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置换下的衍进性阐释体系
2020-09-10胡静
胡静
摘 要: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是一部关于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的恢宏之作。本书从经纬两个向度,深入分析了400年来欧美汉学家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学术脉络的演进;并结合具体时期的哲学观、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对相应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予以深入分析,揭示其研究视角、理论、方法上的历史特征和创新,以及其彼此之间的传承嬗变关系。
关键词:孙燕;《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核心概念置换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156-0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由于文化落差和转型的需要,国内对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的再研究发展迅猛。但是,鉴于语言的隔阂和学科的交叉性,相关的学术探讨以译介为主,或以时段、主题、主体的划分模式对某时期或某汉学家(群体)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缺少对汉学家学术思想发展演变的深层动力以及其中学术理路渊源的系统考察。孙燕的力作《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将对欧美汉学家研究成果的考察扎根于西方哲学、语言学、美学等思想文化变迁的土壤,从经纬两个向度,深入分析了400年来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学术脉络的演进、创新及彼此之间的传承嬗变关系,有效构建起一个完整、系统的关于欧美汉学家诗歌研究的学术谱系。其研究视角、思路、方法和结论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拟从学术视角、体系构建以及独特之处这三方面来评述此书。
一、学术视角
本书的第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的整体思路和学术视角的创新。此前国内相关的学术探讨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豁裂了汉学家的研究理路,遮蔽了彼此间的传承演进关系。本书将欧美汉学家诗歌研究置于西方文化发展及哲学、诗学及西方文论演进的历史语境,将欧美汉学家研究成果的考察扎根于西方哲学、语言学、美学等思想文化变迁的土壤中;并第一次对欧美学者不同时段之间汉诗研究的传承与演进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的考察和辨析,清晰地揭示和梳理了这一学术的累积和传承发展过程;从而也揭示了欧美汉学研究中以汉语研究为中心的特点。
西方的语言哲学肯定语言和思想符号与意义即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一致性。本书立足于西方语言哲学的语境,以汉学家诗歌研究中的语义研究为透视点,厘清了400余年欧美汉学家研究中的语义分析线索。从早期传教士对汉语表达含混性的论述到德、英、法学者从哲学层面对汉语思维“不精确性”的论述,再到傅汉思和程抱一对诗歌语义含混性的语言批评实践之间有一个不断传承深化发展的过程;从德庇时的诗歌主题论述到韦利的平行结构研究再到刘若愚等汉学家意象研究的层层推进,汉学家诗歌研究的关注点也随着形式语言学的发展转向有意义的语言形式和人类共有的逻辑思维结构;功能语言学将语言视作提供意义潜势的网络系统,是宇文所安开放性诠释和苏熙源等人历史主义考察的理论土壤。
二、体系构建
本书对构建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的学术谱系做了有效的尝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错落有致。从宏观结构来讲,本书呈现为史的梳理。全书共分七章,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是:早期传教士的神学阐释,英法汉学家诗歌翻译到诗性思维探讨和历史文化透视,古典诗歌研究中的语言学批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以及走向世界诗学的古典诗歌比较研究。
本书正文各个章节都遵循着点—线—面的纵深推进结构。欧美汉学家的古典诗歌研究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对诗歌源始意义的揭示,并以此为中心衍生出具体历史语境下阐释形态的核心概念;其中各个历史时期阐释体系核心概念的置换表现为本书的纵线;而围绕核心概念的其他要素与核心范畴形成的互动关系则是各章節研究面的展开。以一种经纬交错但清晰有序的网状结构,表现出不同时期欧美汉学价值观的交集、分歧及关联。
研究的纵线开端溯及16世纪末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工具书编纂,依次是英法汉学家的译著及历史文化透视,美国汉学家的语言学批评,以及解构主义之后,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瓦解所引发的比较诗学到人类学、文化诗学观下的世界诗学大探讨;涵盖了400年来欧美汉学家诗歌研究的各个历史时期,并直抵现代的终端,全面呈现出不同历史语境下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价值观的真实面目。
在对不同历史时期研究面的梳理中,对同时代的无论是诗歌语义分析,诗学形态研究,还是历史文化研究,作者都以典范性研究成果为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考察了研究成果中不同学术切入点而衍生的具体阐释形态和方法,构建起一个经纬交错但清晰有序循环上升式阐释体系。
人文科学知识是积累型的,任何被积累下来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从而形成了知识之流,价值之链。本书通过对已知的知识之链的参考和批评,形成了一个纵向深入同时又横向拓展的阐释历史。从文化有机整体观来看,诗歌研究总是与一般的人文精神(文)、特殊的时代精神(史)和诗学范畴(哲)密切相关。作者通过对异质文化中独特学术研究的考量,阐发和深化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传统诗学的理解,并将中国传统诗学研究带入多元文化、多视点透视的研究平台,在一种更大的话语和意义体系中,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义和价值的重新思考。
三、独特之处
近三十年来,对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的再研究一直是海外汉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但是系统研究却甚为匮乏。仅有的系统研究中,周发祥的《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1997),对明清以来西方文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在中国诗学中的实践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王晓路的《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2000)梳理了数百年来中国传统文论在西方世界的接受轨迹,并以源发性差异为基础,探讨了当前比较诗学中古代文论的困境和汇通之路。两位学者虽然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分别对西方的古典文学研究方法和西方的中国传统文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论,但是其松泛的主题研究模式和第一手研究资料的相对单薄,很难呈现出阶段性倾向与趋势图以及不同研究成果之间的演进和传承关系。
相较而言,本书资料详实,并涉及大量新资料的搜集、翻译、整理和引用。从第三章德庇时始到浦安迪为止的平行结构研究,欧阳祯 “自我”的研究,傅汉思的套语研究,欧美学者对套语理论的批评,女性批评中缪文杰的政治讽喻探析,莫林的心理分析成果,保罗的明清女性诗人研究,Maija Bell Samei对诗歌中女性声音的研究,柯文的北美研究综述及其最新的马王堆、双古堆等出土的典籍残卷上《诗经》语段的分析,范佐伦对《诗经》诠释的历史流变的整体考察,苏熙源关于《诗经》修辞、历史、哲学三层面的论述以及讽喻性诠释的渊源、流变,夏威夷《诗经》特征与周朝仪式的关系,陆威仪的从《诗经》口头表演到书面形式的演变等资料的搜集,在相关学术论著中,都是第一次翻译和使用。
此外,现代语言学批评的实践是本书的又一独特之处。前人的研究多以文论批评为主,未曾涉及西方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发展的语境。本书则将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作为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演进的动力,并将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付诸批评实践,对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与西方语言学理论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自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通过对中西语言哲学观点在语用和语义上的不同倾向所导致的不同的诗学研究历史演进路径及独具特色的中西诗学体系的对比和反思,为深化理解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的传承演进关系、中西诗学发展的本质规律以及建构更完善的文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和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的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孙燕.欧美汉学家古典诗歌研究新探[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林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