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晚归图》中交椅的形制和行为
2020-09-11万炜
万炜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1 宋人绘《春游晚归图》及其中的交椅
《春游晚归图》历史上有若干版本,其中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版本年代最早,它通常被称为“宋人绘《春游晚归图》(图1)”。该图为清宫旧藏,绢本设色,钤有“黔宁府书画印”和“仪周珍藏”二印,未有作者款印,绢本设色,纵24.2 cm,横25.3 cm。图中描绘了一名骑马官员及其侍从们春游归来时的场景,侍从们有荷担者,有肩茶床者,有扛交椅者,有手捧笏袋或提笼者,有的背负大帽,一人牵马,还有二人扶马蹬,另有二人作前导,正往城门方向行进。
扬之水先生曾对图中出行队伍里的名物及其制度做了详细分析[1],其中就包括交椅(图2)。但扬之水先生主要论及交椅在名物制度中的渊源,并非着重于该交椅的设计分析。文章主要从形制和行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春游晚归图》中交椅的形制来讨论其演进的原因,解读其微观的和宏观的行为来探讨该交椅与人之间的关系。
图1 宋人绘《春游晚归图》
图2 宋人绘《春游晚归图》中的交椅
2 《春游晚归图》中交椅的形制分析
《春游晚归图》中的交椅和明清时期交椅在形制上有诸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反映在具体的细节上。下文将从椅圈倾斜度、靠背样式与荷叶形托首、腿部构造与后撑粱位置3 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 椅圈倾斜度
这件交椅的椅圈与靠背夹角接近于垂直,与地面以及后撑粱也大致平行,同时期的图像,仅有岩山寺壁画中的交椅(图3)椅圈与之相似[2]。后来的图像,赵仲僴(传)《五王熙春图》中的交椅(图4)、明初朱檀墓出土的一件明器交椅(图5)也有这种与地面平行的椅圈;再往后明清时期的交圈椅,椅圈均和地面有明显的倾斜角度,平行于地面的椅圈不再出现(图6)。
从制作上看,平行椅圈的榫卯结构相对简单,而倾斜椅圈的榫卯接合需要更加精确的倾斜角度计算和更精细榫卯工艺,因此制作工艺上难度相对更高。另外,因为交椅椅圈是扶手和靠背一体,所以倾斜的椅圈与平行的椅圈相比,在扶手高度既定的情况下,倾斜角度越大,靠背高度增加越多。和早期椅圈平行的交椅相比,明清交椅往往采用“折衷”的做法,即扶手高度降低,靠背高度增加。这样的变化导致连接扶手的后腿上半截倾斜度也发生变化:后腿上、下半截的夹角变小,夹角变小又导致后腿上半截需比原来更长才能和下沉的扶手处相接,从而使整个椅圈弧线变长,弧度更大。通常明清交椅的后腿上半截会呈曲线状,为的是消除视觉上直线条的不协调感,如图6 所示。而《春游晚归图》中的交椅椅圈相对平行且长度较短,后腿上半截的长度较短,所以做了直线条处理。
因此,通过分析《春游晚归图》中交椅的椅圈造型,能看出早期交椅从平行椅圈向倾斜椅圈转变过程中椅子整体造型和比例的变化和调整,部件的细微变化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2 靠背样式与荷叶形托首
这件交椅由两根竖撑和两根横撑构成三段式的靠背,三段式背板中间部分的材质并不明显,可能是织物或皮革扪板,运用打槽装板的工艺。另外,靠背中间还有一根竖撑连接搭脑和下面的横撑,这在明清时期的椅子中是未曾见到过的。这根竖撑显然无法对人体背部受力提供支撑,那设计者是出于什么原因作此考虑呢?将这根竖撑顶端——搭脑上的荷叶形托首联系起来共同考虑,就能够得到答案。该竖撑与荷叶形托首应当是一个整体,如果缺少这根竖撑,荷叶托首与搭脑连接处的榫卯受力强度会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头部应力的作用下,托首处的榫卯耐久性必然会受到影响。托首和竖撑成为一个整体增加了一个受力点(竖撑下端与靠背下端横撑的连接点),使得托首处受力更加合理,耐久性也得到加强。
