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2020-09-10关羽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市政道路

关羽

摘 要:本文以道路工程为例,分析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一些问题。然后重点分析了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从结果看,这些技术措施对改善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公路所承受的交通荷载也在持续加大,经过多年使用之后,某公路目前已经出现高低不平、裂缝、沉降等问题。为提高车辆运行效率,保障市政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针对某公路的上述危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该路面的路基和路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恢复其使用功能和运营能力。

道路工程全长约3.7 km,设计时速为60 km/h。道路横断面宽30 m(3 m人行道+5 m绿化带+14 m行车道+5 m绿化带+3 m人行道),行车道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18 cm厚3%水泥稳定下基层、18 cm厚5%水泥稳定上基层、5 cm厚粗粒沥青混凝土、4 cm厚中粒沥青混凝土、3 cm厚细粒沥青混凝土面层。

2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问题

2.1 沥青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过关

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材料与路面的整体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路面的承载性能、防水性能等都会受到材料的影响,想要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必须选取质量过关的沥青路面混凝土材料。成本是道路施工过程当中自然要考虑的核心因素,所以在决定采购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之前,首先需要对各地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各种样品进行质量检测,从而保证采购的沥青混凝土质量过关。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施工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非常大,所以沥青混凝土的价格是成本控制当中必然要考虑到的因素,而且道路施工大多处需求旺季,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如果不能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会使得部分残次品流入施工现场。

2.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问题

裂缝是路面长久运行之后十分常见的质量问题。通过原因分析可知,路面硬度不强,超负荷的车辆运输都会进一步加大路面发生裂缝的概率。裂缝问题一旦出现,不仅仅会影响行驶的安全性,而且也会破坏混凝土路面的总体结构,如出现极端天气,雨水会顺着裂缝渗入到内部结构当中,长久以往,必然会导致部分路面塌陷。

3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控制

路面沥青材料选择过程当中,需选取最高等级的A级材料,为了更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可以在道路施工过程当中选取本地的材料供应商,首先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生产许可证的资质审核,确定供应商之后,还需要对流入施工现场的各项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够进入施工现场,抗剥落剂在道路施工当中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材料,能够减少沥青与集料间截面张力的作用,不会受到雨水侵入而破坏内部结构,对于保证路面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选择过程当中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选择合格的产品和材料,构建量化指标管理制度,提高检测标准的精准。通过技术检测之后,还需要对沥青老化残留进行检测,并将其加入到市场检验标准当中。沥青材料进场前的检测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考虑缩短沥青运输车辆场外等候的时间,提高沥青检测的整体效率,实验过程当中则需要进行沥青转模现场加热试验。

3.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控制措施

3.2.1 沥青混合料拌制与运输

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有热拌冷铺和热拌热铺两种常见的方法,从运用的角度来看,热拌热铺大量运用在道路工程当中,所以整体的运用范围更广。沥青混合料拌和的场地需设置试验检测室和专用拌合站,前者的作用是对沥青混合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维持在70℃。材料运输是沥青混合料拌制当中的重点环节,通常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运输之前首先需在车厢内涂植物油清洗剂,避免搬运完成时车厢内部留下过多的残液,防止汽车底板粘上混合料。材料运输过程当中,需严格按照一前一后的顺序,一边移动一边装料,防止材料在运输过程当中出现离析现象。温度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的重要因素,为避免温度降低过快,对混合料产生的影响,需要在车厢装满混合料之后篷布进行扎牢。在沥青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之后,需要控制其温度维持在130℃左右,卸载物料的人员须严格遵守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指挥,不可随意揭开篷布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同时也需要注重卸料人员的安全问题,防止被运料车撞倒。为提高混合料铺摊的平顺度,应该按额配足运输车辆,并且严格控制每辆车的载量。

3.2.2 沥青混合料摊铺

铺摊之前,需要将所铺设路段的杂物进行清理,杂物存在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然后在施工路段之上放置透油层,保证路面不同层次之间的粘结性。沥青混合料摊铺之时,同样还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的调整混合料的厚度。一般情况下,速度的偏差需保持在0 mm~3 mm。铺设完成之后,需要对现场进行维护,如果没有进行压实,施工人员不能够随意进入,如果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施工现场受损,则应及时进行找补或更换相应的涂料对其进行修补,如果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严重的路面缺陷,则应及时改进摊铺工艺或对摊铺机进行调整。

3.2.3 沥青混合料碾压

摊铺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已经铺设好的路段进行碾压,碾压设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了路面的平整度,所以应该结合路面情况选择相应的碾压设备。初压和复压可以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过程当中,需要时刻监控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温度,并将其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然后采用胶轮压路机,避免路面出现轨迹,保证终压环节缓慢进行,严格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过程缓慢进行,保持路面整体的平整性。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严格监控现场的施工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与路面进行压实。碾压方向方面,需要遵循从低到高的碾压原则。初压方面,双钢轮压路机阶梯碾压完成之后,第二个继续进行碾压,并且在接头处倾斜45°,第二个双钢轮压路机碾压到路面的时候,第一个双钢轮压路机从边部开始碾压直到内侧。双钢轮压路机前进静压,后退弱振,后退时,超过碾压接头处5 m~10 m,每次经过碾压接头时开弱振碾压。复压方面,在初压完成之后进行,采用胶轮压路机从外到内进行碾压,碾压的速度保持在2 km/h~3 km/h。第一碾压到路中间的时候,下一台从边部开始进行碾压,两台胶轮压路机依次进行,每台碾压三遍。终压方面,是在复压完成之后的碾压工作,采取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两遍之后收面。

3.2.4 路面接缝处理

结合摊铺过程所需进行纵向接缝,碾压机械需预留一部分地方摊铺处不进行碾压。后续高程基准面首先需通过热接缝方法,形成摊铺重叠层,通过快接缝消除缝隙,最后再通过人工切除的方法铲除断路尾部的废弃原材料,涂刷透油层,并将其压实。碾压宽度应低于20 cm,铺路面跨垮缝向新铺面层缓缓移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发展与道路的发展密不可分,确保市政道路质量最重要措施是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全面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最终改善整体质量。同时,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技术和方法,从根本上保证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

參考文献:

[1]邢华轩.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6):259-260.

猜你喜欢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市政道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公路路面“白改黑”共振破碎碎石化基层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