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

2020-09-10裴英男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0期

裴英男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有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从众心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相似,进而造成投资风格模糊。事实上,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制度和结构存在不平衡之处,很容易削弱投资者的独立思考能力,产生盲目从众心理。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和专家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展开研究和讨论,也存在诸多不一样的观点。本文根据证券投资市场的交易行为特征展開深入研讨,分析其内涵和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探讨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市场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旨在为证券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从众心理;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影响

一般情况下,证券投资人员往往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会利用各种方式结合个人投资与机构投资。其中,个人投资行为是由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我国股市变化情况。由此可见,要想真正促进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或者证券投资市场的稳定运行,是必要加强对个人投资行为的重视。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对个人投资行为的结构予以优化。但是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面临诸多困境,只有直面这些困境,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促进证券投资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1.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特征

1.1“从众心理”的内涵

“从众心理”主要是指人们往往会受到大部分人的影响,产生随大众的心理倾向,并在决策过程中出现从众心理行为。针对当前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实践情况来看,“从众心理”主要是指大部分证券投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或缺乏自信等,会通过学习或者模仿大众投资行为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如此就导致大部分投资人员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购买行为。然而 也正是因为如此,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经常会出现价格上涨时,人们争相购买,而价格下跌时,市场混乱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也体现了相关研究学者对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从众心理”的不同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从众心理”对证券投资市场的影响不大,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从众心理”严重扰乱了证券投资市场秩序。

1.2“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

“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投资人员信心不足,担心自己与其他投资者等选择行为不同时会产生大量损失,尤其是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这种情况还有可能影响该机构的名声,不利于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对于专业的投资人员或投资机构而言,他们都拥有多种信息获取渠道,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可能同时进入他们手中,如此很容易导致专业的指标分析相似。其三,对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而言,他们会通过代理投资者的方式进行投资,也正是因为如此,“从众心理”应运而生。其次,风险作为投资的重要参考标准,任何个人和机构在投资的过程中都会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大部分人都不愿意选择风险太高或风险太低的投资组合,共同趋向于中等风险的投资产品,进而形成从众行为。

1.3反馈策略

从本质上来讲,反馈策略属于一种非理性行为,它是指基金经理在证券投资方、证券价值评估等方面设计的反馈策略,它会在很大程度上为证券市场的交易行为带来影响。具体来讲,反馈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正反馈策略,它主要是指在投资过程中买入强势股和卖出弱势股的投资行为;另一种类型是负反馈策略,它主要是指在投资过程中买入弱势股和卖出强势股的投资行为。这两种反馈策略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如何选择,就需要相关基金经理针对当前的交易环境和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最后判断,与此同时,无论最终选择哪种反馈策略来进行投资选择,都需要以最终的交易盈利作为重要前提和基础。

2.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的市场影响

2.1“从众心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从众心理”市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金经理的判断和建议所致,而基金经理在判断和建议的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行为,主要原因在于避免自身的经营效益落后于整个行业,或者自己的业绩与同行业相比出现较大差异。为此,大部分基金经理会采取与其他同行相同的投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股票市场带来影响。具体来讲,大部分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行为会给整个股票市场带来买卖压力,严重影响市场流动性,进而造成股票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对整个股票市场的发展带来阻碍作用。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只有在机构的股票所有者拥有大量股票相关信息的背景下,相关投资者才更有可能看见市场发展动向,进而不随大众,而是将有潜力的、被市场低估或忽视的股票收入囊中,并且缺乏市场价值或者被高估的股票卖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从众心理”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投资行为造成影响,但此时机构投资行为具有更多理性因素,可以基本把握整个股票市场的发展动态。因此,从总体情况来看,“从众心理”不会为机构投资者行为带来较大影响,也不会大幅度影响整个市场的波动情况。

根据相关理论研究表明,“从众心理”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要综合考虑具体的情况与投资者的这种行为。因此,在探究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影响时,要充分参考现实情况。一般情况下,“从众心理”投资行为更多出现在小型公司之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公司资源有限,信息获取渠道较少,无法及时有效的掌握市场的动态信息,为此,相关基金经理在进行投资行为时缺乏依据和指标,不得不采取模仿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如此导致实际证券投资交易市场出现投资相似或投资相同的行为。总而言之,并非所有“从众心理”都会对证券投资交易市场带来不利影响,合适的、理性的“从众心理”会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

2.2反馈策略对市场的影响

通常意义下,反馈策略并非一种理性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反馈策略会对市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进而造成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甚至影响整个股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反馈策略的基础之上,不同投资者目的、意图不同,最终也会选择不同投资行为,从整体水平来看,既有投资者选择正反馈策略,也有投资者选择负反馈策略,而且两者可以实现相互抵消,如此就会促使整个市场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不会对整个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3.对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相关建议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众心理”现象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中比较严重,尤其是对中小型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或者个人投资者而言,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势必会影响整个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首先,要明确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定位。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证券投资市场要充分吸收来自各方面的资源并合理配置,政府也应该要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管理者职能转变,还要对国有企业实施隐性保护,确保证券市场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其次,要利用各种手段使市场结构体系实现统一化和多层次化。市场结构体系的统一化和层次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类型,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选择,为其实现最大利益提供更多途径。与此同时,要统一安排证券交易市场,要避免两个市场同时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其三,要建立健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法律法规,促使我国证券投资人员的利益得到合法保护,并且要完善证券市场信息获取渠道,确保中小型投资公司或个人投资者也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而不是无法获取信息或被一些虚假信息蒙骗,进而产生严重的“从众心理”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为实现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相关研究者对这种影响观点不一。虽然我國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贡献,但其中的信息垄断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仍然会导致市场交易缺乏规范性、市场发展缺乏稳定性。究其原因,大部分学者认为“从众心理”是根源,而且影响最大。因此,为了促进我国证券投资交易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建议从明确证券市场定位、统一市场结构体系和完善证券投资交易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陈怡帆.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8(23):188+191.

[2]王凡.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8(21):64-65.

[3]陶瑜.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稳定性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4]斯海均.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J].山西农经,2016(17):84-85.

[5]李雪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及其对股票收益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

[6]韩超,位华玲.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套利行为及其市场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