关于托首,这或许是宋代椅子的首创。托首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南宋。王明清《挥塵录》中记载南宋绍兴初年(1133—1136),梁汝嘉任临安知府,因“五鼓,住待漏院,从官皆在焉。有据胡床而假寐者,旁观笑之”,故有人向他推荐使用一种便于假寝的靠背交椅,说:“近见一交椅样,样甚佳,颇便与此。用木为荷叶,且以一柄插于靠背之后,可以仰首而寝。”梁汝嘉欣然接受,并说:“当试为诸公制之。”结果“又明日入朝,则凡在坐客,备一张易其旧者矣,其上所施之物悉备焉,莫不叹服而谢之。今达宦者皆用之,盖始于此。”自此,这种交椅得到推行,文中的“今”就是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1),重要官员皆用之。后来,这种交椅被称为太师椅。这种说法源自南宋理宗时的张端义,他在其《贵耳集》中写道:“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来自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因秦师垣在国忌所,堰仰片时坠巾。京尹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遗匠者顷刻添上,凡宰执侍从皆有之,遂号太师样。今诸郡守卒必坐银校椅,此藩镇所用之物,今改为太师椅,非古制也。”[3]这里的“校椅”即交椅,“秦师垣”即秦桧。因“奉承时相”而改进的交椅也因此被称作了“太师样”。
图3 山西繁峙县岩山寺壁画中的交椅线稿
图4 赵仲僴(传)《五王熙春图》中的交椅
图5 明初朱檀墓出土的明器交椅
图6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实测图
带托首的交椅图像比较少见,南宋时期仅有《春游晚归图》和《水阁纳凉图》(图7)中出现。明代图像中也有类似的设计意匠,但托首已不是荷叶造型了,椅圈的形式也不再出现。如明刊本《三才图会》中(图8)的托首为枕头造型,用两根柄和搭脑连接。明仇英《梧竹草堂图》(图9)中的交椅式躺椅应当和《三才图会》中的样式一致。南京博物院所藏一件明式家具交椅式躺椅实例,其制作年代为清中期(图10),托首不用柄,下端直接和靠背顶部横木相连,整个托首与靠背顶部横木齐平,这也是荷叶形托首的一种变体。
明清时期交椅的应用并不广泛,这一时期的图像资料显示圈椅和清代太师椅成为正式场合的主流座椅。带托首的椅子发展成交椅式躺椅,仅在私密场所以休憩功能出现,显得更加小众了。
2.3 腿部构造与后撑粱位置
最后是后撑粱(后大边)与后腿接合位置的问题。这件交椅的后撑粱与后腿接合处正好在后腿转折处,参考同时期的交椅图像,如山西繁峙岩山寺壁画中的交椅(图3)、《蕉荫击球图》中的交椅(图11)、江西乐平宋墓壁画中的交椅(图12),后撑粱与后腿的接合也都基本在后腿转折处。反观明清时期的交椅图像或实物,后撑粱与后腿的接合位置无一例外都明显低于后腿转折处(图6)。
这一细节的演变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这一定是工匠们在不断摸索中的经验总结,是对交椅整体造型和比例的不断推敲。如果坐面距离地面高度既定不变的话,后撑梁高度和后腿转角处一致使得座面以上部分靠背所占比例不高;而后撑梁高度低于后腿转折处,座面以上部分靠背所占比例就会增高。从座面上下两部分的比例来看,早期交椅到明式交椅座面以上部分所占比例是逐渐增高的,也就是说明式交椅(躺椅式交椅除外)后背的相对高度比早期交椅高。
图7 《水阁纳凉图》中的交椅线稿
图8 明刊本《三才图会》中的交椅样式
图9 明仇英《梧竹草堂图》中的躺椅式交椅
图10 明式躺椅式交椅实例
3 《春游晚归图》中交椅的行为分析
3.1 身体对舒适性的自觉追求
交椅是古代中国人对外来交杌(胡床)的改进和改良。在交杌的基础上,增加了靠背方便倚靠,到南宋时期又增加了荷叶形托首,使头部也能够得到休息,《春游晚归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明代以来交椅椅圈变得倾斜更有利于倚靠且贴合双臂的自然下垂,还有交椅式躺椅进一步增加了靠背和头枕的倾斜度,使得身体得到更好的承托,舒适性大大提升。
有很多家具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家具在舒适性上不如西方古典家具。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诚然中国古代造物受到儒家礼制思想的长期影响,多数场合需要正襟危坐,需要传达中正、中和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这些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但人的身体本能对舒适性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中国古代匠人创造性地发明了贴合人体脊柱的S形靠背板,符合人体工学的Ω 形的椅圈,坐面采用有弹性且透气的藤编软屉,并搭配椅披增加柔软度。《春游晚归图》中交椅的荷叶形托首,其设计意匠也是源于身体对舒适性的需求。
