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思考和对策研究
2020-09-12刘晓霞
摘 要:青少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未来铸造者,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学校德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因此要把理想和信念这杆旗帜通过教学树立到学生心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构建传统文化进校园、走进课堂教学的机制,同时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重视多重载体的综合运用,形成协同效应,注重实践,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内涵的价值认同,促进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自身使命担当。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铸造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德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传承至今,在时代的发展中兼收并蓄,不断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让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之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不仅凝聚着古圣先贤的处事智慧,也传承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教育的本质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对于构筑中学生价值观的根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因此如何利用道德与法治课,让传统文化变成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营造崇尚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粒扣子,显得至关重要。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重要意义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排在首位。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根据2011年版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提到“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2017年9月投入使用的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内容选取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过去和未来,其所表达的中华精神、中国灵魂和中国文化都为更好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奠定基础。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烙印中深深地镌刻到中华民族的生命中。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年轻一代传承的最好方式。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同时有利于引导青少年主动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使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参与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业的传播当中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去。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走去,方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应树立起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理念
新课程改革指出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身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素养会影响教学。因此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和底蕴至关重要。首先,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牢固树立传统文化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理念,让传统文化教育助力于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注重梳理课本中所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会利用互联网等现有资源深入挖掘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精神。再者,给学生一碗水的前提是教师得有长流水,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用传统文化精神来教育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知识,方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有所拓展、有所延伸。最后,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教师要学会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充分用好身邊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创造可供学生感受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乡土文化,从而树立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传统文化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舞台上奠定基础,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升华。
(二)构建传统文化进校园、走进课堂教学的机制
传统文化教育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基于此,首先要制定每学期传统文化教育计划的长期的规划,力求让传统文化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体系化和规范化。同时,开展课前《新闻播报三分钟—我所知道的传统文化》,通过学生自主准备、自主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乡土传统文化教育,建议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主题公园,了解当地风俗文化,增强乡土认同感。课堂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注重借助榜样的力量,利用课堂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融入教学,如用《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永流传》等丰富课堂教学,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同时提高课堂美育和德育效果,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三)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真正滋润青少年的心灵,从而转换为行动,关键在于其是否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产生心理共鸣。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举办“传统文化知多少”的比赛,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传统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让学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遨游,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化了学生的使命担当。以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为例,尽览宁静宏伟的人生图书馆,有太多关于青春的诗歌,因此在导入新课中利用席慕蓉的《青春》为背景情境,以青春诗行引领整课,为整堂课营造年轻、诗意、书香的美好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依次设计初次体验,青春有格;青春有悔,行己有耻;止于至善,青春有格三个篇章,在教学中从中国传统文化阐述青春的格调。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实际,在让学生在知道“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古代圣贤语录,通过教师解读和学生分享,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要有知耻之心,要学会自省和慎独,向贤者学习等精神。同时在课堂最后,设计“中国少年—扬帆起航”这一环节,带领学生诵读《少年中国说》经典语句,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实现课堂的情感升华。在本框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都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中要求做到慎独、以修身为本教义传达给学生,要求学生读圣贤语,品民族精神,始终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展现传统文化孕育下的当代中华少年风采。
(四)注重实践,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知行合一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标准,它启蒙于课堂,同时又是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在课外的延伸。通过课堂,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国发展的故事,又要润物无声地通过社会实践,让青少年以脚步丈量祖国,读懂祖国。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营造“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场情景,通过模拟让学生能够有所参与,形成感性体验,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注重协同多方社会资源,尽己所能给学生提供可供参与的场所,亲自参与亲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当学生在把课堂中学到的爱国主义情怀、优良素养等融入具体实践中,这些实践又会成为新的教育资源,从而使民族精神的正能量真正得以发扬和彰显。以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中《中华文化根》内容为例,可让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参观甘肃博物馆,在课堂中利用热播的文博物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甘肃博物馆的介绍视频让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魅力,开启中华文化之旅。让学生在寻文化根,固文化根,强文化根中感受传统文化从远古走向现在,向人们诉说它们的前世,并用它们的今生告诉人们何以中国,何谓中华。从乡土资源出发,利用学生的亲身参与,让传统文化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这片天地中落地生根。
传统文化沿着历史的脉络向人们走来,又在每一个时期以鲜明的时代性在熠熠发光。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正确认识其历史价值,从历史中出发,向未来走去。用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让他们自觉成为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走向世界,共同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今后必将坚守文化立场,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講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中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Z].教基一[2014]4号(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404/xxgk_167213.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Z].教基〔2017〕8号(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3]肖川.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G].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49).
作者简介:
刘晓霞,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