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探究

2020-09-10童华唯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对策

童华唯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積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引入音乐多元文化,优化音乐鉴赏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对策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应当强化音乐鉴赏教育,强化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借助音乐陶冶情操,进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的目的。和基础知识教育相比,鉴赏教学可谓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立足高中音乐教育,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鉴赏课程。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

所谓音乐鉴赏,即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音乐鉴赏是学习者学习音乐的高级形态,是提高学生音乐品味、审美能力、情感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音乐鉴赏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是音乐成为中小学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教育具有德育的价值,或者说:音乐教育是促进德育的一种手段、工具。而审美教育,则是音乐体现其自身重要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当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领悟能力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情感的体验和领悟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情感是细腻的,需要学生用心聆听,用心感悟。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鉴赏课程的开展,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情感领悟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重视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情感领悟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当前高中音乐的教学中,音乐鉴赏课程开展现状如何呢?

二、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師对音乐鉴赏课程重视不足

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对音乐鉴赏课程重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是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一些高考科目上,如语文、英语、数学等,导致音乐学科在高中阶段受重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被边缘化的课程地位,使得教师在音乐课程的改革创新方面意识不强,动力不足,而音乐的教育,也因这种应试化的教育思想而停留在了“歌唱”的层面;另一方面,在高中阶段,音乐课程课时安排不足也是常见的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周一节的音乐课程,捉襟见肘的时间安排,使得教师很难有机会在教学之余开展专业化的音乐鉴赏教学,进而导致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缺位的状态普遍存在。

(二)音乐鉴赏课程停留在肤浅的层面

音乐鉴赏,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这种欣赏,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本身的艺术表达形式,还体现在音乐本身蕴含的情感内涵等多方面。高中音乐教师要想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必须积极开展音乐鉴赏课程。而在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音乐鉴赏课程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如让学生感知音乐是悲伤的、是喜悦的,这种浅显的音乐鉴赏形式,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不利于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三、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程

(一)激发学生音乐鉴赏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必经之路。唯有学生对音乐鉴赏具有浓厚的兴趣,方能调动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音乐鉴赏课程效果。那么,高中音乐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优化音乐鉴赏课程的导入形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极其关键的环节。课堂导入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一堂课能否高效进行。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时,应当重视音乐鉴赏的导入,并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在音乐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采取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律动导入法、生活话题导入法等,不同的导入形式,最终都是为“激趣”教学服务。以故事导入法为例,高中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为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首先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导入,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讲完之后,教师这才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取得好的音乐鉴赏效果。

由此可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是教师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关键所在。

(二)引入多元音乐文化,夯实学生音乐基础

在音乐的学习中,并非每一个教师、学生都能进行音乐鉴赏。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鉴赏是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音乐鉴赏的过程,对学生音乐知识的广度、深度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引入音乐多元文化,拓展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提高音乐鉴赏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奠定基础。在音乐多元文化引入方面,一是应用空间概念;二是应用地域观念。以空间概念的引入为例,如我国的民歌、民乐欣赏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不同地区的民歌作为欣赏课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民歌有何特点?为何会形成这种特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如山西民歌《走西口》、陕北民歌《兰花花》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少数民族民歌,如侗族民歌等,通过不同文化形态的音乐引入,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音乐视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夯实其音乐基础,全面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效果。

(三)开展专题研讨性的音乐鉴赏课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独有的“品位”,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教师在高中音樂鉴赏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专题研讨性的音乐鉴赏活动,不仅能够充分强化学生在音乐鉴赏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同时,教师通过设置鉴赏、辩论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大胆地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分享出来,同时学习其他同学、教师的思想和观点,提高自己的音乐品味。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课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强化音乐鉴赏教学,构建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林欢.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3):98,137.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