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省11市转型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2020-09-11雷豪
●雷 豪
一、调研基本情况概述
我们先后调研了大同—朔州—忻州—吕梁—临汾—运城—晋城—长治—阳泉—太原—晋中等11个市,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各市重点企业,共53户,在考察基础上,与各市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进行座谈,对各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1.经济规模逐步增大。从经济规模看,2017年,山西11市GDP在672亿~3382亿元之间,太原市最多,达3382亿元,占全省的22.5%,阳泉市最少,才672亿元,长治、运城、临汾、吕梁、晋中、大同等6市在1000亿~1500亿元之间。与相邻的河南省相比,差距较大,河南省会郑州GDP达9130亿元,远超太原,GDP2000亿元以上的市达12个,而山西只有太原市。
2017年各市GDP及三次产业比重
2.三产结构日趋合理。从三产结构看,2012—2017年,各市的三产比重逐步增加,二产比重渐渐减少。2017年,6个市的三产比重超过二产比重。一产占比最大的市是运城,唯一的一产比重超过10%的市,达16%,一产增加值213亿元,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市。二产占比最大的市是吕梁,高达63%,二产增加值825亿元。三产占比最大的市是太原,高达62.6%,三产增加值2069亿元。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00强)分行业相关情况(单位:个、%、亿元)
3.工业内部行业发展依然偏重煤电。2017年,收入前100强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工业、焦炭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等7个行业。2016—2017年,山西煤炭工业、焦炭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等4个行业增加值比重由72.8%上升到77.5%,利润总额由134.8亿元增加到870.7亿元,增加了5.45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由11.3%降至8.9%,但利润总额由34.2亿元增加至74.2亿元,增加了1.16倍。食品工业增加值比重由4.6%降至3.8%,但利润总额由33.2亿元增加至35.3亿元,增加了6%。化学工业增加值比重由4.2%降至2.9%,但利润总额由-28.2亿元增加至-9.3亿元。
二、各市转型发展各具特色
各市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以山西省转型项目年为契机,推动本市经济转型发展。通过调研,可以肯定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各市不可能脱离煤炭、电力而发展,只能抢抓机遇、锐意转型,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尽快实现新旧动能顺利转换。各市谋求的转型发展不尽相同,具体发展特色如下:
1.大同:大同蓝。大同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天特别蓝。大同蓝是大同对外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大同虽说是产煤大市,但是主要是外运,煤炭深加工产业很少,焦炭产量才11.4吨,仅占全省的0.1%。大同给我们的第二印象是市政建设适当超前,道路的设计、城墙的恢复、景点的打造,俨然是一个大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由于长时间开采煤矿,许多地方出现沉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同市政府与企业共同修复生态、谋求转型,共同探索在采煤沉陷区发展太阳能产业,山上成片的太阳能晶片,正将用之不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从而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2.朔州:北方陶瓷之都。朔州2017年煤炭占到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此外,由于去产能的政策,1000万吨产能的水泥利用率只有30%。排在煤炭产业之后的,就是朔州一直打造的陶瓷行业,着力打造北方的陶瓷之都。近来,朔州从广东引进陶瓷生产线,正在热火朝天、源源不断地制造着各类陶瓷产品。还有日用陶瓷,从制作白胎器形、设计花纸、贴花、烤制等程序,生产出上亿件,主要出口中东国家。
3.忻州:“特色农业之乡”。忻州煤炭、电力、冶金占比达90%以上。煤炭产量1亿吨,现代化矿井少,受去产能影响,寻找转型路径,积极发展煤炭深加工、煤电联营等。忻州还是铝土矿储量最丰富的市,储量达3.17亿吨,占全省27%。忻州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小杂粮、中草药(黄芪、党参)、干鲜果等,积极争取生态原产地产品、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标识,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4.吕梁:“工业大市”。吕梁基于传统发展优势,从三方面积极推动工业发展。一是积极延伸焦化产业链。焦化深加工率仅有1/3,焦化企业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进行产品深加工。二是发展煤电铝材一体化。充分有效利用相对丰富的煤炭、焦炭资源,构建局域电网着力破解电价高的难题,积极发展铝工业,在兴县布局的43万吨电解铝项目于2018年5月23日正式投产。三是积极发展白酒产业。吕梁是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生产能力15万吨左右,其中,汾酒集团5万吨,中汾集团等公司10万吨,实现利税35亿元左右,与其他知名酒企差距较大。吕梁打造了汾酒等驰名商标,进一步对标“茅台”等高端品牌,丰富营销手段、开拓营销渠道,同时,破解白酒企业体制机制等障碍,提升吕梁白酒的市场竞争力。
5.临汾:“钢铁之市”。临汾的煤焦冶电占工业比重较高,达86.9%,主要发展钢铁、焦化、铝工业等三个行业。临汾的钢铁基地主要位于曲沃工业园区和侯马工业园区,主要企业有山西建邦集团、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立恒钢铁集团等。焦化园区主要布局在洪洞、安泽、襄汾等三个地方,主要生产焦化深加工产品。临汾还积极发展铝工业,拥有氧化铝240万吨、电解铝70万吨、铝板带箔60万吨的产能,主要企业有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
