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摄影在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匠笔画的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2020-09-10胡玲

摄影与摄像 2020年1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作用

胡玲

摘  要:民俗摄影在民俗民间专项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从历史、社会、人文等学科出发,深入发掘和完整剖析民俗特点的摄影门类,作品展现出的民间民俗文化信息丰富多彩。本文将民俗摄影纳入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匠笔画文化研究的视野,通过对其古朴的创作形式、创作技法和创作题材摄影,使其以另一种视觉符号呈现在世人面前,达到宣传的效果,同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真实参考,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民俗摄影;匠笔画;保护与传承;作用

中图分类号:J419.9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2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明确指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非物质文化是指与当地民众特殊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通过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载体,并以家族祖传传承作为文化延续方式的一类独特的本土民间民俗文化,体现当地民间文化的历史性、民俗性、人文性、社会性和独特性,有着不可复制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融合,非物质文化也在快速的消亡[1]。民俗摄影通过对匠笔画技法和原作进行拍摄、收集和保存,对匠笔画文化保护与传承,为民间民俗文化研究提供真实可信的图片资料,其作用不可替代。

1 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匠笔画与民俗摄影概述

1.1 匠笔画文化形成因素与现状

赤水河流域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名胜古迹有葫市摩崖造像、古代官渡摩崖石刻等,民间艺术有竹雕工艺、赤水竹编等。位于赤水河流域北部的合江县因其平坝和丘陵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本土民俗气息的传统文化,并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匠笔画近年来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关注。

赤水河流域匠笔画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赤水河流域合江县福宝镇高村摩崖石刻和汉代画像石棺上能发现其痕迹。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赤水河流域北部的“千年古县”合江县考古发现来自民间画工(装颜匠)之手的匠笔画作品,题材以神话居多,并且还有师徒传承下来的匠笔画画谱。2011年匠笔画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民俗摄影纳入匠笔画保护的作用

摄影来源于生活,是一門用图片的形式定格现实的艺术。民俗摄影则是针对某个专项题目从民俗、社会、历史、人文等学科出发,深入发掘和完整剖析这一专项题目的民俗特点的摄影门类,所包含的民间民俗文化信息丰富多彩。将民俗摄影纳入赤水河流域匠笔画研究的视野,通过对其古朴的技法和民间民俗特色的题材摄影,使其以另一种视觉符号呈现在世人面前,达到宣传的效果,同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加直观、纪实的文献资料,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这种保护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的今天已势在必行。

2 匠笔画摄影在民俗摄影中的地位与关系

2.1 匠笔画创作形式

2.1.1 匠笔画的绘画技法古拙且具有仪式感

合江匠笔画采用的绘画技法古拙,用毛笔在牛皮纸(土制纸)、熟宣、羊皮或木质水瓢上作画,采用碳条造型,以自制的矿物质作颜料作色,染色技巧类似工笔画中的分染,设色鲜明,画面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同时,艺人们根据绘画的内容会有相应的绘画仪式,如与宗教有关的会有祭拜酬神或祭祖(民间画工们把画圣吴道子尊为祖师爷)仪式。这些都带有浓厚的民间民俗特色,是赤水河流域傩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2.1.2 匠笔画的绘画题材古朴带有神秘感

在最初,合江匠笔画艺人除了绘制佛教、道教画外还绘制巫教画,题材大多选自民间鬼神传说,从题材可以看出先人的原始宗教意识的物化形式,包含对神灵的敬仰之情和祈求得到神灵庇佑的美好愿望。在由农耕时代迈入手工业时代的进程中,这群匠人为了生计,绘制内容发生了转变,大多以祝寿、添丁、镇宅、辟邪等为主题,这些都与百姓的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现今所发现的匠笔画摹本中的题材多以神话为主。从赤水河流域匠笔画题材的演变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题材始终带有浓厚的当地民间民俗特色和风土人情气息[2]。

2.2 以民俗摄影保护与传承匠笔画的必要性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笔画经过岁月的洗礼后逐渐埋没于现代文明的长河中,其古朴的技法和民间民俗特色的题材正在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许多匠笔画艺人(在当地被称为“匠人”)纷纷改行或不再创作,匠笔画技艺已陷入困境。在这样的现状下,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把这一非物质文化保存和传承下来变得十分紧迫。

