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分析苏通在跨江融合背景下的文化产业融合
2020-09-10陆超然张家欣施诺
陆超然 张家欣 施诺
摘要: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了苏州和南通间的跨江融合,而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文化产业的建设成为了两地融合过程中有待聚焦的关注点之一。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其建设进程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利用波特钻石模型,从经济、政策、交通、价值观等角度出发,对苏通两地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设措施。
关键词:南通;苏州;跨江融合;文化产业;机遇;挑战;当下对策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和省委、省政府支持苏通跨江融合部署要求的落实,将苏州和南通置于了一个协同共进的空间格局大背景之下,随着经济布局的不断深化与互通渠道的持续拓展,这两座城市在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变得日益密切,两地间的融合协作已然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众多方向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产业建设的扶持重点。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深入推进文化产业融合,产生效益“裂变”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
然而,在众多政策措施尚且处于探索期和试验期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建设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如何正确认识并把握其在新常态下呈现出的机遇兼挑战、通过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为之提出有效的建设措施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难点所在。
一、机遇与条件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波特钻石分析模型理论,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指出,决定一个地区某种产业竞争力主要由四个因素构成:
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2)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4)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辅助因素:政府与机会。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为分析苏通文化融合发展的机遇提供了理论框架。
(一)生产要素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博物馆、传统习俗、特色工艺等自然文化资源;高级要素包括人才、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等。初级要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初始原料,但高级要素对产业的持续发展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历史文化的契合度
江南文化以其沟通南北、汇集文明的包容性,使得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资源各有千秋、多元互补。其中,苏州和南通两地的文化更是相近相融,有着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唐宋之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濟文化中心。南通先贤张謇创办南通女工传习所,邀请苏州刺绣大师沈寿出任传习所掌门,创“沈绣”,出《雪宦绣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南通,近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书画名家,“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广受关注;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更是首批中国书法名城,千百年来名家辈出、蜚声中外。南通的蓝印花布——省委省政府心中的“江苏符号”、启东评弹也都源于苏州,无一不证明了苏通文化历史契合度之高。
而今,苏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核五圈“的重点城市之一,集古都、园林、商埠、自然景观、人文资源等文化环境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地文化。南通的“江海文化”与“纺织文化”亦源远流长,在继承中发展。在浓厚历史底蕴和相似文化谱系的基础上,苏通的融合加强了“江南文化”的建设,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2.交通设施与地理格局
置身于江南水乡,四通八达的水上运输渠道是苏州自古以来便拥有的先天性地理优势。便利的水运不仅加强了这座城市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往来,更为产业与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苏州正在继承江南“因水而兴”的特点上继续加强探索新型的交通模式。
尽管相距100 多公里,但苏通两地间日益健全的交通体系正在拉近二者距离。其间以沪通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北和沿海高速公路为基,沪宁铁路、京沪铁路、沪苏通铁路等铁路为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枢纽,使得苏州与南通全面融入上海 1 小时交通圈、都市圈和经济核心圈。江苏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的获批。随着上海第三机场落于南通的立项,南通和上海实现了“零距离”的全方位的接轨。这帮助南通更加快捷地与国际、国内市场对接,从而和与上海接轨的第一城苏州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苏州本地并无机场,主要依托苏南硕放机场与上海虹桥机场,对其国际化发展有一定制约,而拥抱南通也将为其带来更多市场机遇。
至此,苏州和南通外向型经济雏形已然形成。对外开放的包容政策与城市群的建立为两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与管理理念,在强大的辐射力与聚集力的加持下,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空间文化载体由是形成,为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前提。
3.科技创新与人才
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依赖于科技、人才等高级要素。南通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基于一般生产要素的初级发展阶段,而这通常是不稳定且难以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南通一直以来被誉为“教育之乡”,被戏称“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但其与苏州的高学历人才比仅为1:0.692-0.72,人才流失严重。这是因为南通产业仍以制造、家纺等传统产业为基,对人才吸引力弱,其中更是极大部分人才选择扎根苏州。
而苏州高级教育优越,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人才保障。在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方面初见成绩,使科技渗透到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不断推动苏绣、玉雕、核雕、红木雕刻等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产业相融合,积极发展了一系列美术原创、漫画、游戏、衍生品开发等文化科技产业。 因此对于南通而言,寻求科技高地苏州的帮助,借鉴成功经验与商业模式,与苏州合作打造高端文化科技产业区,既能吸引南通人才回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也能为苏州拓宽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流通与高效的资源配置。
(二)需求要素
1. 经济基础
苏州较早迈入了特大型城市建设快车道,先行一步的沪苏融合发展,让苏州进一步确立了发展目标、城市能级、核心功能,以及在全球、全国、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价值。按照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强化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主动对接上海2035版城市总规划是苏州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积极参与城市群建设,构建现代国际大都市格局。
