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问:如今,你何时才会仰望月亮

2020-09-12策划执行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望月模样月球

@策划/ 执行/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逐渐解除疑惑,接近真相,不断开拓,勇敢向前的历程。“月亮”从神话传说中走出,逐渐被人类以“月球”的形态描画,于是,与之相关的意象、诗句、文章,慢慢地不再承载巨大的解构功用,而逐渐成为历史,成为过去。

不管是否承认,如今的人们已习惯低头,而少有仰望的时刻。如今,你何时才会仰望月亮?问道世间人,或许只是为了确定一点:月亮,从来与我们相依相伴,从来都是我们心灵的皈依之所。你看或者不看,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仰望月亮的10个瞬间

@肖 尧

1.某个晚归的夜晚,淡淡光辉笼罩地面,抬头,满月一盘。

2.作为离乡多年的游子,突然在某个难过的时刻开始思念亲人,推开窗户,抬头望月。

3.每年的八月十五日,这个特别的节日里,终于想起月亮。

4.电视新闻里突然有最新的登月消息等,推窗望月。

5.看到与月球有关的科幻电影作品或电视剧作品。

6.某天翻阅《红楼梦》,看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好好审视了一下月亮——可惜非满月。

7.家里的小孩子在哭闹不休,为转移视线——“看,天上是什么?是不是月亮呀?月亮里是不是住了一位仙子?”

8.哼唱与月相关的歌曲,“月亮走,我也走……”,回想起小时候与月相伴前行的夜晚。

9.此时此刻,写这篇稿子时……

10.……

那一片月光

@小 娜

记得多年前的一片月光,轻轻地落到墙角枝叶婆娑的枣树上,在小院投下淡淡的斑驳的光影。有一点晚风,暖暖的,柔柔的,送来墙外的花香。枣树的影子也随之微微摇动着,一会儿爬上墙,一会儿又爬上窗。我惬意地躺着,头枕在奶奶的腿上,奶奶盘腿坐在小院的石床上。大大的石床,经过白天太阳的炙烤,傍晚时,存着温热,躺在上面,一点也不生硬冰凉,背后暖暖的,无一处不熨帖,无一处不舒坦。门槛上,石磨前,矮墙旁,或坐、或站、或蹲的,是熟识的乡亲。有叔叔,有婶婶,也有不属本家的旁姓近邻;有前村的,也有后沟的,还有对岸跳河过来的。在清风送爽的夏夜,一帮人就那么漫无主题地闲聊攀谈。中途,陆续有人离开,也陆续有人参与进来。话题却一直不间断:一会儿是谷子的长势,一会儿是近来的天气,一会儿是谁家的猪下了几个猪仔,一会儿又是谁家的儿子说了亲事……那时候,我们的小村庄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点着煤油灯。那时候,乡亲们劳作归来,最惬意、最经济的消遣,就是在敞亮的大院里嬉笑聊天,直至睡意袭来时,才各自回家,划一根火柴点亮煤油灯,然后脱鞋上炕。

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七八岁的模样。大人们的话题,有些能听懂,有些略知一二,有些压根不知所云。但是,我却极其喜欢这样的夜晚,愿意听着他们的聊天声,兀自不声不响遥望上方的月亮。那时候,我还不曾听过“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句歌词,但是,那样的美景,我却望了一夜又一夜……

那些月圆之夜

@青 柚

何时才会仰望月亮?我问自己。

细细想来,大概是每个月的月圆之夜了。

生活在农村的那些童年时光里,月明星稀的夜晚,总是给我们这些小孩子提供了额外的团聚时间,可以肆意打破想象力,编造些妖鬼神怪的故事出来。也许是这些故事给心灵的冲击太过难忘,后来的很多个夜晚,我在月光下完成了不少对琐碎生活的长篇大论。

后来的后来,这样的夜晚也再难得一见了。犹记得2015年夏夜,在某处山区的家属院中,满天繁星迷醉了我的眼,便在我的生活里消失不见。城市从来没打算给星空留下展示的舞台,只剩下月亮可以寄托我腹中那点小文青的哀伤。

不知道是不是因心存遗憾,每次准确地捕捉到圆月,我心里总能蹦出点什么来,或愉悦,或忧伤,或愉悦又忧伤着,仿佛有什么要喷涌而出,又什么也不想分享。这股子文科生酸溜溜的情愫,在日渐繁琐且单调的成人生活中,成了我短暂的、难得的“回归”时刻。十分钟,我可以拍几张照片,记几句冒出来的金句,唱几首乍然闪过心头的歌,或者什么都不做,痴痴地望着。这应该是我脑海中最后的乌托邦了。

何时才会仰望月亮?我问自己。

心底的声音告诉我,在每个需要停下的时刻!

今人抬头望月

@明 灯

古人眼中的月是什么模样的?在古人眼中,月亮应是永恒与古典的。是一轮白玉盘镶嵌在天上,是无限情思幻化成团圆的模样,是心灵呵护,摩挲的梦想。“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它若即若离地凝视人间,一如我们深情地仰望它。我们能掬起一捧散金般的月光,却永远抵达不了它空山幽谷般的灵魂。我们在人间不停地跋涉,想着一些如月般的容颜和如月般的话语,而月,只在苍穹深沉地思索。

今人眼中的月是什么模样的?当今天我们眺望月球时明白,月球上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已知有100多种矿物,仅月海玄武岩中就含有可开采钛金属至少100万亿吨。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月球表面的月壤中有大量通过太阳风吹来的氦-3,这是一种安全、清洁又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目前据保守估计,月壤中有100万吨氦-3,用来发电可满足地球1万年的能源需求。此外,大量探测表明,月球两极有大量的水资源,引力只有地球的1/6。未来,随着人类利用月球资源能力的提高,月球有望成为人类飞向火星、开展深空探测的一个天然航天港。

今天的月亮,不仅有古典之美,更是可以触碰与探索的高地,也见证着我们国力的兴盛。

猜你喜欢

望月模样月球
到月球上“飙车”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清供、望月
你的模样
品诗赏词
望月怀远
2030年的首都啥模样?
录唐·杜甫诗《望月》(草书)
冬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