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媒体 开辟新阵地
2020-09-10李冬萍
摘 要:新媒体生态下,高校思政教育要以新媒体应用为突破口,加快思政新媒体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思政教育工作领域,创新思政教育理念,着力研究新媒体生态下思政教育新规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行为新特征,重点解决思政教育话语滞后、教育内容结构单一等现实问题,通过发挥新媒体优势,打造新媒体思政平台,为高校思政教育拓展新空间、释放全新活力。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新媒体的应用优势,综合探究新媒体生态下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生态;思政教育;高效互动;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207-02
一、引言
利用新媒体环境优势,组织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是高校教学领域的重大变革,也是当前直面思政教学难题,突出时代优势,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举措。基于新媒体生态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有效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变化,突出了新时代的思想传播特征,遵循了思政育人规律,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二、新媒体生态下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融合媒体环境下,以移动智能终端和APP为载体的新媒体成为当前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观点的重要途径。但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无序性、把控难度较大影响了思政教育质量。因此,从新媒体环境出发开展思政教育,就需要认真探究传统思政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功能和内容设置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对策。
(一)阵地不强:思政教育模式滞后,教学引领不足
思政教育是培养高校学生的主体课程,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在传统思政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滞后,影响了教育实效。部分思政教育使用“灌输式”“说教式”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状况,忽略了学生思想过程的动态变化。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依靠课堂开展,课下实践课时较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目前,高校思政教育阵地主要集中在课堂、校报和校园网等相对固定、传统的教学领域。虽然能够有效筛选、把控思政教育素材,但传播时效性差、开放性不强、参与度不足,无法实现思政教育价值观的有效引领。总之,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滞后,加上教学方式沟通效率差,致使思政教育过于“表层化”和“形式化”,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有效培养。[1]
(二)功能单一:服务育人理念缺失,教学延伸不足
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是“教”,但核心目标在于“育”,尤其是要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全面人才。传统思政教育多以课程、辅助等理念来开展,缺乏从教学到“育人”的有效转变。大学生有较强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辨别能力,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考虑学生的爱好和成长性,优化服务教学内容,完善人文关怀机制。此外,传统思政教育局限于课堂之上,缺乏课下实践的有效延伸,影响了思政教育的价值传递。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媒体全面融入学生的个人成长空间,占领乃至主导了学生的思想空间,传统思政教育延伸不足,已成为影响学生思想启迪和价值引导的主要障碍。
(三)力量缺失:思政教育专业不强,教学动力不足
传统思政教育过程中,由于未能为教师构建发展、动态的专业成长机制,以致高校思政教育缺乏专业、完善的师资力量,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动力。一方面,对思政教师的敏感性缺乏有效培养,多数教师未能及时研判思政教育前沿变化,影响了学生对最新理论思想和价值理念的有效学习,制约了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在收集、识别和分析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需要进的过程中,未能有效把握学生的思想差异,教育活动趣味性不足,影响了学生培养质量。总之,当前思政教育主要由教师承担,缺乏其他力量的有效参与,很难实现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效果。[2]
(四)内容单调:教育内容说服力不强,教学支撑不强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面临的成长环境更复杂,接收的信息内容更多元,传统思政教育缺乏理念更新、教学支撑不强等现实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思政教育的主要因素。目前,思政教育过程中,由于未能寻找到新媒体環境下适合学生的教育语言,影响了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认知、理解和认同。同时,由于教师缺乏思政教学创新认知,未能结合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新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影响了思政活力。传统思政教育内容多为课本素材,未能对教学素材进行及时更新和有效补充,特别是未从学生生活、学习等日常实际来选择教学内容,影响了思政教学的说服力和学生的认可度。
三、新媒体生态下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丰富多样的信息传播体系拓宽了学生接收信息的路径,但也为错误信息和思想提供了传播空间。为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要积极变革思政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强化价值引导,增强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牢牢占领学生主流思想阵地,增强学生对错误思想的抵御能力,推进思政工作与新媒体技术高度融合,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一)立足新媒体融合,开辟思政新阵地