6.运城:“农业大市”。运城市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市,2017年,粮食产量30亿公斤,水果60亿公斤,积极发展以粟海集团、忠民集团为龙头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在工业发展方面,为推进医药、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成立专项发展基金。汽车产业以大运汽车集团为龙头发展,主要生产重卡、新能源汽车等。钢铁产业以建龙集团为龙头发展,主要生产热轧卷钢、优特带钢、球团等。铝镁合金产业拥有氧化铝330万吨,电解铝80万吨,原镁30万吨的产能,以银光华盛公司等为主发展,进行镁铝的深加工。
7.晋城:“铸造之乡”。晋城铸造产业属于传统行业,也是继煤炭、电力之后的第三大行业。晋城铸造行业有人才、技术等优势,主要生产铸管、市政铸件等产品,生产的铸管占全国1/3,各类产品应用于汽车、农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铸造企业存在关联度不大、创新能力不强等特点,未能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晋城努力促使铸造企业抱团发展,制定标准,打造统一的基础设施,统一进矿、冶炼,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机制。只有不断加强科学管理能力,提高智能化装备水平,切实提升铸件产品品质,才能促进铸造行业集群化、绿色化发展。
8.长治:“转型之星”。长治拥有煤炭和钢铁生产企业,积极创新,锐意进取,探索经济转型之路。一是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作为煤炭深加工“十三五”规划的示范项目——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经投产,生产的费托轻质油、重质油、重质蜡等高端油品等深受市场欢迎。二是勇于创新,开发新产品。潞宝集团通过创新研发的10万吨己内酰胺装置正式投入生产,实现了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精细化工的转型升级发展。中科潞安开发的深紫外LED,将会带动中游器件封装、下游白色家电杀菌消毒应用产业的发展。
9.阳泉:培育石墨产业。阳泉是11市中地区生产总值最少的市,只有672亿元(2017年),与排名第10的忻州尚有200多亿元的差距。阳泉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谋划转型,发展现代煤化工、新材料产业等,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多元发展的路径。在现代煤化工方面,推进阳煤集团平定化工有限公司2X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此项目是阳泉市最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发展项目,是建设百万吨乙二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主要研发、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等产品,主要有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格里泉海碳素有限公司等。
10.太原:“制度创新”。太原积极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以产业链的方式发展产业,新引进金港百万吨铝镁合金产业链项目,主要建设年产40万吨交通运输轻量化铝镁合金材料、50万吨建筑铝板材、10万吨铝合金家私三大生产线。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建立运作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示范区是由八家开发区整合而成,理顺示范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通过体制创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太原工业强市,设立200亿基金,用于奖励创新创业。
11.晋中:产业多元发展。晋中力争发展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太阳能等,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企业——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研发占收入比重达18%,增速达30%以上。积极与省内企业建立上下游联系,构建较为完整产业链,正与太钢集团就采购钢板事项建立合作意向,与潞安集团就润滑油事项建立合作意向。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招商零部件企业,力争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年底投产,从而实现以商养商、精准招商。另外,晋中还有以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纺织机械行业,以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液压行业,以晋能集团晋中超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组件项目为代表的太阳能产业,以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山西广生胶囊有限公司(主要制作胶囊,400亿粒,附加值低)、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医药行业,以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饼干、馒头片等,未能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代表的食品行业。
三、山西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市意识到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但是转型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不知该从哪个产业突破,产业转型异常艰难。各市资源禀赋不同、地理人文各异、发展状况不一,但是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下:
