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蓖麻基肥不同施用量对其主茎叶片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2020-09-11金方伦罗朝斌罗会贤吴康云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蓖麻横径主茎

金方伦, 罗朝斌, 罗会贤, 黎 明, 吴康云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6)

蓖麻(RicinuscommunisL.)全身都是宝,种子含油量高,叶片可以养蚕或制成杀虫剂或净化空气,茎秆可以制作绳索,蓖麻籽饼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1],其喜高温、耐旱,对环境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农村脱贫致富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2]。种植蓖麻既能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分蒸发,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3]。对蓖麻研究报道在引种、物候期观察、播种技术和种植密度等方面的技术措施较多[4-14],也有对种子处理等播种条件研究[15-21]。蓖麻施肥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22-27]。王晴晴等[22]研究表明,蓖麻种植的最佳施氮量为195 kg/hm2,蓖麻株高、茎粗和穗数等生物性状总体上随施氮量提高逐渐增大。徐寿军等[23]研究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蓖麻整株干物重、茎部干物重、果穗干物重均呈增加趋势,而叶部干物重则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羽等[24]的研究表明,磷肥根施对蓖麻根长、株高以及生物量影响很小,但根施配合叶面喷施对蓖麻总生物量提高较大。陈梅等[27]则研究了IAA、6-BA、GA3及KT对蓖麻的地径、株高生长的影响。目前,鲜见有关肥料施用量对蓖麻叶片生长及产量的研究报道。因此,笔者在贵州土壤、气候条件下,进行蓖麻施用复合肥的叶片产量变化试验研究,以期为贵州蓖麻的种植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官庄基地)蓖麻园进行。试验地位于东经106°55′、北纬27°43′,海拔880 m,年均温度14.9℃,夏季最高温度38.4℃,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5.8℃;冬季最低温度-3.0℃,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3.0℃,≥10℃的有效积温4 938℃;年降雨1 040 mm,主要分布在夏季。土壤为南方典型黄壤,pH 6.2,碱解氮93.0 mg/kg,速效磷67.9 mg/kg,速效钾165.0 mg/kg,有机质6.2%,土层深厚,灌溉水源主要靠雨水。

1.2供试材料

蓖麻品种为滇蓖麻2号,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属叶片和种子兼用的丰产蓖麻品种。

供试肥料为诺泰克复合肥,为稳定性长效复合肥(12-12-17),总养分≥45%,由南区经销商深圳市德华肥料有限公司经销。

1.3方法

1.3.1试验设计复合肥施用量设7个处理,处理1~7施肥量分别为30 g/株、40 g/株、50 g/株、60 g/株、70 g/株、80 g/株、90 g/株,肥料在播种前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每处理种植1 818穴,3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种厢面宽170 cm,厢沟宽30 cm,厢沟深25~30 cm,每厢种2行,株行距100 cm×110 cm,每穴播种3粒,留苗1株。播种及田间管理按常规。

1.3.2调查指标6月中旬调查主茎(树体由下往上)第5~10节位上的叶片性状,包括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叶片重和叶柄重。8月上旬调查主茎第11~14节位上的植株性状和叶片性状,植株性状包括株高、株冠径、分枝数量、主穗高、叶数、主茎直径;叶片性状包括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叶片重和叶柄重。

1.4数据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蓖麻的叶片性状

由表1看出,蓖麻叶长在60.06~75.69 cm,以处理7和处理4的较长,分别为75.69 cm和75.43 cm,其次是处理5、处理6和处理3,处理1和处理2显著短于其他5个处理。叶宽在70.03~86.81 cm,以处理5最宽,其次是处理7和处理4,分别为82.82 cm和80.17 cm,处理1和处理2最短,分别为70.03 cm和72.60 cm;处理4~处理7间差异不显著,处理5和处理7显著宽于处理1~处理3。叶柄长以处理7和处理4的较长,分别为77.79 cm和75.60 cm,与处理1和处理2间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叶柄宽横径以处理7最宽,为25.55 mm,与处理3~处理6间差异不显著,与处理1和处理2间差异显著。叶柄厚横径以处理7最高,与处理1和处理3间差异显著,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叶重(叶柄+叶面)以处理7最重,达203.50 g,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其次是处理4和处理6,单叶重分别为178.20 g和172.4 g,处理1最低,为144.00 g;叶柄占单叶重的比重较高,在49.25%~59.66%。

表1 蓖麻主茎的叶片性状

2.2蓖麻的植株性状

由表2看出,蓖麻植株高度以处理5最高,为3.98 m,与处理2、处理4和处理1间差异不显著,与处理3、处理6和处理7间差异显著;其次是处理2、处理4和处理1,在3.61~3.75 m,三者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处理3、处理6和处理7。植株冠径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为处理3>处理5>处理1>处理2=处理7>处理4>处理6。植株主茎分枝数以处理3和处理6最多,分别为4.78枝和4.75枝,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处理5和处理2,分别为4.15枝和4.02枝,处理1最低,为3.12枝。植株主穗高以处理4与处理2较高,分别为3.17 m和3.01 m,二者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植株主茎叶片数处理1~处理6间差异不显著,叶数以处理4和处理2较多,分别为20.44片和20.24片,处理7最低,为17.80片。植株主茎直径以处理7较粗,为4.99 mm;其次是处理5,为4.79 mm;处理4最低,为4.46 mm;处理7与处理4间差异显著,除处理7外,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综合比较,不同肥施处理以处理4的植株性状最好,其次是处理5和处理6。

2.3施肥量与蓖麻植株性状和叶片性状的相关性

由表3看出,不同施肥量与蓖麻叶长、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和单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直径、叶宽、叶柄长、叶柄重、叶片净重和单株主茎叶片净重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茎分枝量呈正相关;与植株冠径、主穗高度和主茎叶片数呈低度负相关。

表2 蓖麻主茎第11~14节位的植株性状

表3 施用量与蓖麻植株、叶片及产量性状指标的相关系数

3结论与讨论

蓖麻产叶量与其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特征指标和种植技术水平相关,即蓖麻产叶量与植株性状、叶片性状、叶片产量性状和种植技术(种子浸种时间、种肥施用量、种植密度、播种技术和田间管理水平等指标中的1个或多个相关。研究表明:蓖麻基肥施用量以窝施复合肥60 g的生长最好,其次是单窝施复合肥70 g和80 g。基肥不同施用量是影响蓖麻植株叶片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叶重等指标的主要因子,是影响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重和叶片净重等指标的次要因子。

种肥不同施用量与蓖麻叶长、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和叶片质量等指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与主茎直径、叶宽、叶柄长、叶柄质量、叶片净质量和单株主茎叶片净质量等指标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茎分枝量呈正相关;与植株树冠径、主穗高度和主茎叶片数量等指标之间呈低度负相关,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基肥施用量越大,越有利于叶片质量等指标的增加,其次是有利于叶片长度的增加,这与施羽等[24]研究结果相似。综合而言,在试验的施肥范围内,随着单窝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蓖麻叶片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和叶片重量等指标的增加,其次是主茎直径、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重、叶片净重和单株主茎叶片净重等指标的增加,主茎分枝量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

猜你喜欢

蓖麻横径主茎
更正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母校那棵蓖麻树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
星空 (外一首)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