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建引领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2020-09-10王哲
王哲
摘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支撑。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做好制度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党建;基层社会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会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往往存在着跨部门、跨地区、跨事权等复合型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传统渠道很难解决,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出一条适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的新路。党建引领是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新时代要进一步充分发挥。
一、正确认识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党建引领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过程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也体现出我们党勇于自我革新的优良传统。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毛泽东同志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基层治理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二)党建引领是成功的实践经验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践行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于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
(三)党建引领是回应时代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智慧党建+群众参与”是与时俱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给社会治理体系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基层社会治理等热点话题、难题,是社会治理必须解决的问题。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是适应形势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质量的必然要求。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更加多样的方式实现社会治理、更加充分地享受治理成果,才能让社会治理格局更加明晰、效益日益显现。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优化为民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璧山璧泉街道通过“智慧璧泉”系统,结合网格化和大数据,与区、街道、社区各级建设的相关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对接,全方位覆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党建、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内容,方便了群众生活的同时也拉进了党群关系,是“智慧党建+群众参与”的生动示范。
二、用党建带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管理松散化
目前基层党组织中普遍存在着党员年龄偏大,外出务工的党员数量较多,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同时部分基层党组织因为人员不齐、经费不足、認识不到位等原因,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及时,导致当地基层党支部组织松散,政治功能弱化。
(二)日常工作行政化
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协调业务和党建工作之间的关系,甚至存在着只注重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轻视党建工作的现象。因此导致一些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机关党组织的领导干部缺少党务知识的培训,对新形势、新政策了解不够认识不够,因而导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三)队伍结构空心化
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谋生,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人才“空心化”的问题。基层党员干部结构普遍存在年龄大、人数少、文化水平低的问题,且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老党员多,新党员少。农村党组织中党员队伍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发展质量较高的新党员成为了一个难题,这直接导致了“空心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素质整体下降。
三、用党建带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意见建议
(一)做好制度建设
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工作制度,切实提高“三会一课”,特别是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和要求。要完善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要突出抓好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
(二)加强组织建设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是发挥基层党建作用的根本前提。这就要求乡镇党委书记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统揽全局的大事来抓。把党支部日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党支部工作专职述职制度,要求党支部书记每年履职落实情况向镇党委述职,建立问题整改、督察指导机制,强化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
(三)强调队伍建设
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加强村级党组织自身“造血”功能,更加注重在退伍军人、大学生、优秀创业青年等群体中选拔村级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定期考察调整制度,对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及时补充进入村“两委”,对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调整,做到备用结合、动态管理。
(四)重视平台建设
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日常工作行政化的问题,应该注意转变思路,强化功能整合,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居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公共平台。如济南市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通过打造“红领历山”党建品牌,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凝聚基层党组织力量,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将社区变成群众学习、娱乐、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所以基层党组织要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以公共服务引领带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的整合,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促进基层治理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