1.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山西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深加工率低,农业基础尚不稳固。受地理环境影响,山西80%都是山地、丘陵,不适宜机械规模化耕作,山西耕地面积的机耕、机播、机收比重较低。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2016年,山西有效灌溉面积为1487.21千公顷,仅占耕地面积的36.6%。山西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4%,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依然“一煤独大”。全省11市(除运城市外)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是煤焦冶电。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阳泉提出:力争煤炭占比降一个百分点,寻找其他产业来补上这一个百分点。事实上,很难找到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即哪种产业可以作为新的增长点。
3.路径依赖依然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不强,焦炭、甲醇等产品价格相比上年上涨不少,企业不愿投入资金技改,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河北的一家企业从山西省某企业购进焦炭,进行深加工,但效益明显优于山西省企业。企业未能抱团发展。在晋城,作为优势行业—铸造行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但是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技术水平尚待提升,管理理念尚需加强。晋城市政府也积极出谋划策,带领重点企业负责人去日本、德国等铸造发达的国家去学习,但是由于先进铸造设备昂贵、资源共享的意愿不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没有形成等原因,铸造行业没有真正实现智能化、精细化。
4.新兴产业培育艰难。一些市积极谋划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吕梁、长治、晋中等三市都布局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吕梁、阳泉等两市布局了华为大数据区域中心等企业,但核心产品或技术未能完全落地这些地方,新兴产业的产量也不大,新动能尚未形成,新兴产业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四、调研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近期,在山西11市依然无法脱离煤炭、电力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思考:在煤炭、电力产业之后,哪种产业可以作为山西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山西是否有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山西制造究竟处于什么阶段?
1.现代煤化工能成为近五年来的主导产业么?现代煤化工是基于煤炭的深加工产业,是石油化工产品的补充,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潞安集团负责工艺的孙总对此的看法是:全国现代煤化工主要布局在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地,山西不是重点。另外,煤化工的经济效益与石油化工相比,不占优势。据相关机构分析,大型煤化工项目在国际油价70~80美元/桶、煤价约200元/吨时,经济上同石油化工的具有竞争力。山西的煤制油项目刚刚起步,设备正在磨合,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潞安集团的煤制油项目——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现已完成一期100万吨/年,效益逐步体现,项目的投产不仅填补国内外煤基Ⅲ+类润滑油基础油产品的空白,而且潞安集团成为了国内继昆仑、长城润滑油后第三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生产、自主销售的润滑油品牌企业。在未来五年,现代煤化工可以作为特色产业来培育。
2.山西有具备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么?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具有竞争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咨询管理公司等组成的群体,是国家或城市竞争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产业集群的定义,可以称之为集群的有两个:晋中的液压行业集群和晋城的铸造行业集群。
液压产业园区位于晋中榆次区,有240户液压企业,主要生产各类液压阀、液压精密铸件、液压电子产品、液压机械设备等,“十二五”末,液压产业园实现产值100亿元(太重榆液集团占到了一半),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大幅提升,逐步由单一的液压元件向高端自动化机械装备转型,实施液压精密铸件、液压配套件、液压机械装备等整个产业链发展。液压行业只有实现自动化、套装化,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晋城铸造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铸造生产基地。2017年底,从事铸造生产的企业上百家(其中,国家认定的铸造生铁企业8家),铸造生产能力250万吨,年产铸造产品182万吨,形成了球墨铸铁管、柔性铸铁排水管、市政类铸件铸管为主导产品,这三类产品的产量都分别占到全国产量的30%左右,主要用来配套汽车、农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备等。泫氏、骏通、金秋等企业为全国行业排头兵企业,部分产品多次获得“优质铸件金奖”荣誉称号。但是,这些企业之间竞争大于合作,专业化分工不细、产业链协同程度不高、品牌效应发挥不够,没有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受制于资金、技术未能升级改造,与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目标尚有差距。