南通,曾有着“中国近代第一城”之誉,在改革开放之初,南通和苏州的GDP相近,但在随后的区域发展竞争中,差距逐渐拉大,在沪苏通三城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严重滞后于苏南。在2019年各项经济指标(图1-2)对比中,两地发展悬殊,由于苏州“招商引资”的开放政策,南通的进出口总额仅占苏州的11.46%。如今,随着“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叠加,给予了南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目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动,人民生活消费水平逐年递增,文化产业需求导向旺盛,居民的消费结构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2019年苏通人均GDP均突破1000亿元,尽管南通仍低于苏州水平的28%,但文化需求消费都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
2015-2019年以来,苏州南通居民收入均稳步增长(如图1-3),2019年苏州南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累计增幅均为8.4%。居民逐步步入富裕阶段,消费追求逐步向高层次迈进,2019年苏州与南通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分别为103与103.2,在2018年的统计报告中指出,苏州居民文教娱乐支出高达5251元,位列长三角第一,南通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4485元,也远超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稳步降低,这将给两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三)相关产业
当上游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时,能够带动下游产业的创新和国际化。有竞争力的地区产业,通常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并趋向聚集,形成有效的互助关系,取得整体竞争优势。
2020年10月13日,南通正式加入苏州自贸片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深化推动制度集成创新、产业开放创新与协同联动创新,促进苏州与南通在人才、资本、产业、科技领域的有机联动与融合发展。园区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形成了以3个百亿级项目为龙头、39个10亿元项目为支撑、95个亿元项目为基础的项目矩阵。目前,在手推进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在谈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个,功率半导体芯片项目、柔性折叠屏玻璃基板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园区。
苏州和南通正体现着一种跨江融合模式,苏州进行研发,南通进行生产。过去,苏州是国际转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一个低端制造业产业的集中地,现今,是以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引领苏州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力。苏州也积极把改革创新的红利第一时间输送到苏锡通园区,让园区能够共享改革成果和溢出效应,可望带动南通及长江两岸南北呼应,比翼齐飞。
(四)文化企业的战略和竞争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现如今我国文化产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从纵向一体化开始向横向一体化转变。其中,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的一部分,苏州与南通在文化产业融合方面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战略发展优势。
产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地区情况的发展差异而不同,竞争优势也就是指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地区其他竞争者的发展,更在企业创新过程和地区竞争优势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互联网+”战略催生了众多互联网数字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业逐渐趋于数字化、移动化、便捷化。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虚拟一体化”。南通作为文化竞争力较差的一方,更需要主动适应并利用产业动能的发展机遇与政府利好政策的浪潮,在“一带一路”与苏州跨江融合的驱使下,与苏州共同推出融合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带动文化消费升级,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链精准对接,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二、风险与挑战
(一)行政壁壘的隔阂
部分地区行政壁垒的存在导致了苏通两地联动性的不足,在成本投入、利益分配产生一定冲突时难以协调。此外,两地联席会议执行力较低,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使得其制定的一系列融合政策措施难以具体实施落地。同时,两地融合过程中的社会保障机制尚且不是很完善,难以形成贯通的融合机制,难以引入高素质人才,由是阻碍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等因素的流动,这些都不利于文化大市场的形成和发育。
(二)文化产业结构失衡
从产业链的角度可以把文化产业划分为内容产业、传媒与平台产业、衍生产品及文化制造业等三大部分。其中,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中体现文化产品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核心部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强弱取决于文化产品内容的优劣;平台产业能聚合内容产业的优质创意,扩大内容产业的传播力。而南通市文化制造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整体比重较高(占57.2%),存在着以文化制造业为主的格局,没有体现出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产业特性。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总体也处于粗放发展、数量扩张阶段,集约化程度低,平台、市场体系和产业链都不完善。
(三)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
截至 2015 年,苏州市文化制造业营业总收入为 2038 亿人民币,而南通市的文化制造业营业总收入仅为 703.6 亿人民币,差距较大。虽然近年来年南通发展迅速,但仍与苏州有很大差距,在资金、人才、区位方面优势欠缺。南通基础教育发展较快,职专科教育发展完善,但文化产业产量较小,难以吸引文化产业高素质人才,与苏州在文化创意竞争力方面差异较大。
尽管苏州文化产业态势相对良好,本科人才较多,但如何使人才、科技、创意等要素在两地间合理流动才是苏通融合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成熟,同时竞争力大,苏通周边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也发展迅猛。若没有良好的政策支持,恐会造成吸虹效应,导致苏通人才大量流出,进而难以推动产业深度对接。
(四)区域文化产业同质化、形式化严重
资本对文化的关注重点往往会聚焦于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上,而忽略其本身的传承价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与市场很容易为了追逐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而陷入形式主义和单一化的怪圈,进而导致其宝贵的独特性。偏重于数量增长(图2.3),形成的优质文化园区仍相对较少。
因此,在苏通融合中如何规避文化产业同质化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也无疑成为苏通两地文化建设的一大挑战。
三、建议与措施
(一)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
