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图编次》诞生的必然性
2020-09-11景德镇市图书馆
吴 琼(景德镇市图书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其中技术文献是前人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其以文献形式流传下来给后人参照,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陶瓷是中华民族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也诞生了许多相关文献,尤其是陶瓷生产技术文献,是中国陶瓷辉煌灿烂历史最为科学、直接和有力的印证。其中,清高宗乾隆钦定的《陶冶图编次》(亦称《陶冶图》、《陶冶图说》)就是反映景德镇制瓷技术的重要技术文献,它也代表了中国陶瓷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新高峰,它的诞生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和中国陶瓷技术文献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历史产物。
一、中国陶瓷技术文献简况
1、古代对制陶感性认识的文献记载
陶瓷技术文献的诞生,经历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基于发展的需要,首先会对目标事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记忆,为了更好地加以改造和利用,就会对目标事物有一个客观的认知过程,包括其原理、规律、规范等的总和,然后形成规范性的图文资料或口口相传的记忆。
在远古时期,华夏民族就有许多关于制陶的文献记载。成书于先秦或汉的《逸周书》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可见,神农教民稼穑的同时还教民制陶;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舜在黄河之滨冶陶,因其德泽,所冶之陶皆无任何瑕疵,非常精美。受此典故影响,后世有些产瓷区的瓷器上有大量的“河濱遺範”4字题款;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一》谓太皞(太昊伏羲氏、庖牲):“丝桑为瑟,均土为埙”,埙为乐器,材质为陶。太皞为东夷圣人,也是华夏文明的太始祖,这是关于中华民族最早的与制陶有关的文献记载,也说明了东夷制陶的历史十分久远。1979年,山东省博物馆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遗址中发掘的笛柄杯杯柄上有两个不对称的孔,[1]可以吹出四个不同乐音,且音质颇好。
唐代,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青瓷、白瓷、彩瓷(陶)各有特色,唐代陆羽《茶经·四之器》对各大产瓷区的瓷器作出了重要的评述。在唐代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中,柳宗元代其好友饶州刺史元崔(督造瓷器向朝廷进贡,此时柳宗元已极具才名,故元崔请其代写进呈唐宪宗的状)向唐宪宗描述景德镇(当时名为饶州浮梁县昌南镇)的瓷器:“瓷器若干事。右件瓷器等,并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苦窳;合太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器惭瑚琏,贡异砮丹。既尚质而为先,亦当无而有用。谨遣某官某乙随状封进。谨奏。”其中“合太和以融结,克保坚贞。”说明当时昌南镇在烧制过程中所经历的各道工序近乎完美,确保其坚实细密,所产瓷器已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这篇文献已经提出了制瓷的工序及技术情况。
2、两部重要的陶瓷技术文献
南宋蒋祈著的《陶记》(图1),较详细地记述了宋代景德镇瓷器的生产组织形式,陶工分工情况,原材料的等级、来源,器物的名称种类和式样,釉色的种类,瓷窑的形式、名目,瓷器的烧制程序、火候,瓷器的销售情况和地区等,对当时陶瓷业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该书始载于《康熙浮梁县志》,是研究景德镇地区陶瓷业史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造瓷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蒋祈虽然生卒年月不详,也没有留下更多的个人资料,但他著作的《陶记》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瓷业生产的专述,影响十分深远。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天工开物·陶埏》(图2)就是关于砖瓦、陶瓷制作技术的专门论述,其中着重讲述了景德镇瓷器制作。从制瓷原料产地说起,然后介绍原料加工、成型、装饰、烧造等制瓷工序,详尽描述。书中对制瓷工艺高度总结:“共计一坯功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可见,其制作分工之精细。《天工开物·陶埏》已将制瓷技术理论化,[2]所谓“技术理论化”是指“经验性技术或技术的经验形态向理论知识形态转变”。其制瓷技术理论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数字化(书中大量地运用了数字化特征中的概数化和实数化的数据)和图式形制。使用配图相比《陶记》是一个显著的进步,这些插图在文中起到文字无法实现的说明效果,因为这些插图具有客观性、直观性、证言性、写实性等特征,这就是科技插图可以给人准确的信息。
图1《康熙浮梁县志》中《陶记》
图2 《天工开物·陶埏》
二、《陶冶图编次》诞生的时代背景
1、中国陶瓷历史发展的巅峰时代
