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初中学生爱上生物实验课程的法宝

2020-09-10任慧娟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生物教学学习兴趣

任慧娟

【摘要】生物实验是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研究自然界的生物成为了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规范化”教学往往会使得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毫无求知探索的欲望,生物实验变成了一副强行加在学生身上的无用的枷锁。而打开这副枷锁便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身的兴趣,在生活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实验课程带来的成就感,便能爱上生物实验课程了。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

前言:生物學是建立在实验上的一门自然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便成为学习与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众所周知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总相适应,了解该生物的结构是研究其的前提。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生物实验课继而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呢?在此我将依据教学经验及教学心得体会做出以下几点总结。

学习兴趣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实验探索

每个人都存有好奇之心,充满青春朝气的中学生更是如此,总想彻底弄清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探知欲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成就感无法达成,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会消耗殆尽。为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在教学生中我这样做:例如在进行八年级课程《鸟卵的结构》实验时,引导学生打开鸡蛋,进而观察其内部结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总结鸟卵的结构特点。大部分小组均能按照要求发现鸟卵中最重要的结构--胚盘。小部分学生却怎么也发现不了它,此时教师并不能将关于胚盘的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促进者与解惑者,老师应该结合实验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 如: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动手与观察事物的能力;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敬畏科学敬畏生命的情感等。又如在进行《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时,大部分学生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进而成就感得到极大满足;部分学生由于一些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此时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得失,继续实验达到成功;让每位学生均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极大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学生一旦对生物知识产生了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后,他们便开始注意观察身边的生物知识,进而自行探索。比如,一些生物实验即可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完成--《叶的蒸腾作用》,学生通过思考,他们选择家中的绿植与以及唾手可得的塑料袋来进行实验。发现塑料袋内壁有水珠现象,这是什么作用?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索到了知识,成就感油然而生。

生物实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学生的有效参与。有效的主体参与将带来极佳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可将自主学习发挥到极致;可进行透彻的知识探索和理解等,进而将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时,由于用于实验的绿植需要进行“暗处理”即需要将用于实验的绿植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因此为保证实验的成功,实验材料需提前准备。学生感兴趣且放手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因此学生均能积极地参与进行。然而是实验就会存在误差与偶然性,若出现独立实验不成功的学生,我将引导他们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查漏补缺或者引导他们开展合作实验,正确的实验结果必然会获得。通过实验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进而这种思想能够贯穿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各抒己见,碰撞出最绚丽的火花

学生自主实验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而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当出现这种现象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开展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比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时,有的叶片出现蓝色,有叶片则颜色很淡甚至没有出现蓝色,此时教师应就实验现象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与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法。

实验课需注意的问题

1、明确实验目的:学生们一旦明确了实验目的后就会自觉产生实验动力,实验效果自然不会差。通过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发现,初中学生好奇心与对知识的渴求欲均很强,但是他们的知识储备有限且自制力差;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实验课纯粹是闹着玩,缺乏科学态度;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升学考试不考生物,没必要对生物学习如此认真等,这些都为生物实验教学加大难度。此时教师应在实验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尽量做到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关键词进行实验,从而可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反之则容易流于形式,忽视了最初的学习目标。

2、切忌全部实验循规蹈矩:初中生物教材特别是七年级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经典实验,这些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可稍作改动,进而达到更加的学习效果。如在《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中,部分学生将实验步骤改动,即先染色再加盖玻片。此时,教师作为主导者一定不能立刻制止学生该行为,而是引领学生思考并比较该染色方法与常规染色的区别,进而得出结论该染色方法速度更快效果更佳,然后说明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是常规做法。在实验课中应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作为主导者的教师不能一味否定学生的创新,这样可能会完全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变成不懂变通的学习机器。

参考文献:

[1]任军银.生物教学如何生活化[J].《甘肃教育》2011年

[2]闻静.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年

[3]谢玉红 . 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J]. 科教文汇 ( 中旬刊 ),2019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生物教学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