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法学视角下的仿生设计研究
2020-09-10杜丽平
杜丽平
摘 要:本文主要参考史料记载与当代经典书籍,结合古代陶瓷设计实例,运用考古学,设计学,设计方法学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从设计方法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国古代仿生陶瓷设计,研究其设计特点,以期对当代设计有所启示。
关键词:设计方法学;仿生;中国古代陶瓷设计
一、中国古代陶瓷的仿生设计
(一)形态仿生
仿生物形态方面的设计是对仿生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其所具有的典型外部形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其中仿生对象类型有自然界的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等),在此基础上寻求对产品形态的再设计。形态的种类包括形(形式、形状、形体)与态(状态、态势)。形态仿生属于仿生设计中最常見的手法。
外形仿生一般是指通过产品除了颜色、材质等感觉以外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器物的外部轮廓线、主要的零部件的位置、配件相互之间的联系关系等方面,来模仿所选择对象对应的外部形态元素,使得产品和生物体原物之间形成外观外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使人们联想到生物原体的外在形态及其内部的气韵等的形态仿生设计手法。这类器物常常表现为从某一视角展示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如新石器时期的船形壶,明清时期的苹果尊、石榴尊、鱼篓尊、葫芦瓶、竹节壶、橄榄瓶、莲蓬口瓶等。
与“形”的仿生设计相比,“态”的仿生设计所设计的造型会具有更加灵动、更加具有灵气、更加具有完整性的原型形态特征,这也使仿生设计的本身具有更强的美感以及表现力。明代凸雕蟠螭纹蒜头瓶,瓶身肩颈处凸雕一条缠绕其上的蟠螭,随时可能爬至瓶口腾云而去,趣味十足,展现了活灵活现的动物形态。
颜色是设计中最显著的元素,也是形态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颜色仿生是模仿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周围环境颜色,应用到产品颜色设计中的一种设计手法。
质感的仿生是模拟动植物表层纹理和材质体感的自然性质,表现着造型材料的表层组织形式、形态和肌理等审美感受和视觉呈现,以及触感、冷暖感等肌体感受,这样的设计称为质感仿生。
意象仿生是整体外观传达的综合性印象,意象仿生是以形、色、质特征相结合形成的,这种综合性印象为模仿内容的形态仿生。意象仿生就是一个综合体,侧重于对认知主体的主观印象和概念了解进行研究。
(二)功能仿生
功能仿生设计是基于对自然界生命体的客观功能性原理及特点的研究,进而得到设计思路,来改善产品功能作用或是新产品功能的研发。
各种模拟动物功能特征的仿生造型或利用动物腹部多为圆球状,具备储物、储水的功能,将其设计成仿生造型的腹部用以储物、储水。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常见的溺器——虎子,多为模拟具有一定体积的蛙、虎等动物形态,充分利用动物腹部体量结构的功能特征来满足器物的实用功能需要,同时将动物的嘴的形态夸张处理成大张口,既使造型具有了完整性,同时完善了功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三)结构仿生
结构仿生设计主要研究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内在及外在组织结构的特征进行一定的调研,再运用另外一种设计概念及设计目的进行创新设计,使设计产品更具有自然生物生命气息及美感特征。中国古代陶瓷由于其工艺条件的原因,较多设计为静态结构。中国古代仿生陶瓷设计中的黑陶蛋壳杯,即属于薄壳结构。网架结构就是自然界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
二、中国仿生陶瓷设计特征
(一)展现陶瓷的特殊艺术语言
陶瓷设计的形式是建立在物质技术和功能效用之上的,仿生陶瓷设计也不例外,所以在研究仿生陶瓷设计之前对仿生造型的物质条件和功能效用之间的关系做了探讨。探讨仿生陶瓷设计规律,除了一般设计方法之外还需要考虑雕塑语言和陶瓷设计语言。
(二)不断成熟的设计方法与思维
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及造物观的特点之后,我们会发现古代仿生陶瓷设计正是在洞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设计转化为一个有灵性、有生命的生长过程,用发展的眼光考察,关注人与器物的和谐统一,在器物中强调方圆、阴阳、正负、天地等关系,用以指导陶瓷器物的设计过程。
(三)体现强烈的时代风格特征
不同的饮食、出行、习俗文化决定了不一样的陶瓷仿生造型设计的形态特征。仿生陶瓷设计反映器物所在时代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服饰生活、建筑生活、饮食生活以及信仰生活等不同的生活方式类型,其中,仿生陶瓷设计和饮食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四)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器物所具有的功能性作用,除了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使得人类文明得到创造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思想与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也得到彰显。
结语
通过仿生设计方法的理论应用,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仿生陶瓷的设计,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古代仿生陶瓷设计从不同的方面对自然界动植物进行模仿,主要是从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这几个方面进行的。中国古代仿生陶瓷设计是基于陶瓷这一特殊艺术语言,带有不同时代的风格特征,随着设计方法与设计思想理念的积累与发展,功能与审美结合得愈加完美,对现当代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亚林.谈中国原始陶器中的仿生造型.《中国陶瓷》[J].2005(3)
[2]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范畴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