图11 《蕉荫击球图》中的交椅
图12 江西乐平宋墓壁画中的交椅
图13 敦煌五代壁画《五台山图》中的交椅
图14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件交椅
反过来看,《春游晚归图》中交椅荷叶形托首的运用,以及明代以来躺椅式交椅的出现,这些对于身体舒适性的合理追求是和中国古代礼制相违背的,因而是不被允许出现在正式场合的。所以人们见到的交椅图像,多出现在宫廷、贵族或官员们的私人生活场景中,此时的交椅不再需要正襟危坐,而是作为道具之一,衬托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品位,或是寄情于山水的内心写照,也可能是隐逸的情怀。
总之,古代工匠以及文人们在不断地摸索中,不断总结身体本身的行为需求,从而根据这些需求改良座椅,以满足订制者要求和理想。通过整理其形制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使这些行为需求在人们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3.2 行为的大众与小众
中国大约在汉代末期就有了高型坐具的文献记载,当时高型坐具还只是宫廷中被视为外来物品的新鲜玩意儿。魏晋时期开始,社会动荡和民族迁徙融合,人们开始逐渐接受高型坐具,从席地而坐转向低坐以及垂足高坐的生活方式,直到宋代全面普及,这一过程持续了大约1 000 年之久。
交椅就出现在唐宋之际高坐具兴起的历史进程中(图13)[4],匠人们为交杌(也叫胡床或马扎)增加了倚靠的功能,以便于在户外的活动也能让身体得到更好的休息。从早期交椅图像看,它最初只是大众化的家具,并没有政治上或阶层上的明确限定。例如图13 中身挎交椅者为前往五台山的香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4 件交椅,使用场景也都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图14)。另外,山西繁峙县岩山寺壁画中表现宋金宫廷生活的场景中也有交椅出现(图3)。如果说宫廷和贵族使用的交椅和普通人使用的交椅有何不同,那只会表现在装饰题材、材质、制作工艺这些方面,最核心的使用功能并没有不同。
因此可以说,北宋以前的交椅是大众化的,可以倚靠又便携的使用功能是它能够流行的原因。到了南宋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从前文所引用的文献可知,这时的交椅似乎在贵族阶层中流行起来,成为了身份的象征。特别是增加了荷叶形托首的交椅,更是被赋予了“太师椅”这样的称谓,因而和普通大众区分开来。到明代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交椅更多出现在兴起的文人画中,成为文人士大夫们表达自己情趣的道具和符号(图9)[5]。这时的交椅不仅实际的形制和过去比发生了变化,其象征性也发生转变。供个人使用的交椅,可视为微观的个人行为。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断变迁的个人行为需求,交椅经历了不断的改良和演变。大众使用的交椅,可看作群体行为,群体的数量越庞大,再加上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民族的家具文化、地域性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以及这个民族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
4 结语
《春游晚归图》中的交椅只是中国古典家具漫长历史中的一个图像,却也能够以小见大,从形制的分析归纳出家具自身的演进变迁,反过来这些演变的细节也能够为家具断代提供参考;从身体对舒适性的自觉追求讨论人的行为需求之于家具形制演变的影响;从行为大众化和小众化之间的转换探讨人的行为与家具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古代造物不仅是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也不止于简单的功能与形式描述,而是应该以新的视角来进行解读,对于行为的研究就是新的视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