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的教学思考
2020-09-12徐昌才
摘要:教学《项羽之死》可依据文章内容与行文思路,巧妙抓住“死”“泣”“快”“义”“面”等关键字词展开教学,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既有力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其想象空间,又巧妙助推学生掌握人物的思想、精神与性格。
关键词:《项羽之死》;思想性格;教学思考
《项羽之死》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记叙的是项羽一生最后的阶段 ,由垓下被围到乌江自刎是《项羽本纪》中的一幕悲剧。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品读标题,抓住一个“死”字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作品中不同人物有不同的死法,不同死法揭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宋代词人李清照曾有诗咏叹项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之死,“死”出了风采,“死”出了豪气,“死”出了道义,“死”出了尊严,可谓可歌可泣,感天动地。
《项羽之死》中项羽是如何死的?“死”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思想性格呢?笔者引导学生共同品读《项羽之死》一文。全文共四个自然段,按照事件和场景来划分,可以分为三个场景: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景展示了人物的精神风采。
学习第一个场景“垓下之围”时,可抓住一个“泣”字认真研读。项羽流泪,而且是“泣数行下”,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项羽是在什么情况下流泪?为何流泪?‘流出了怎样的内心世界?”项羽是在四面楚歌、兵少食尽的境况下“泣数行下”,哭得一塌糊涂,哭得感人肺腑。项羽所哭者何?“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哭当年力能扛鼎,豪气干云;二哭如今兵败如山,时运不济;三哭宝马不逝,无可奈何;四哭生离死别,依依难舍。可见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可见英雄末路,凄惨悲凉。如此之哭,对手下将士有何触动?文中写道:“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将士皆哭,又是为何?一来为自己陷入绝境,即将灭亡;二来感动于项王情义,悲悲切切。一个“莫能”写出了将士的感动之态与不忍之心。《项羽本纪》中的“巨鹿之战”一节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里用“莫敢”是为何?“莫敢”二字写出了诸侯对项王的敬畏。一个“莫能”,一个“莫敢”,情境不同,心态也不同。
司马迁是史学家,也是文学家,其记录历史人物常常运用文学手法,将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刘邦和项羽年轻时候看到秦始皇出行时的不同感叹,由此窥见二人不同的心态与气度。秦朝末年的项羽和刘邦见到出巡的秦始皇时,都说过一句极为霸气的话。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直白之极,一腔鸿鹄之志显露于世人面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就是为了这份不甘于落后的抱负,项羽开始了人生的奋斗之旅。刘邦在咸阳看见秦始皇时说:“大丈夫当如是耳”,含蓄文雅,一种潜心笃志腾然于蓝天之上。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为了这份不甘平凡的抱负,刘邦开始了人生的蝶变之旅。通过对项羽和刘邦各自惊世之言的分析,可以看出二人在抱负方面的共同点:一方面是不甘平凡,另一方面是不满现状。
学习第二个场景“东城快战”时,可抓住一个“快”字来体会人物的心境与性格。“快”为何意?一指项王作战速战速决,快速利索,果断勇敢;二指项王痛痛快快打一仗,彰显自己的英雄风范。或者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爽快”的“爽”。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唐代的边塞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士们驰骋沙场,浴血奋战,大义凛然,竟然视死为“醉卧沙场”,竟然为此感到畅快淋漓。这就是“爽快”,这就是热血男儿的豪气干云。