3.山西制造是否由单纯制造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紧紧抓住制造业这个根基不放松”。只有勇于实干、积极创新,才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山西制造领域发展较好的企业之一——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0年山西省机电类出口第1名。公司现在拥有35万吨精密铸件、1亿件机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其冰箱、空调压缩机配件国内产销量第一。公司主要聚焦于白色家电、工程机械、汽车领域,从零件到部件,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逐步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导者、行业规则制定者。公司能够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制造模具及相关机械,制造出质量过硬、客户满意的产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参观了智能化程度不等的机床制造过程,正在研发的一种全新机床能够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相当于现在的三套机床,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五、山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几点建议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山西应当基于发展现状,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因地制宜,进一步明确转型方向和路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的关系。
1.创新驱动,农业品牌化融合发展。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积极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态原产地产品等标识,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名誉度。加大农业与工业、旅游、文化等的融合发展,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带动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
2.制造行业分类施策、有序发展。一是严格限制产能、动态调整产量。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在临汾的建邦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时,公司制造球墨铸造生铁等高纯生铁产品,积极研发热轧带肋高强度抗震钢、高强度盘螺、钢绞线用钢等产品,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锐意科技创新、延伸现有产业链,主要对于“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包括炼焦、煤制液体燃料生产、煤制合成气生产等。在吕梁的鹏飞实业有限公司调研时,公司基本形成了原煤——精煤——炼焦——发电或LNG的产业链,提出了如何利用粗苯的问题。
3.凝心聚力,择其一行(行业)久久为功。山西确定了9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但鉴于现有的经济实力,只能选其一点,进行突破,那就是节能环保业。节能环保范围大,山西需再聚焦某一领域,或高效节能产品或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等,这就要按照自身禀赋、结合实际情况,细化领域,加强创新,争取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以点带面,全面开花。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范围广、影响大的产业,包括六个主要领域: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节能技术和装备、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等。结合山西实际,我们应当积极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
4.专精特发展,提供更高价值。一是培育发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以满足客户特定需求,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运营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高商业价值。二是大力推进制造服务化,向整体方案解决发展。比如,晋中液压园区的企业努力由液压动力机械元件向整套装备发展,由齿轮等零部件的生产向变速箱制造发展。
5.发挥特色优势,壮大产业集群。建立完善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强核心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参与本行业标准制定,促进技术外溢与转移,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只有经过残酷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持续创新能力的磨砺,才能称之为“产业集群”。若做大做强榆次液压工业园区,要打造科技核心区,通过引进液压领域的龙头企业,凝聚各方智慧,推动液压技术不断取得进展。还要鼓励特色发展,由于企业的人才、资金等资源的限制,必须专注一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整个液压产业的技术进步“添砖加瓦”。着力打造两至三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于山西省行业发展现状和转型目标,建议打造液压产业集群、铝镁合金集群、通航产业集群等。
结语
本次调研时间较短,考察对象不全面,对山西11市经济发展规律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转型发展的一些思考难免有不周之处。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都要通过20~30年以上持续发展,才能有所成效。在转型过程中,转型路径的选择需要全面客观的调研、详细缜密的思考、艰难困苦的探索,才能找准经济增长突破口、找对转型发展路径。就现状来看,山西转型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转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