中国陶瓷历史发展至清代早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可谓盛况空前,瓷器生产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从明嘉靖到清中期,外销瓷器的数量是十分巨大的,16~18世纪,由欧美公司组织运输和销售的中国瓷器达3亿件之多,其中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到康熙年间,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达2000万件,这些外销瓷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日益增长的国内瓷器市场,也促进了民窑瓷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国家对制瓷行业的发展必须会给予高度重视,行业政策的利好、技术的改良、学术的研究发展都会兴起。
清代的帝王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都比较爱好瓷器,[3]康熙重视西洋的科学技术,引进国外彩料诞生了著名的珐琅彩,为粉彩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雍正更是十分重视瓷器的质量,它采用重奖制瓷工人的办法,促使制瓷质量的提高。乾隆特别酷爱瓷器工艺品,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仅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近300件乾隆御制诗瓷器就可窥见一斑。这些都使官窑瓷器的生产得以迅速发展,清代官窑自康熙始,不仅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以来所有的品种特色,而且还创烧了许多新的品种。
2、乾隆朝对技术文献建设的重视
纵观历史,绝大部分朝代都热衷于修史编书,以达到明史、规范、教化、促进生产等目的,因此,中国文献建设取得了辉煌的发展。在农耕及手工业的文献方面,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璹(时任临安于潜令)所作的《耕织图》,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以鼓励农耕,是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朝廷劝业、男耕女织,这是中国古代很美丽的小农经济图景,《谷梁传·桓公十四年》载:“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耕织图》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自宋以后各朝都有刊印。清代康熙南巡,见到《耕织图诗》后,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璹绘制的基础上,重新绘制,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并每幅制御诗一章。此后又有《雍正耕织图》(胤禛登基前题诗的耕织图册)问世。
乾隆一朝,文治武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中国已经发展到封建社会历史的最高峰。乾隆帝爱好广泛,甚为风雅,基于大好的社会环境、乾隆帝的文化修养及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一朝的文献建设必将会取得重大的成就。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钦定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录3462种图书,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8亿字,可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在技术文献方面,乾隆帝也命画师摹绘楼璹《耕织图》,亲自作序,并在保留楼璹原诗的同时,于每幅题七律及五律诗各一首。《御题棉花图》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皇帝视察保定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主持绘制的一套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的图谱,每幅图后均有一段文字,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项技术的要求。乾隆帝御笔为每图题七言绝句,共十六首。《棉花图》以图为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极具观赏性,是当时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科普作品,是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
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乾隆帝的喜好,一部集陶瓷技术之大成的文献问世应在情理之中。在当时的国际上,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瓷器就是中国的代名词,它是东方文明和财富的名片,乾隆帝深知这一点。如何要记住这一历史的辉煌?并祈颂瓷业发展持续繁荣昌盛?必须要以国家的名义载入文献堪可匹配!南宋蒋祈的《陶记》和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陶埏》都是非常优秀的陶瓷技术文献,但它们都不是官方编撰的,在博学风雅、沽名好胜的乾隆帝眼里还不能足以代表正朔。于是,既能反应中国制瓷工艺技术的巅峰、又能体现帝王意志的钦定《陶冶图编次》就应运而生了。
