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项目融资方式及其风险分析
2020-09-10郭雅琪
郭雅琪
摘要:BOT 模式在中国政府采用以前,国外已经采用这种模式多年,自 1984 年土耳其首次将 BOT 项目应用于该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应用。基于 BOT 模式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法律环境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在 BOT 项目融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综合我国的立法现状,本文主要通过对 BOT 项目融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融资风险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 BOT 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应对方法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BOT项目融资方式;融资风险;利益最大化
引言
BOT 融资项目建设在我国国内正呈现迅速发展的势头。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BOT 融资项目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项目建设时间长、融资结构繁杂、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最终使得其风险大增。BOT 融资项目的风险评价,和投资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还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能否如期竣工。所以,为了使 BOT 融资风险降低,投资者需要具备辨别主要的风险因素,分析其中法律问题并得出结论,以科学高效地制定改进措施。
一、BOT 项目融资方式相关理论
BOT 是三个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其意思为建设(Build)—经营(Operate)—转让(Transfer)这种运作方式。 简言之,即一般是一个承包商得到一个由政府特许授权的基础设施项目, 在规定的时间里,不仅要完成这个项目在设计、融资、建造和运营方面的任务,并且还要负责收回建设成本、偿还融资费用、达到盈利效果,在经营期结束以后,无偿或以超低价把项目所有权转移到政府手里。总的来说,BOT项目融资方式作为一种承包商与政府共同合作以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经营运作的特殊运作模式,出现在我国目前诸多项目中。
二、对BOT 项目融资方式进行的风险分析
该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高风险、多资金、周期长的特点。比如:煤矿业、天然气、石油产业、发电业、石油或天然气管道运输建设、桥梁建设、公共交通设备建设、机场、港口、供水与通信系统建设、废水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在进行BOT 项目投资前,应努力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或减少确已存在的风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现根据项目特殊性、所处环境以及建设周期,将风险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项目环境风险 BOT 项目的前期工作非常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法律、财务、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家来对项目可行性进行风险评估,项目所处的环境中,很多因素会导致不确定性,如企业全球化、技术、变化中的市场、竞争和管制等因素,这些不确定性的 件或导致的后果,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被 企业充分认识到。环境风险还应考虑到政府的违约,应重点关注与本项目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所处的地域风险、所处政府的限制风险以及面临的融资风险等。
(二)项目运营风险 BOT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 即达到运营阶段,项目运营期跨度一般较长,有可能出现经营无力以至亏损、原材料供应不足、定价失误、市场营销策略失败、供需不定、同行竞争恶性竞争风险、性能技术不足、运行维护费用过高等风险问题。 除此还应考虑質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发生失误的风险。
(三)项目移交风险BOT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移交阶段,仍然会存在着一些风险,比如移交期可能变更、验收可能失败、被政府指责违约。业主有可能要求项目移交期提前或拖后,项目验收时,也许会因为质量、工期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验收不合格,财务在结算时对某些合同条款、税率、金额等存在异议。在项目的运营期届满时,能否可以按照之前的合同或协议完成从建设者到政府之间的顺利移交,对于项目的移交风险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BOT 项目融资方式风险的应对措施
BOT 项目在建设各阶段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一个项目的多个关联方需要一起应对的风险管理问题,是如何让项目顺利、流畅运行,如何保质保量的按时完工,制定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对 BOT 项目融资方式风险的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一)项目环境风险的应对措施项目环境风险较多,在设定BOT之前就在合同中约定好如果与政府发生纠纷应该依据行政诉讼解决还是民事诉讼程序。可以通过询问项目公司管理人员、借助风险管理领域专家的专业性,分析这些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项目环境风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在项目前期工作中通过专业的大量的法律、财务、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家来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对项目环境的选择应选择一个法律健全稳定,经济稳健发展的国家或地区,这样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会更好一些,决策和行动也就具有一 定的可预期性,对项目的运作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二)项目建设风险的应对措施项目建设期风险的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工程建设,确保在建设周期内按时完工。2.建筑施工、场区道路施工和场地平整应集中进行,以避免长期的扬尘污染,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定期洒水,减少扬尘产生量。将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尽量安排在白天作业,禁止夜间使用打桩机,以减轻夜间噪声对环境的影响。3.在项目建设期内,加强财务管理,合理安排资金支付,提前筹划资金,确保资金链连续。4.质量监督到位,材料、设备等进场时,严格把好质量关,应完全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工艺应严格按照业主施工工艺来进行。
(三)项目运营风险的应对措施
BOT 项目在建成并且投入使用后,面临的考验就会是经营运作,因为项目的运营期一般会比较长,因此一些问题与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如:原材料供应链断裂、设备老化的安全隐患、 设备维护费用高昂、性能技术较低等。 此类问题与风险使得项目营运的预期收益变得非常不稳定,如果不处理,将来很容易让项目的投资者利益受损。可以采用债权保证,债权保证方式除包括项目资产或项目权力的质/抵押外,还包括:对项目公司及其下游企业银行专户资金的监控;对项目运营带来的现金流入的控制;对有关项 目的一切商业合同权益的控制;对项目投资者给予项目的担保或来自第三方给予项目的担保及其权益转让的控制。
(四)项目移交风险的应对措施
转让阶段是 BOT 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依旧存在着一些风险,如:年终、月末绩效分红、股份转让与出售、财务检查等。BOT 项目会的特许经营期会有到期时候,届时,对项目的风险发现与解决能力的考验为—项目能否按照已经协定好并且签订了合同的计划那样,从投资者平稳交接到政府手上。执行BOT 项目投资前,已发现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应该尽量减少,并要尽量让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以更好地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风险和问题。为了从根本上管控风险,更好运用有限资源,避免资源的运用不当造成浪费,加强对潜在风险的调查研究非常重要。但当风险已经被最大限度地降低并且提前做好了科学分配,对 BOT 项目的各个有关方而言,采取科学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各自可能会承担的风险与问题,使各个有关方的利益能够最大化,就是最大的问题。
结语
由此可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等,在BOT 项目融资方式成功与否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项目开始前到最后执行中会都会遇到不同的风险,各类风险都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对法律风险重视起来,利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发现问题、进行详细的编制、得出完善的风险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等。并且还要根据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内容进行风法律险分担,由各关联方共同分责,各司其职,来使 BOT 融资项目的成功应用得到保障,充分保护投资者,实现降低风险提升效率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鞠锦慧.浅议BOT 融资模式的应用[J].财税金融,2019(04).
2刘喆、赛云秀.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BOT项目融资风险评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