体物的后面,一条斜插进画面的栏杆,与道路形成强烈的透视感,给观赏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色彩的表现
西方传统绘画在色彩上十分注重现实性,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因此画面要反映客观实际,体现色彩光影。表现主义与此相反,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用一种大胆的色彩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呐喊》这幅画采用夸张的红、蓝、黄构成基本色调,整个画面呈现板块化,蒙克在大致接近真实性的基础上,将现实生活中黄色的地、蓝色的水、橙红色的天空都进行了夸张的处理。这几种色彩放在一起呈现的画面效果是沉闷的。红色的天空代表着激情,寓意着血色、危险与死亡;黄色的大地体现着人物对世界的忧虑不安与彷徨并且含有暴力的意味;蓝色代表着忧郁,这种颜色还出现在人物衣物上。用蓝紫色点缀亮部,黄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补色在画面相互矛盾与对立,这种补色在画面中多次出现。
(三)线条的表现
从蒙克的画作中总是能看到许多扭曲的线条,大量扭曲而绵延的曲线让画面呈现一种动荡不安的律动感。《呐喊》中人物、天空以及河流被融合的线条分隔开,线条服务于整个画面,画面因线条而呈现一种旋转、粗犷、强烈的节奏。《呐喊》中用蒙克用视觉的特征来代替听觉的感受,将声波进行图像化的表现,把尖叫这一听感变成一种可触到的视觉感受。《呐喊》中所有的表现形式都服务于那一声尖叫刺耳的声音,将抽象意象表达到了极致,如此,作者将画面中的孤独与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吶喊》的再创造
《呐喊》中的人物可以说是代替人类对整个世界发出呐喊。作品原本的名字为《自然的呐喊》,这幅作品不是对于某个特定时空的某一声呐喊,而是蒙克在代替世界中的每一个深处忧虑中的人类呐喊,正是这一用意使得《呐喊》这一作品享誉世界。在 21 世纪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用着“呐喊”的表情包,由栗田穣崇(日本)所创造的 emoji、苹果公司发布的 iOS 系统让这系列表情包席卷全球。《呐喊》逐渐超越了绘画艺术范畴,成为整个艺术文化的宝藏,对于现在视觉艺术以及流行文化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八、结语
回顾蒙克的艺术生涯,创作的主题似乎都与死亡、痛苦与忧虑相联系。他所处的社会处于世纪之交,工业革命带给人们更广的探索空间,蒙克也是深受其影响。从蒙克多幅自画像中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通过研究蒙克《呐喊》绘画语言,更加深刻地了解蒙克可知,正是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而成就了他。同时,蒙克的绘画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在生活中汲取灵感,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在艺术的道路上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宋玉成.外国美术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2]爱格尤姆.蒙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3]巴尔.表现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盛百卉.表现主义艺术溯源及精神内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8).
[5]文静.爱德华·蒙克:在《尖叫》的背后[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2).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