三、钦定《陶冶图编次》
1、清高宗的两次钦定《陶冶图》绘制及编次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高宗交下绘制20幅陶冶图册的任务给如意馆(原为研究陈列西方的科技成果的机构,康雍乾三朝如意馆隶属皇帝管理。建成后成为清朝以绘画供奉于皇室的一个服务性机构,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绘画大师、书法家、制瓷大师),指名要“唐岱画树石,孙祜作界画,丁观鹏画人物”。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载:“清乾隆八年(1743年)四月初八日: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高玉交陶冶图二十张。传旨:著将此图交与唐英,按每张图上所画系做何枝叶,详细写来,话要文些,其篇幅字数要均匀,或多十数字,少十数字亦可。其取土之山与夫取料,取水之处皆写明地名,再将此图二十幅按陶冶先后次第编明送来。钦此。”
从文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是命三位画师合作绘制陶冶图图册,第二次是命督陶官唐英编撰文字说明。但是,交给唐英编撰文字的陶冶图画册并不是第一次的陶冶图画册或者说是第一次参与绘制的宫廷画师重新调整了人员。第二次交给唐英编撰文字的画册才是定稿的陶冶图画册。这期间前后时隔5年,由此可见清高宗乾隆对《陶冶图编次》的事项是非常重视和慎重的。
2、《陶冶图编次》的编撰成员
清代《钦定四库全书》子八部《石渠宝笈》卷二十三载:“院本《陶冶图》,戴临书《陶说》一册……素绢本,右方着色画。凡二十则,末幅款云:‘臣孙祜、周鲲、丁观鹏恭画。’左方戴临书《陶冶说》,款云:‘臣戴临敬书。’册前空幅书《序》,并录画目,后署‘督理九江钞关内务府员外郎臣唐英恭编’十七字,书画各二十幅。”这上面清楚地说明了参与编撰的人员,与此印证的是,1998年在台湾鸿禧美术馆举办的《中华文物精粹·清玩雅集收藏展》中展出的设色绢本《陶冶图》,共20幅,每开一图一文,详绘制瓷程序。末页款:臣孙祜、周鲲、丁观鹏恭画,钤印:臣观鹏、恭画。对题末页款:臣戴临敬书,钤印:臣临、敬书。收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方印及圆印)、石渠宝笈、重华宫鉴藏宝、乐善堂图书记、嘉庆御览之宝。[4]由此可见,这就是清高宗乾隆最终钦定的《陶冶图编次》,而唐岱没有参与这次的编撰。
钦定《陶冶图编次》参与编撰人员共5人,即清宫廷画师孙祜、周鲲、丁观鹏,清宫廷书画家戴临,清御窑厂督陶官唐英。这是一个阵营非常强大的编撰团队,孙祜工人物山水,尤擅界画;周鲲擅山水人物、梅花,乾隆御题其画曰:“我爱周鲲笔,天然淡间浓,江乡治病返,画苑献诗重。疾苦间阎状,寻常几许逢,监门遗故事,咨尔溯其踪。”丁观鹏工道释、人物、山水,亦能作肖像,尤擅仙佛、神像,以宋人为法,不尚奇诡,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深得乾隆帝赏识,曾为《圣制诗》初集、二集、三集之多幅画卷题诗;戴临擅书法,雍正珐琅彩瓷器上的诗句多为其题写,清宫档案记载雍正皇帝多次降旨,命其在珐琅彩瓷器上题写诗句。戴临在《陶冶图编次》编撰中负责誊写唐英的配文。
图3 《陶冶图编次》
还有一位特别需要介绍的就是中国陶瓷史上最为杰出的督陶官——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可以说,清代陶瓷工艺发展达到巅峰,唐英功不可没。唐英[5](1682~1756),字俊公(又作隽公),一字叔子,晚号蜗寄老人,关东(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官内务府员外郎(据《八旗满州氏族通谱》记载),值养心殿。16岁供奉内庭,雍正六年(1728)任驻景德镇御窑厂协理官,时淮安关板闸关督理年希尧遥领御窑厂总理,但一切烧造事宜,俱系唐英一人经营。乾隆年间先后调任淮安关、九江关、粤海关监督。任职淮安、九江期间,遥领御窑厂陶务,先后督陶二十多年。督陶期间亲自指挥参与,讲究陶法,恤工慎帑,所督造之官窑史称“唐窑”,产品之精美为景瓷历史高峰。所撰《陶务叙略》、《陶成纪事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文献。所以,“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长期扎在制瓷工序一线,并亲自动手实验、创制了许多体现个人艺术风格精品力作的唐英,负责编写图说文字,是最为权威的。
从《陶冶图编次》的编撰成员来看,乾隆帝前后5年才最终决定,正是这种高度重视和慎重的态度,保证了这部陶瓷技术文献的最高水平及其诞生的必然性。
3、《陶冶图编次》略述
《陶冶图编次》(图3)设色绢本册页二十开,每开一图一文,从采石制泥等原料备制到拉坯造坯等成型工艺,从釉下釉上等装饰工艺到满窑烧窑等烧造工艺,最后从开窑包装工艺到祀神酬愿的行业崇拜习俗,对瓷器生产过程中的各重要工艺节点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在意识形态方面凸显了浓郁的行业习俗。参与编撰的都是在各自领域有代表性的专业技术团队,可以说,《陶冶图编次》是钦定的集陶瓷生产工艺之大成、最具权威的行业教科书。
四、结语
中国历来重视文献建设,不但体现在形而上的文献方面,而且对关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技术文献也特别重视,尤其是农耕技术和制造商品的手工业技术方面,是社会稳定和财富积累的重要基础;瓷器是中国全球化商品的代表,是国库充盈的重要来源,为其文献建设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清乾隆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巅峰,加之帝王对瓷器的特殊喜好及其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作为中国陶瓷辉煌历史的见证和具有教科书性质的陶瓷技术文献《陶冶图编次》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