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熟晚籼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扬籼优713的选育

2020-09-11唐景艳李爱宏胡如洲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桂北稻作父本

唐景艳, 李爱宏, 胡如洲

(1.桂林市科学技术协会,广西 桂林 541001; 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扬州 225007; 3.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 桂林 541213)

广西是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省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近200万hm2,广西水稻生产生态区域主要分为桂北稻作区、桂中稻作区、桂南稻作区和高寒山区稻作区。桂中、桂北稻作区主要种植早中熟感温型水稻品种,近10年桂中、桂北稻作区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株两优30、德优108、五优308、天优华占和荃香优822等感温型品种[1-3]。桂南稻作区主要种植感温型中、迟熟和感光型迟熟品种,近年来主要种植感温型品种特优582[4]及弱感光型品种丰田优553[5]和龙丰优826[6]等。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株两优30、天优华占等为代表的感温型水稻品种在米质、抗性等性状上已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7]。因此,为满足市场对中熟晚籼优质杂交稻组合的需求,加快广西品种的更新换代,培育优质、高产的中熟晚籼杂交稻组合意义重大。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扬籼7A与扬恢713配组,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中熟晚籼杂交稻新组合扬两优713,该组合整体品质达农业农村部部颁三等米标准,在区域试验中表现出产量高、熟期适中、抗性较好等优点,于2019年6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9082号),可在桂北、桂中和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1选育过程

1.1亲本选育

1.1.1不育系不育系扬籼7A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珍汕97A为母本、(239B/239B/406B)F4中间材料作父本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辅之对保持系连续分子检测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和Pi54,于2012年(BC6F1)育成的野败型籼稻优质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品质较优,开花习性好,制繁种产量高,一般配合力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选育过程见图1。

1.1.2恢复系恢复系扬恢713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年以华占为母本、(早熟R13/华占)F1作父本,其后代经南繁北育与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连续多代辅之分子检测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Pita和Pi54,于2013年(F8)育成的抗稻瘟病优质恢复系。选育过程见图2。

1.2组合选育

扬籼优713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海南用扬籼7A与扬恢713配组,2013年正季进行优势鉴定,表现杂种优势强,高产稳产,定名为扬籼优713。2014—2015年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及小面积制种,在扬州、桂林及玉林等地布点试种,观察其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表现生育期适中长势繁茂、后期熟色好,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2017—2018年参加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晚稻中迟熟组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并于2019年6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审定(桂审稻2019082号)。

2产量表现

2.1区域试验

2017年参加桂中桂北稻作区晚稻中迟熟组区域试验,在桂林、荔浦、柳州、河池、钟山及贺州6个试点扬籼优713平均产量7.83 t/hm2,比天优华占(CK)增产3.43%(P<0.05),增产点比例100%,全生育期110.0 d,比天优华占(CK)短0.3 d;2018年复试,平均产量7.88 t/hm2,比天优华占(CK)增产5.14 %(P<0.01),增产点比例 83.3%,全生育期平均115.0 d,比天优华占(CK)短1.2 d;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85 t/hm2,比对照天优华占(CK)增产4.29 %,增产点比例91.7 %,全生育期112.5 d,比天优华占(CK)短0.8 d。

2.2生产试验

2018年参加广西桂中桂北稻作区晚稻生产试验,在桂林灵川、荔浦、河池、柳江、钟山和贺州6个试点扬籼优713平均产量8.07 t/hm2,比天优华占(CK)增产3.40 %,增产点比例83.3 %,全生育期116.8 d,比天优华占(CK)长0.2 d;2018年参加桂中桂北稻作区早稻生产试验,在全州、荔浦、河池、柳江、钟山和贺州6个试点平均产量8.33 t/hm2,比天优华占(CK)增产6.61 %,增产点比例83.3 %,全生育期123.0 d,比天优华占(CK)长0.2 d;2018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早稻生产试验,在南宁五塘、田阳、玉林、钦州、滕县、桂平、贵港7个试点平均产量8.34 t/hm2,比天优华占(CK)增产 4.01 %,增产点比例85.7%,全生育期119.0 d,比天优华占(CK)长0.1 d。