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要认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意义,通过融合新媒体,丰富传播力量,打造基于新媒体应用的全新思政阵地,营造趣味生动、形象高效的思政教育新体系。学校要对学生思政工作的内涵及价值予以再认识,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资源,着力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实施“新媒体+思政”,实现思政教育方式的真正创新。要对现有媒体资源进行整合、改造,构建媒体网络矩阵体系。通过开设官方微信、微博,易班等新媒体平台,整合校园网、校报和校园广播、电视台等多种媒体资源,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通过扶持一批关注学生生活、有校园影响力的新媒体公众号,将学生生活与思政教育予以生动融合,为思政教育创新开创新的传播阵地,有效引领学生的思想动态。[3]
(二)立足多元服务,构建思政新体系
面对全新的育人环境,学校要丰富思政平台功能,将学生服务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为学生提供成绩查询、科研创新和日常生活服务,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新媒体平台应用的便捷性。要充分重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积极拓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路径,为学生提供内容生动、随时随地的学习服务。同时,要形成使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的新思维,将新媒体教育与课下思政全面融合,形成内容多元、服务多样的思政生态圈。结合手机直播平台的应用优势,采用手机直播的方式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优化教学效果。总之,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交流优势,构建教师、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微信平台”,开辟思政教育新路径。[4]
(三)完善新媒体人才培养,充实思政新力量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选择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规范、贴近学生理解认知的思政教育方式,通过深度解析思政教育新方法与新举措,为思政教育开展拓展新空间、新领域,实现新媒体优势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要提升思政教师的教育水平,使其能够用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思政教育,打造生动趣味的思政课堂,使教育活动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是新媒体传播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学生通过互联网媒体查询、接收感兴趣的学习信息,表达个人观点,进行互动交流。为此,要提升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信息素养,打造具有较高新媒体素养的思政队伍。要重视收集学生的意识动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精神和问题分析意识,提高学生在内容筛选和处理不良信息等方面的水平。学校要强化政策引导,开展专项培训,打造一支政治素养扎实、教学技能优异的新媒体思政队伍。通过组建若干思政教学团队,积极研判新媒体环境的新变化,凝聚集体智慧,共同开发、设计思政课程,铸造精品思政教育体系。[5]
(四)丰富新媒体内容供给,营造思政新生态
目前,基于新媒体生态的思政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学校要结合校内优势力量,统筹校园微信平台、校报和广播电视台等全媒体资源,做深传播内容、做优传播工作,及时转化新媒体思政语言,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融合力,使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真正信任、信赖、信服。要坚持“精品内容为本”的根本理念,重视优质思政教育体系建设。高校要充分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内容选择,重视设计、创造高质量的新媒体思政教育产品,积极抢占思政教育舆论新领地,有效传播正能量。通过开设新媒体育人新栏目,展示优秀教师、学生的现象及事迹,使榜样力量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开展网络育人互动,创设思政育人新媒体作品,把握宣传时机,合理推送思政作品,使学生以真实情感体验和理解思政育人内容。要全面整合各类新媒体资源,将时代热点、最新价值观点和贴近大学生利益的新闻信息进行整理、改造,设计开发出传播速度快、认可度高的新媒体思政产品,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如开发微视频、微教学等多种形式,为思政教育探索新的有力支点。
四、结语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猛,并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改变了学生的思想理念、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高效沟通的教學资源。为此,高校思政教育要融入新媒体潮流,将新媒体建设作为创新方向,依托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阵地,使用学生认可度高、积极参与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着力构建“课堂+校园+课下”多位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推动思政教育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 胡晓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02):90-93.
[2] 林培煜,占亚剑,梁菲.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策略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2):151-153.
[3] 韩晓峰,张天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219-222.
[4] 孙飞,赵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S2):111-112.
[5] 张治国.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49-152.
作者简介:李冬萍(1985—),女,山西汾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