“东城快战”一节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项王的人生“快意”,战斗风采?“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漢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八百壮士连夜突围,南出,驰走,越过重重封锁,汉军竟然天亮才发觉,可见项王行动之利索、神奇、隐秘。“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八年征战,七十余战,锐不可当,势如破竹,雄霸天下。陷身绝境,落荒而逃,项王还夸耀身手,张扬战功,快言快语,得意洋洋。“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比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誓言“溃围”“斩将”“刈旗”,一再强调“为诸君”,说话干脆、果断,语势凌厉,自有一种霸气。如此作为,仅仅是为了诸君,为了证明“战无罪”,言下之意就是说“我项羽真是个英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一汉将。”“大呼”“驰下”“斩将”,三个动词,连贯而下,语速飞快,动作矫健,足见项王的骁勇、威猛。“遂”是“于是就”的意思,突出项王杀敌轻而易举,手到擒来,可谓神速、神勇。“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写项王的神态,怒目圆睁,厉声斥吼,威慑敌胆,吓退兵马,突出了项王的霸气和神勇,也可看出他的快意。项王“复斩杀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项王再次突围,斩杀都尉,斩杀敌兵,几十上百人,自己这边仅仅损失两名骑兵。可见其武功高强,神勇非凡。项王“乃谓其骑曰:‘何如?”,沾沾自喜,洋洋得意。项王作战,只是想证明自己,完全不顾眼前的危险。
“东城快战”一节,言语、动作、神态,无一不突出项羽作为一代枭雄的威猛、凌厉、快意、豪迈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三个场景“乌江自刎”时,着重抓一个“义”字。这个场景主要描述了三件事情:拒渡、赠马、赠头。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项羽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细细分析,项羽拒绝渡江有四个理由:一是顺天而为,不违天意;二是八千江东子弟战亡,“我”要是渡江苟活的话愧对兄弟,不合乎道义;三是愧对父老乡亲,当年离开江东,辞别父老乡亲,应该是男儿立志出乡关,不得功名誓不还,当年许下了豪言壮语,如今痛失江山,兵败至此,无脸去见父老乡亲;四是即便父老乡亲不说什么,项王也倍感惭愧。通过对四个理由的分析不难看出项羽看重荣誉、功名、尊严、情义胜过生死存亡,他希望轰轰烈烈地死,不愿意毫无尊严地苟活于世,应了孟子那句话“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就是“义”。关于赠送亭长宝马这件事,文中写道:“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由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是项羽对自己的战马感情深厚,不忍心杀害它,也舍不得离开它;二是项羽尊重长者,敬送战马,表达感激之情。不忍之心和感念之情,均是项羽之“义”。自刎赠头一事,更可见项羽“义薄云天”“大义凛然”。“吾为若德”,是勇敢无惧,是豪迈果敢,是慷慨大方,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气节,是巍巍如山、朗朗如天的人格写照。对比之下,那位手指王翳、确认项王的叛将吕马童则显得无比渺小,微不足道。他追杀项羽,指认项羽,目的只有一个,奉命行事,邀功请赏。他的贪婪、自私、卑劣,从侧面烘托出项羽的豪勇与义道。设想一下,如果项羽不自杀,而是落入汉军之手,会是什么结局?项羽可能会死得屈辱、难堪,死得毫无尊严。唯有自杀或是奋力一搏,战斗至死,才可赢得尊严。
教学“赠头”时主要抓住一个“面”字来作文章。“面”是什么意思?谁面对谁?之前又是怎样的状态?为何不敢面对?如今为何又要面对?面对项王有何目的?追问这些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细读、深读文本,分析、思考情境,从而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面”是面对的意思,依据语境,最好理解为尴尬地面对,吕马童尴尬地面对项王。在这之前,他一直带头追击项王,但是不敢面对项王,因为他曾是项王的部下,后来背楚投汉,他的身分是叛徒,心中有愧。如今,项王“顾见吕马童”,刻意反问曰:“若非吾故人乎?”这是对吕马童的嘲讽和鄙夷,吕马童不得不面对。结合后面的情节来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吕马童面对项王,帮助王翳指认项王,自然是想邀功请赏,可见此人的贪婪、卑劣、猥琐。与之相比,项王则是巍巍高山、天地英雄。“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所言所行,英勇无畏,悲壮激烈,大义凛然,顶天立地。
综上所述,项王者何?烈火焚烧方见真金本色,沧海横流才显铁血意志,太史公将项羽置于人生绝境,让他杀出重围,引吭高歌,快战一时,挥剑自刎,陨落了无比珍贵的生命,成就了无比高贵的灵魂。项羽就是一个集儿女柔情、铁血神勇、凛然道义于一身的天地英雄。壮哉项王!义哉项王!
作者简介:徐昌才(1967—),男,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诗词文化和散文随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