3主要特征特性

3.1农艺性状

扬籼优713属中迟熟感温型杂交水稻品种。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生育期119.6 d,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生育期123.0 d,晚稻种植生育期112.5 d。扬籼优713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强,繁茂性好,剑叶挺直,叶色淡绿,叶鞘绿色,柱头、颖尖紫色,颖壳黄色;株高102.6 cm,穗长22.4 cm,每穗总粒数178.6粒,结实率78.9%,谷粒黄色,无芒,谷粒长9.7cm,长宽比3.9,千粒重23.7 g。

3.2稻米品质

2018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检测,扬籼优713糙米率84.3%,整精米率58.3%,长宽比3.3,垩白米率1%,垩白度0.2%,透明度1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77 mm,直链淀粉含量18.6%,米质达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优质三等。

3.3抗性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7—2018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扬籼优713稻瘟病苗叶瘟3级,穗瘟损失率4.3%~15.5%,损失率最高级5级,2年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分别为3.0、5.5,抗性评价中感。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为致病Ⅳ型5~7级,Ⅴ型5~7级,抗性评价中感至感病。大田种植未发现稻瘟病。

4栽培技术要点

4.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桂南稻区作早稻种植,选择在3月10日前播种;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适宜播种期为3月25日前;桂中稻作区作晚稻种植,播种期在7月5日前;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播种期在6月25日前。大田用种量18.75~22.50 kg/hm2,秧田播种量150~180 kg/hm2,培育多蘖壮秧。

4.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抛秧移栽秧龄为15~20 d,叶龄为3.0~3.5叶,抛秧密度为27.0~30.0万穴/hm2,每穴2~3粒谷苗。插植移栽秧龄20~30 d,叶龄为4.0~4.5叶,密度30.0万~33.0万穴/hm2,每穴3~4粒谷苗。

4.3科学水肥管理

大田基肥施过磷酸钙750~900 kg/hm2或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后同)750 kg/hm2。移栽3~6 d后进行第1次追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5 kg/hm2。移栽11~15 d进行第2次追肥,重施分蘖肥,施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移栽后至分蘖盛期,保持较浅水层3 cm左右,促进秧苗分蘖。分蘖盛期之后断水晒田,晒田至大田龟裂,秧苗叶片色微黄后回水。成熟期保持大田水分干湿交替。

4.4 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注意对不同地区病虫害的防治。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发生率高的地区要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苗期注意防治蓟马、稻叶蝉等,分蘖期至成熟期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5制种技术要点

5.1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

根据选择的制种区域气候特点,合理安排父母本的播差期。桂林早稻制种,母本(不育系)3月15~20日播种,第1期父本(恢复系)比母本迟播10 d左右,叶龄差1.0叶,第2期父本比第1期父迟7~9 d。

5.2父母本行比

父母本行比一般为2∶(10~12),父母本行距30 cm左右,母本株行距16.5 cm×23.1 cm,栽植密度33.0万穴/hm2,每穴3~5粒谷苗。

5.3九二O用量

母本抽穗15%左右开始喷施九二O,用量为150 g/hm2,按2∶4∶4比例分3次连续喷施3 d。第4天单独对父本喷施30 g/hm2,以便拉高父本。抽穗扬花期每天采用竹杆或拉绳辅助赶粉4~6次。

5.4水肥管理

大田底肥施过磷酸钙750 kg/hm2或45%复合肥600~750 kg/hm2,移栽3~5 d进行第1次追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移栽7~10 d施攻蘖肥,施尿素12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分蘖盛期前后,视秧苗长势情况,单独给父本施45%复合肥45~75 kg/hm2,强壮父本,增加父本颖花数。返青期至分蘖盛期,保持大田水层3~5 cm,促进水稻分蘖。分蘖盛期后及时晒田,晒田至大田呈现龟裂状,叶色微黄后回水,成熟期保持大田干湿交替。

5.5除杂保优,及时收割

喷施九二O前需要进行1~2次除杂,主要除去异形株和早抽穗株等杂株;喷施九二O后进行3~5次除杂,根据颖壳、颖尖颜色等除去杂株。成熟期再进行1~2次除杂。大田母本种子成熟85%左右及时收割,收割时防止机械混杂,保证制种的种子质量。

猜你喜欢

桂北稻作父本
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产量及土壤磷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廖煜玲
从桂北地区石器遗址文物挖掘初探史前人类生活状况
桂北传统村落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桂北区域文化建设中油画本土化艺术研究
擦亮稻作(那)文化品牌 弘扬稻作(那)民族精神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稻作文化的生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