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美文阅读教学

2020-09-10赵春慧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美文笔者文本

赵春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北师大王蔷强调语言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点,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四者相辅相成。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

本文以一篇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的美文阅读教学为例,从三方面探讨如何借助美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导入情境,激活已知,激发思维火花

情境导入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话题相关的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做好铺垫,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恰到好处的情境导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篇话题的感知度,增强学生对语篇学习的好奇心,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语篇内容的体验度,最终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和目标达成。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对自己熟悉和喜欢的话题感兴趣,对陌生的话题容易产生畏惧甚至排斥心理。

笔者在导入环节展示一张父女二人行走在沙滩上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猜测图中父女关系的亲密程度,以激发学生思维。然后笔者向学生提问How is your relationship with your parents?  这不仅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语言储备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在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情感故事之后,学生对美文的内容自然产生了好奇。

二、分析语篇,厘清主线,推动思维发展

新课标指出词汇学习是要在特定語境下开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则是阅读中常见的实践活动之一。笔者从首句My father and I have been estranged for over two years中estrange的词义猜测入手,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迅速到下文去寻找相关信息,从中识别筛选出关键信息点从而得出该词意为distant。

处理完这一问题后,学生的好奇心再次被唤起,他们迫切想要知道文中的这对父女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接着往下阅读时,笔者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父亲疼爱女儿的例证,并且重点关注作者使用的动词。学生通过分析和提取段落中的关键信息句,准确提炼出能够体现父爱的语句,一条饱含父爱的主线逐渐浮现并被厘清,学生的整体思维和概括思维在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提取文本关键信息体现的是思维浅层次的发展,想要促进思维深层次发展必须要引导学生挖掘隐藏在信息背后的深层含义。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美文的过程中,围绕what、how和why三个问题展开,以此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促进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发展。

在分析 what问题时,作者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寻找相应的线索概括出父亲具有的caring,silent,romantic以及stubborn等性格特征。学生在阅读相关文本信息时,可以思考并学习如何通过语言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提升自己对美文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理解了父亲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父女间感情出现裂痕,how问题便不难解决,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概括出The author blamed all her sufferings on her father and prevented him from seeing his granddaughter.

随着文本解读的层层推进,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一步步得到拓宽。解决why问题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从grandfather、father和daughter(the author)三方面归纳出影响父女感情变化的三个原因,同时追问What does“The chain of hurt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has finally been broken.”mean?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即The previous way of family education will no longer continue.

三、挖掘内涵,读写结合,培养创新思维

批判性思维就是基于提问、分析、比较、推断、验证等方法,旨在对信息的来源、背景、成因、性质、价值等方面作出正确、合理的评判的一种高级智力活动。批判性思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度和创新性。在阅读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评价作者处理父女关系的方式: Do you agree with the author’s way of approach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her father?If you were the author, what would you do?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欣赏美文时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方式。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将自己和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对比,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对文本深入解读后,后续的任务是让学生完成超越文本内容的创新思维活动,而读写结合恰好能很好地帮助完成这一活动。于是笔者设计两项读写任务,即Task1: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good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Task2: the ways to build a good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来展现创新思想。该层次的思维包括:一是基于主题的发散,通过发散性思维活动,关注对问题的多向度、多维度思维与研究;二是基于主题的创造,通过创新思维,关注超越文本的富有创见性的表达。在读写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锻炼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融入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实现美文阅读教学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欣赏美文的过程中,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猜你喜欢

美文笔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美文欣赏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动漫美文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