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工作

2020-09-10文丽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公立医院成本控制

文丽

摘要:公立医院不仅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要发挥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科室成本、药品成本、材料成本等,为医院的正常运营和稳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1.公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加强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成本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形式的必然举措。公立医院经营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医院在重视社会效益性的同时,也必须要注重经济效益。只有掌握合理的成本控制手段,才能够将更多的资源应用到价值增殖环节,增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二,成本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顺应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方法。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成本项目的统计、核算和分析,反映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实现公立医院科学化管理;其三,成本管理工作能够使公立医院适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环境。国家为了扶持医疗行业的发展,对公立医院有一些实质性的政策补贴,这使得医院的医疗服务费用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我国目前的医疗补助缺乏明确的标准,也不能满足公立医院正常运营的基本需求。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要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确保资金链运行的稳定性。

2.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的相关建议

2.1树立成本理念,强化责任意识

一方面,公立医院需要设置完善的成本管理小组,设置专门的成本核算岗位,主要负责各科室成本项目采集与汇总工作;同时,公立医院的管理层人员应当与财务部门人员共同参与预算管理相关事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各种科室的预算执行进度和成本支出情况进行精准核算与监督控制,依据成本分析结果对责任部门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严肃性,也能够实现对成本支出环节的全过程监管[1]。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应当采取科学的手段,将成本控制理念下达和渗透到部门与岗位层面。例如:医院可以将成本控制结果与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工资绩效直接挂钩,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或者,采取成本定额控制的方法,对医院物资采购、行政管理、耗材消耗等成本費用设置支出定额,着重强调成本控制工作,使医院各层级人员都能充分意识到低成本运营的管理理念,树立“人人有责”的成本管理意识,才能够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医疗服务和内部管理工作当中。

2.2规范成本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公立医院要健全成本核算流程体系,将不同职能科室划分成独立的核算单元,分别计算医疗成本、医院成本以及科室直接成本等。通过对医疗服务业务和行政支出管理费用的初步归集,可以计算出科室直接成本;对医疗技术科室费用、医疗辅助科室费用以及行政管理科室费用等内容进行分项和逐级结转,计算出医疗成本;通过对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库存物资消耗费用等项目的归集和分摊,计算公立医院的医疗全成本。其次,公立医院要设置合理的成本分摊标准。通常情况下,医院的成本分摊一般需要将成本费用项目分摊到医疗技术费用、医疗辅助费用和管理费用这三个领域当中。以三级分摊法为例,公立医院的一级分摊主要以行政管理费用分摊为主,这一部分的费用一般按照不同科室的人员占比在医技类科室、医辅类科室和临床科室中合理分摊,并依据不同科室的占地面积在物业管理部门中分摊。例如:临床服务类科室人员经费分摊(一级间接费用)=行政管理科室总成本(直接成本)*临床服务类科室人数/(医院总人数—行政管理科室总人数)。

二级分摊则是针对医疗辅助费用的分摊,需要结合医疗辅助类科室收入情况、工作量、建筑面积、对外服务项目等基数,分别在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分摊。例如:医疗技术类科室人员经费分摊(二级间接费用)=(医疗辅助类科室人员经费直接费用+医疗辅助类科室人员经费所分摊的一级间接费用)*医疗技术类科室人数/(医院总人数—行政管理类科室人数—医疗辅助类科室人数)。

三级分摊一般以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分摊为主,且包含一级分摊与二级分摊部分,采取收支配比法在临床科室中进行分摊,分别形成门诊部门与住院部门的成本支出项目[2]。例如:临床服务类科室人员经费分摊(三级间接经费)=(医疗技术类科室人员直接费用支出+医疗技术类科室人员经费分摊一级间接费用+医疗技术类科室人员经费分摊二级间接费用)*临床服务类科室人员数量/(医院总人数—医疗辅助类科室人数—医疗技术类科室人数—行政管理类科室人数)。

例如:某医院临床类科室(A科室)直接成本总计71020420.15元,科室人数合计546 ,应分摊的管理费用合计6225096.93元;医疗技术类成本总计20093607.66元,医疗技术类科室人员351人;医疗辅助类成本总计4901621.84元,医疗辅助类科室人数为17。第一步,编制A科室二级成本分摊表。其中,医疗业务成本(二级成本)为8222917.41元,人员经费(二级成本)为3833718.8元,卫生材料费(二级成本)为503476.84元,药品费(二级成本)为3797420.84元,固定资产折旧费(二级成本)为9242.95元,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二级成本)为5165.09元,其他费用(二级成本)为16963.99元,并将相关成本费用分摊到医疗辅助类科室的门诊部和供应室当中。第二步,编制A临床科室三及成本分摊表。将相关费用分摊到医疗技术类科室当中,涉及部门包括影像中心、放疗中心、检验科、抽血科、病理科、B超室、心电图室、药品部等。通过三级成本分摊结转以后,该医院在2018年1月份,A临床科室的全成本核算结果为9245643.14元。第三步,医院将此次成本核算结果应用到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床日程本等核算工作中,并对医院的成本结构进行全面分析,不仅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信息,还作用于最终的成本考核环节。

2.3完善补偿机制,保证收支平衡

新医改政策推进更强调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性质,国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的同时,公立医院也需要完善内部补偿机制,确保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具体来说,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医改政策的要求。由于财政补贴项目的具体金额由国家政策决定,公立医院在这一方面的可操作性较少。但公立医院可以对财政补贴资金进行统筹安排,编制资金支出计划,基于医院的价值链开展医疗资源配置工作,将有限的资金与资源投入到价值增值环节,降低无效益消耗,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公立医院要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费用定价体系,在顺应“医保控费”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医疗服务制定合理的价格,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并采取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拓宽收入渠道,例如:远程治疗、家庭医生等,提升公立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3]。此外,新医改政策要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为了适应政策环境、回归医院服务本质,公立医院应当加强药品方面的管理工作,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充分发挥医院的社会效益。

3.结语

在医疗政策不断改革、医疗领域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环境下,公立医院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搭建有效的成本管理框架体系,推进公立医院尽快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琼.新制度下对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及控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000(003):212.

[2]徐利.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8,No.369(19):127-128.

[3]高娜,刘爱云.医改进程中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创新的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8,000(007):101-102.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公立医院成本控制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