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南白水河地区铜矿矿床地质特征
2020-09-10张德庆 王雪
张德庆 王雪
摘要:矿区地层为中元古代长城纪南白水河组砂岩、粉砂岩,夹板岩、透镜状灰岩等。构成走向东西、倾向北的单斜构造,倾角30°—50°。发育有东西向、北北东、北北西、北西向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南部有加里东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地表矿化受东西向、北北西向构造控制。主矿体ⅡMI受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经过多期的构造活动。对成矿环境的影响巨大。本矿床属在酸性侵入体外接触带中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铜矿;低温热液;构造;侵入岩;南白水
一、引言
南白水河地区,位于青海省北部边缘,托勒南山的中段。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域板块(Ⅰ)东部的中祁连陆块(Ⅰ3)。基底层由以中元古代托莱南山组变质岩系为主组成,主要是长城纪南白水河组与蓟县纪花儿地组。前者以碎屑岩为主,后者以碳酸盐岩为主,均经受了轻微的区域变质作用。盖层沉积始于晚泥盆世,延续到三叠纪早期。是海陆交替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
二、区域地质
区内地层以中元古代长城纪、蓟县纪轻微变质的沉积岩为主,其上不整合覆盖有D3C1--T1-2各层,以及新生代新近纪等地层。
本区地质构造形态:基底层与盖层构造特征截然不同。形成了中元古代、晚古—中生代早期两个构造层。二者在物质组成、几何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别。发育于本区构造层中的断裂构造,皆与东西向、北西西向古老褶皱有关。与褶皱构造同期发生,且对褶皱构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本地区铜、多金属矿化产加里东晚期黑云母花岗岩γβ33的内外接触带,并受断裂构造的控制。
本构造单元侵入岩较为发育,是岩浆弧带与陆块叠置的构造单元。岩浆侵入岩有前兴凯、兴凯、加里东期。其中加里东中晚期侵入岩构成岩浆弧的主体,对本地区铜、多金属成矿有重要作用。
三、矿区地质
南白水河铜矿区位于托赖南山中段,托赖南山背斜轴部,出露地层主要有长城纪南白水河组浅变质碎屑岩,西南边缘有少量晚古生代地层和三叠纪地层。
南白水河组地层中有加里东期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并常见辉绿岩脉产出。
铜多金属矿化产黑云母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并受断裂的控制。
矿体主要赋存于构造内,北北东走向的构造破碎带为主要控矿构造。主要矿石矿物:褐铁矿、黄钾铁矾、孔雀石、兰铜矿。少量可见氧化残留的黄铜矿、黄铁矿等,含量<1%。
四、成矿规律
1、本矿床是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床,主元素为Ag,伴生Cu、Pb、Zn、Au等。
2、本礦床矿化蚀变特点显示中低温热液矿床特点,产加里东晚期黑云母花岗岩外接触带,矿体产出与地层走向斜交的张扭性断裂带中。
3、Ag的富集与Pb成正相关,Zn、Au的分布与二者有一定关系。四元素共同组成Pb、Zn、Ag、Au共生组合。
4、铜的分布在上述四元素组合中不稳定,也有可能在其他有利部位单独富集成矿。
矿床成因:本矿床属在酸性侵入体外接触带中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五、构造活动分析
1、中元古代后期,长城纪地层形成东西向的古构造形式,当时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为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形成东西向的挤压褶皱和压性断裂,同时有南北向的张扭性构造,分解为北北东、北北西两组共轭的张性构造。
2、中元古代晚期至加里东期:地应力以南西—北东向的挤压为主,形成蓟县系地层大规模的北西向皱褶、断裂系统。加里东期延续了这一应力场作用,导致北西向构造、岩体等产出,并使早期的南北向应力场的构造系统复活,即东西向、北北西向、北北东向构造再次活动,导致热液活动和成矿作用。
北北东走向的F1-1最早可能形成于晚元古代,是南北向挤压应力的构造组分之一,加里东期再次活动与北东向的F1斜接、沟通。
3、华里西期:南北向应力场再次作用,形成晚古生代盆地的形成,这些盆地在南北方向上串珠状排列,单个盆地又受既成的北西向构造的制约成北西延伸。而尕河—苏里盆地更明显的综合作用,形成盆地西缘锯齿状的边界。
4、成矿期:时代在加里东晚期,强烈的南西—北东向地应力作用,北西向构造再次活动,北西向侵入体形成并导致早期的既成的东西向、北北西、北北东向构造带不同程度的再次活动与岩体接触带部位的有机配合,导致本区多金属矿的形成。
六、结论
1、本矿床属在酸性侵入体外接触带中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
2、矿床经过多期的构造活动。对成矿环境的影响巨大。
3、通过成矿规律的总结更加有利于矿床的找矿工作。
参考文献: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区域地质志.1991.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