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命题解读及范文

2020-12-16吉林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共创演讲稿世界

@吉林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题】

文题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试题材料,分两层:第一层引用的两则是关于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的名言;第二层聚焦疫情,描述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的互助行为。从内在逻辑上,我们可以把引用的名言作为观点,疫情互助之为是对观点的有力证明,且两则材料形成有机整体。第二部分是明确具体写作任务:一是确定写作场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二是确定写作主客体——“中国青年代表”和“世界青年”;三是明确写作主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四是明确文体要求——演讲稿;五是注意细节暗示——中文演讲,意味着在行文的时候不要出现夹杂外语的情形。

考生在立意方面需要具备这样的思维素质:化宽泛的主题为具体的立意,即把“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由“大”化“小”。也就是说,面对这个主题,我们青年人应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样?这是立意的关键。最忌“政治化”的语言,大而不当。

构思角度提示:

角度1:携手同一世界,为什么青年要共创未来。

由青年具有的特质入手来行文,采用演绎思维的构思方式,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人类的希望。“未来”是青年人的天堂。青年期是人生探索的大好时光。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和发明,都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29岁,发明电灯时31岁;牛顿提出微积分时22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26岁。

角度2: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如何共创未来。

从国民责任担当入手,引用中外名言,如作为一个好国民,第一条件是他要能够并愿意凡事尽责,全力以赴。每一项公民权都对应一项公民责任。责任趋向于有能力担当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后用当代典型事例进行佐证,如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制作的中国传统美食、工艺等内容,不仅在国内拥有大量观众,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拥有各国粉丝数量也多达700多万。她制作的视频引发广大外国网友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现象级话题。李子柒懂得“传播文化,匹夫有责”的道理,成为了传播文化的重量级人物!

角度3: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什么样的未来。

这个角度的立意要具有前瞻性、鼓动性,如可以有如下立意: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在跃向未来的赛跑中,穷国和富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用事实材料进行论证,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理念,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

【破解失分点】

作文要求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代表中国青年参会并发表演讲。这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除了完成必要的任务之外,写作本题的关键是对大会主题内涵的体悟与思考。一般而言,立意高,作文分值就高。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哪些环节才能避免失分呢?下面就根据本年度考场作文的具体情况,与考生们谈谈作文中常见的几种误区:

(一)任务完成得不彻底。

1.文体特征不鲜明

(1)作文要求“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这是“硬杠”,意味着不允许写成其他文体,但有的考生却写成了一般议论文。即使关注了要写“演讲稿”的要求,演讲稿的格式也不完整,有的开头虽然有称呼,但对象弄错了,竟然出现“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这样的称谓;有的没有“演讲完毕,谢谢”之类的结束语。

(2)演讲稿的“现场感”不强。有的演讲稿开篇就是“讲”,没有任何铺垫,这里的铺垫不仅是必要的称呼,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创设一种与观众共融的“和谐氛围”,为很好地完成演讲做必要的“现场”铺垫,这样的代入感是必要的。

2.与“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要讨论的主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脱轨。

考生不是紧紧围绕论坛主题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而是另起炉灶,把政治、历史的“公共话语”贴上标签“写成”所谓的作文。如有的考生大谈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就是不涉及“青年”,就是不说“携手共创”。

(二)观点不鲜明,思路不清晰,结构不完整

与其他文体相比,演讲稿对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的要求更高。有的考生标题完全照搬作文主题“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把主题当自己作文的标题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就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就显示不出来考生思维的独特性,同样观点也就不鲜明,更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淖中。在行文的时候,有的考生一会儿谈青年如何做,一会谈世界人民如何做,这样的概念模糊又交叉,导致行文思路的“胶着”,显得思维混乱。有的考生不注意演讲稿的前后呼应,“虎头蛇尾”现象不时出现。

(三)选材不典型,没有说服力

任何文章,选材必须典型,必须要有说服力,才是好文章。所谓典型,不仅是事例能准确证明论点,更重要的是,要选取正能量的,且人们已经公认的材料。如,有的考生在作文中直指某个国家在疫情中应对不当。笔者认为,作为全国性的考试,这样的例子还是不要出现在考场作文中。

【名师下水】

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

@刘万春

与会的各国青年: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被贵论坛邀请,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并发表演讲,我的演讲题目是“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

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每个青年都应该是梦想家,在校园里学习新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乐观向上;古老的文明遗产始终能够供世人瞻仰;生活在美丽家园,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不同国家、民族,应该团结起来。我们人类文明的巨轮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除了我们本身,孤立无援。我们必须一起掌文明的舵,躲避未知的暗礁、冰川,我们瞭望,我们抗争。我们应当共同赋予漫长岁月以文明,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我们都始终在一条巨轮当中。浩瀚星海,只有地球是我们唯一的栖身之所,我们必须一起在孤独宇宙中繁荣地生存,守望幸福家园。

我们想要怎样的未来?中国的哲学家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中国的处世哲学与西方的先哲智慧不谋而合,我们都首先是人类的一员,然后才是一个国家的公民,自由、博爱、世界大同的思想也是我们的普世价值,我们的人性深处,有悲悯,有对美的追求,有对和平的向往。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山川江河不能限,巴别通天塔的阻隔也不足以让我们气馁,我们始终向往着交流、和平,就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伴着编钟袅袅之音,我们唱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如千年前的模样。中国,始终在为那样一个美好、和平、大同的未来努力着。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但在未来的征途上,我们青年应该如何做呢?

我们青年一辈应肩负责任与使命前行,让世界更加文明,让国家相信真理,无论世界前进还是倒退,无论科学昌明还是黯淡,都努力站在人类的最前列。秉持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的理想,为使世界更加美好不断努力奋斗。

诚然,我们能看到青年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它的不可控性一旦被恶意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句话:“群体中的人做事时有着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各国在合作中应坚定和平与发展主题不动摇,共商共建共享文明世界,良性合作追求共赢。青年一代应时刻保持清醒,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此的万夫一力,才能天下无敌。

愿我们青年都能“以梦为马”,都能感受到春暖花开。我们想要这样的未来,也需要创造这样的未来,哪怕茫茫宇宙只不过是一片黑暗森林,我们人类也应该在岁月洪流中携手共进,引吭高歌。青年者,中流砥柱,国之重器,更应展现我们的青年力量!

电影《明日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只狼,总是在争斗,一只叫黑暗与绝望,另一只叫光明与希望,哪一只狼会胜利呢?”

“那要看你喂的是哪只。”诚如斯言。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共创演讲稿世界
共享丰收喜悦 共创美好生活
共创美好生活
阳光住进我心里
“三招”助你写好爱国演讲稿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祖国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