3 民俗摄影在匠笔画保护与传承中的地位与关系

3.1 运用现代技术助推匠笔画的深入研究

赤水河流域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拥有比较特殊的风俗人情和生活方式。传统的文献记载方式大多是通过纸张以文字记录,纯文字记录虽然会给人以宽广的想象空间,但阅读时间长难免会引起视觉疲劳和给人一种无生气的感觉。随着社会历史变迁,这些文献也会在战火和搬迁中损毁或遗落。晚清时期,当摄影以直观的图片形式呈现在国人眼前时,弥补了文字带给大家主观臆想的漏洞,而民间民俗文化就能以图片的形式保存下来。直至今日,拍摄的图片还可以以电子文档的方式存储在移动U盘里。通过现代技术记录赤水河流域匠笔画文化,不但体现了民俗摄影的作用,还可以展现出当地鲜明的民俗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等特征,有助于今后赤水河流域匠笔画文化的深入研究,同时又增添了艺术美感[3]。

3.2 生动直观的视觉图像符号是承袭匠笔画文化的精髓

民俗摄影作为一种全新的摄影门类,是对赤水河流域匠笔画文化的真实记录,通过对匠笔画题材、创作过程进行田野调查式拍摄,可以反映出赤水河流域当地居民民俗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特征。民俗摄影拍摄风格追求朴质,能够还原赤水河流域匠笔画文化的本质,将其民俗文化的要义、思想传达给观者,使观者领略到赤水河流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并能通过影像资料得到启发、触动与影响,进一步升华到对这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思想和意识,让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流传。

3.3 民俗摄影有助于保护其他正在衰竭的民间艺术

民俗摄影作品区别于一般摄影作品在于以民间民俗事象为题材,摄影者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分析、思考和选择典型的民俗事象以此作为拍摄对象,力求达到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例如,拍摄的过程中调节画面的构图,使造型与光线完美融合,达到与观者产生艺术共鸣的画质效果。这样拥有说服力和表现力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一种能准确的反映和保存匠笔画文化艺术内涵的方式,也为其他正在衰落的民间艺术的抢救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本土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4 民俗摄影在匠笔画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探析

4.1 实地进行田野调查拍摄,深入挖掘匠笔画文化价值

随着历史的变迁,赤水河流域匠笔画题材的转变都与匠人们生存密切相关,如今传承者多数改行或放弃作画。传承者由于文化知识受限,仍然以家族式师徒沿袭为主要的传承方式,因此不可能在一次的田野调查中挖掘其珍贵的文化价值,需要研究者历经数次才能完成[4]。实地田野调研,与传承者面对面交流,能从交流中获得拍摄的灵感,挖掘出现象背后的文化价值,为赤水河流域匠笔画的保护与传承打好坚实的基础。

4.2 横向比较和分析,挖掘匠笔画独特的艺术价值

赤水河流域匠笔画因其独特的、浓厚的本土民间民俗特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与其他民间民俗绘画的创作形式、创作手法和创作题材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赤水河流域匠笔画区别于其他民间民俗绘画的独特之处,才能准确的抓住赤水河流域匠笔画文化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拍摄出的摄影作品才能更加引起世人关注,从而激发人们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4.3 采用摄影技术手法,增强匠笔画艺术内涵的表现力

在摄影中,远景和全景给人留下的是整体印象,却失之细节。在对赤水河流域匠笔画的创作形式、创作手法和创作题材的拍摄过程中用特写的拍摄技术手法来表现其中需要观者关注和知晓的情节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特写内容的选择,摄影者不仅要有文化辨别意识和辨别能力,而且还需要有意识选择出能通过特写传达赤水河流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以此来增强赤水河流域匠笔画艺术内涵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观者对其形成具体的记忆。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匠人们情感的变化,古拙的赤水河流域匠笔画文化正在走向衰竭,其古拙的匠笔画创作形式与匠笔画技艺正在发生变化和消失,匠笔画画作已所剩不多。民俗摄影应在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記录和整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图片文献方式为后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同时尽可能使赤水河流域匠笔画文化免于衰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5]。

参考文献

[1]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2]泸州市合江县地方志办公室.合江县志[Z].内部出版.

[3]陈楠.浅析民俗文化摄影—以福建福安传统手工线面制作摄影为例[J].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0(3):35-36.

[4]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

[5]涂浩然.浅谈民俗摄影对文化传承的影响[J].戏剧之家,2020(5):137.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作用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数字化时代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土家族茅古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