1. 打造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苏通文化产业之间的协同共建与优势互补,为文化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在这其中,跨区域文化沟通及“以文带产”的项目合作是最具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领域。
最新数据显示,苏州市 2019 年园区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全年营收 660 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7%;而南通在文化产业建设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带动力和辐射力强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但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吸引度与国际知名度仍相对较弱。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及核心城市,苏州可以利用其自身发展型城市的辐射联动作用,加强区域间的资源共享,集聚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扩大国际品牌效应,共同构建文化产业创意线路。而南通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供应量充足,发展空间广袤,土地成本较低,新机场、铁路等交通网络的完善也展现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比如南通美术名人众多,但其中很多雕塑、园林艺术家都“下海”搞起了装潢,这些都是文化合作思路上的中重大突破。
2.促进产业的创新与融合
在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苏通两地的文化产业亟需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以整体优化区域间市场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老一辈的文化遗产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由此更加凸显了文化与时俱进的革新的必要性。当代文化产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联动新媒体矩阵促进科技、经济与文化的交相融合,通过知名 IP 合作、开发衍生品等形式“旧瓶装新酒”。
纺织业是南通传统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其中 南通家纺更有着“中国第一”的称号,2019年市场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全世界家纺出口占据10%。尽管南通市纺织业目前已经拥有一批中国品牌与省级品牌,然而其规模与品牌效应仍相对较弱。
苏绣作为苏州传统工艺品,雅艳相宜,用重彩艳而不俗,施淡彩雅而不薄。近年来苏绣小镇的发展为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动能,聚集了刺绣设计创作、丝线销售、木架制作、装裱包装、物流等上下游产业。但其却也面临着严重传承危机与人才断档的困境。
两者现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融合契机,倘若将苏绣与南通纺织相融合,推进产业融合,将苏绣融入纺织,形成独具特色的“苏通”织物品牌,也将为苏绣注入新鲜血液,打造创新创意文化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二)完善文化市场建设
文化市场的完善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探索建立两地规划协同机制,推动重大规划、战略和制度实现两地无缝对接。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在交通体系、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深度对接,借助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和地方有关专家的力量,共同研究制定一体化空间协调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及政策配套体系,促进沿江空间布局和跨江联动布局相互协调。
1.实现市场一体化
现代化的文化市场是产业开展实践和沟通的场地,推进文化市场一体化建设对苏通两地文化的整合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也是文化市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流通性和不一致的监管机制的影响下,苏通跨区域合作在扩大管理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的管控力度。针对这一点,两地有关部门需要在了解现状的前提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力求在“存异”的基础上“求同”,减弱隔阂效应,促进两地文化市场监管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磨合,以此健全监管体系,构建互通共享的规章政策。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搭建
公共大众是文化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帮助文化产业功能落地的有效举措之一。为了帮助市场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两地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公益项目活动的开展,挖掘并充分开发当地文化的特色,以此打造联动的城市品牌,促进区域文化共同体的建设。
以推动城市发展资源共享为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教育、文旅、卫生、体育等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推进两地5G网络建设及产业发展,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新型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合作。
(三)注重培养文化认同感
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开展一切文化建设活动的理念基础,也是推动文化有机融合的内在精神动力。在整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增强苏通两地民众的文化协同精神与文化认可程度无疑是促进文化建设的基础要求。
各级各类的学校需要充分运用自身专业导师、高质量教材与系统化教学手段的优势,针对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开展伴随性质的文化教育和三观培养,使他们自觉形成友好的认同基础,提升自己的素质与涵养。
同时,社会要积极发动媒体机构和产业的外宣平台,不定期通过公益广告投放、品牌活动开展等形式对公共大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由是增强内聚力的规模效应,促进融合共生这一集体性区域品质的形成,为两地人民打造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李培娟.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苏州段文化产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20(18):89-90.
[2]花建.长三角文化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使命、优势资源、实施重点[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0,22(04):32-48.
[3]孙亚南.新常态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10):65-68.
[4]陈梓立.江苏省文化制造业现状分析及效率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
[5]邢军.推进长三角文化市场一体化建设[N]. 安徽日报,2018-12-04(006).
[6]田林.文化凝聚力下的長三角一体化进程[N]. 社会科学报,2019-02-28(001).
[7]张淑芳.长三角城市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0(08):43-48.
[8]沈杰,周继洋,王雯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建江南文化品牌路径选择[J].科学发展,2020(06):82-85.
[9]2019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通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20-3-16.
[10]2019年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苏州市统计局,2020-09-21.
作者简介:
陆超然(2000.05-),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专业:商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