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设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020-09-10贾莉许雪荣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复数效率探究

贾莉 许雪荣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循循善诱,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思考、探究,突破重難点,扫除学习障碍,培养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做好课前设问

做好课前设问,有助于新知识的引入。在学生预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从新、奇、趣人手,设置一些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预习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这一节课之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几个问题:(1)为何要引进复数?(2)方程x2+x+1=0在实数范围内有解吗?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使得在新的数集中,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有解?怎么扩充?这几个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了解复数产生的背景,以及复数在数学学科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还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二、把握课中设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节奏,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抓住最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没问、引导。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连贯性,学习又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学生的思维直点、难点、疑点,利用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易错点、易混淆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规避错误。譬如,在讲解简单随机抽样时,学生经常容易将三种抽样方法混淆,于是笔者设计这样的问题:三种抽样方法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相互联系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所学知识之间的区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课后设问

合理的课后问题,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归纳总结,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因此,教师还要重视课后设问,尤其是在知识讲解完或者课堂小结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譬如,在教学完立体几何初步这一章节后,教师可布置课后思考题: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如果截面是三角形,你认为可以截出几类不同的三角形?其面积最大是多少?如果截面是四边形,你认为可以截出几类不同的四边形?截面多边形的边数最多有几条?要回答这几个问题,学生需要重新梳理所学的知识内容:三棱锥、三棱柱、四棱锥、四棱柱、四棱台等几何体的结构特征、面积公式等,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小结的效率。

又如,在“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的课堂小结中,教师可以提问:离心率e是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那么当曲线的离心率e>1时是何种曲线?当0

教师只有善于“问”,才能启发引导学生在“思”和“答”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有善于质疑和释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高中数学有效课堂“设问诱导+自主学习”探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18PTYB076.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中学)

猜你喜欢

复数效率探究
复数问题学习盘点
“慢”过程 “高”效率
单数和复数
设问引导探究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解读复数问题
跟踪导练(一)2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